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测评常模的重要性

(2013-02-01 10:15:44)
标签:

宝贝全计划

测评

发展

常模

育儿

分类: 心理咨询
那天台湾新闻报道了一则关于中学生期末考的话题,一所初中的语文和数学期末考试难度颇高,全校的平均分数都在五十分上下,而其中只有一名学生两科都得到满分,究其原因,这名学生的父母都是同校老师,分别正好负责这次期末考试语文数学的两科命题。最终学校安排重新出题,全校重新考试,而这名优秀的学生则转学他校,事件才得以落幕。
这件事不禁令我思考:追求分数是考试的唯一目的吗?我倒不是打算批判现行教育制度,而是提醒父母,测评也是一样的,帮宝宝进行发展测评,希望得到的应该不只是宝宝自身的测评得分,更应该掌握的是在同龄宝宝之中的发展落点。一胎化政策执行几十年下来,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父母因为只有一次教养经验,缺少同侪发展的相互参照,容易忽略宝宝的发展障碍,错过了早疗的黄金期,因此有人建议该放宽生育的限制,为优生优育打好基础。的确是这样,当父母总是面对自己的宝宝,很容易把一些行为表征当成重大的问题,比如吃手、夜奶、辅食、断奶、什么时候走路、能说多少字等,宝宝的行为是基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被父母观察到,重点应该放在发展的状态,行为模式只是指标之一。但是发展状态对父母而言是个模糊的概念,虽然重要却不容易掌握,所以发展测评的目的就是协助父母和负责教育养育的成人理解孩子的状况,适当的调整教养方式,给孩子最适合的协助。
只是,原本立意良善的发展测评,经常被焦虑的父母过度解释,宝贝全计划的测评系统中经常出现的提问就是:为什么我家宝贝不能得到满分?急...测评错了好几题该怎么办?这就是文章一开始分享的新闻,如果我们的孩子就读那所学校,而孩子本来语文数学表现得都名列前茅,你觉得这次考试孩子应该得到几分算是实力充分发挥了?这时候我们就不会要求一百分了,而是相对于其他人的分数来做评比,也许七十分就落在全校的前百分之五,就是很不错的分数了。所以测评除了了解宝宝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很好的机会和同龄宝宝做同比,通过统计的分析,找出宝宝发展的真实落点,毕竟测评题目来自于发展理论和实务论证的综合研究,虽然符合过往研究的结论,但是人类发展是不断前进的过程,没有任何测评能完全符合每个地区的所有家庭,就像考题的难度直接影响考生的成绩一样,但是通过常模的统计,利用足够多的测评样本比较分析,就能得出每个宝宝之间的差异,进而提醒父母适当的调整教养方式。
建立常模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样本搜集,并且需要进过反复论证及数据分析才能获得,所以具备常模的测评都需要参与者付出相应的成本,因为提供常模分析的测评能更精确的让父母理解宝宝是否需要特别的协助,同时也避免父母仅仅从答题率上判断宝宝的状态,造成不必要的困扰。建议关心宝宝发展的父母,在选择发展测评时应该考虑提供常模分析的报告,而不要因为在意收费与否而受困于鉴别力不足的报告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