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爸就是好老师

(2013-12-11 10:06:27)
标签:

爸爸去哪里

宝贝全计划

安全感

亲子共学

依附关系

育儿

分类: 心理咨询

对于《爸爸去哪里》,我个人的褒奖是多于批评的。经常参与各种亲职讲座,台下的听众总是女性居多,一般来了9位母亲才能看到一位父亲,而这也恰恰显示了家庭中父母在子女教养时间投入的比例。同样身为爸爸的我不禁要请所有男性扪心自问:全身心投入职场的原因之中有多少是为了自己?然而除此之外,恐怕部分男性是还没准备好做父亲,不想在家面对处理亲子关系的手忙脚乱,于是高举挣钱养家的免战牌,选择遁入职场简单的逃之夭夭。爸爸的角色在家庭整体发展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影响力,任何能让父亲回归家庭,重新调整生活节奏,安排时间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都能让家庭和子女更好的发展。所以一个电视栏目能通过综艺呈现让大众更多讨论父亲在子女教养上的功能,当然算得上是功德一件,自然值得大力表扬。

从教育的角度,《爸爸去哪里》属于亲子共学的架构。爸爸和孩子一起探索世界、面对挑战、思考办法、操作执行,这种体验式学习不仅能让孩子增加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能让父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加了解孩子发展的真实状况,进而调整教养方式更好的配合,而更重要的,是亲自双方是通过共同操作而相互学习,能促进彼此的情绪交流进而形成积极的依附关系,让孩子未来的情绪人格有更好的发展,也让爸爸更知道如何爱孩子。

当然批评还是有的,学习的过程对孩子而言本来就很艰难,所以按部就班的增加困难及挑战是避免揠苗助长的基本原则,只是电视栏目更希望呈现情绪和画面的冲突性,偶尔会设置一些突如其来的任务,比如说交换爸爸,虽然这达成了情绪冲突的呈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然而比较令人担心的是孩子是否能建立足够的安全感,以及事后如何将这件事情转化成学习的内容,协助孩子建立情绪管理的能力。亲子共学的前提就是孩子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建立足够的安全感而更积极的探索未知世界,如果突然剥夺这种安全感,势必无法达成原来学习的本意,一不小心还有可能伤害了孩子,造成退行的情绪反应。我想不会有哪位爸爸愿意参加了栏目之后,换回来一个只愿意整天黏在爸爸身上,深怕爸爸一不注意就跑了的孩子吧?

总之,能提醒爸爸跟重视家庭和教养职责的都是好事,如果能在细节上做更好的安排和保护,那就功德圆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爸爸睡觉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