六根与教养

标签:
宝贝全计划感觉统合六根敏感爱 |
分类: 心理咨询 |
昨天听老师讲课的时候谈到六根,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和感觉统合中谈到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如出一辙,原来智慧真是穿越时空限制贯通四海,不禁令人赞叹。
不论父母愿意相信无限生命或基因遗传,应该都能接受六根中的前五根,也就是感觉统合神经系统发展谈到的五感,和先天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就是说,刚出生的宝宝某些感官觉察就比其他人敏感,就算父母都是粗线条的人,孩子的性格依然可能谨小慎微,这可以从基因的表现形式(显性和隐性的组合)或者轮回循环的说法来理解。既然宝宝本身就具备了不同的气质,成长过程产生的反应自然大异其趣,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当下教养最大的问题,在于父母企图一致化宝宝的担心,尤其是这句:别人宝宝都如何如何,我家宝宝却怎样怎样,这一句差别心的比较,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焦虑。虽然先天的差异让父母不容易找到唯一的最好的教养方式,可能多少增加了教养劳动的程度,然而想到每个宝宝都是父母求来的缘分,而孩子就是因为还不懂不能才需要教养,父母接纳包容的态度不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教养方式,但是一定能降低焦虑烦恼。做过父母的都明白,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的事情多难处理,而是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不当的打骂责怪就因此而起,不但没帮助孩子,更让自己觉得痛苦懊悔,如果能明白孩子感觉天生的差异,接纳孩子发展过程中的与众不同,不要总用差别的眼光看孩子,这样父母情绪就稳定,孩子也就能感受到父母从心传递出来的爱,自然也能发展的更好了。
当然,接纳孩子稳定情绪之后,父母还是能在教养的工作上做得更好的,因为心静了,就容易观察孩子的行为,可以发现宝宝属于那一种感官的敏感,这样就能在日后的游戏活动中增加稳定感觉的内容,避免强烈感觉刺激的事件,这样孩子的情绪也就能更稳定,发展的也就能更好。所以接受宝宝的与众不同,放下自己的差别攀比,观察宝宝的行为模式,给予适合的教养方式,一定能让每位父母成为更好的家长,也能带出更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