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整个2005年,有一大半清醒的时间,我在上海一家叫做一茶一座的餐厅中度过。整体而言,这个餐厅消费并不低廉,环境也特别吵杂,但是桌椅的高度适合我跟小白面对面的呆着,能上网则是勾引恐惧孤单男人长时间逗留的最重要原因。于是、我用了一整年的时间不断复习自己跟一茶一座的关系,偶尔、也有些令人莞尔的小插曲。
在几家一茶一座,都有我固定的席位,当然不是店家真地为我特意准备的,而是我总在店刚开门之后没有多久就游进了餐厅,所以,什么座位都是任我选择。禁烟区角落的两人小桌是我一向的指定,这样的角度让我像寄居蟹一样,需要视线出轨的时候就探头张扬;享受孤寂的时候就蜷缩自怜。第一波逮住我的习惯的、是网络上聊天的朋友,因为我总在上午十点半前后浮出他们的在线好友名单,所以每日的初寒暄,多半都是:到餐厅了呀!渐渐地、餐厅的几位服务员习惯了我的出现,知道不用特别招呼,就是每次的点单都是冻顶乌龙,所以、到达餐厅的入座仪式开始多了几次微笑点头。后来这些习惯都成了自然,哪天没到餐厅走一遭、没喝茶、没上网、没似有似无地招呼,心里还要觉得不对劲了。
因为这么习惯,所以自然把大部分的约会地点都设定在一茶一座,用餐饮品、洽商闲谈,怎么着都觉得公私两不误。然后,朋友同学们也习惯了,跟我的约见都不提地点,直接说好时间就行,反正出了一茶一座,我也想不出什么新鲜的主意。再过了个把月,朋友们索性也不先预约了,顶多上网看一下我浮出名单了没有,最多MSN发条消息问:人在伐?就直接杀到餐厅堵我。年初的时候有这么一件事儿,就是学校组织海南学习,我负责代同学确定机票,连着几天,旅行社的人送票收款、都自觉自发地到餐厅找我解决。不只是朋友、就连自己也常说:到办公室来吧!这个办公室,竟说的就是一茶一座。
朋友总不明白,这么闹的环境怎么就能静得下心来写文章?这是真的,将近二十万个字都是在一茶一座的沙发前录入的,而且、还得特别感谢这份嘈杂的环境。他人的声音、是客观存在的,之于你的主观认知之间,还差一个牵连,我漂惯了,知道怎么不让这些客观存在的资讯和我的主观认知挂钩,所以、能自如自在地、或观察或忽视。某些情绪上,我这一年算得上在修道,只是入世红尘、修炼了我内心遗世独立的能力,只是不知道这样之后,会不会更显孤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