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孝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定义和概念。赡养父母是每个做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孝顺则是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意志的情感升华,是衡量一个人道德素质高低的标准。
孝是要竭尽全力对父母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不让父母受苦受累,让父母吃饱穿暖,要让父母有钱花。顺是要顺从父母的意愿,不惹父母生气、不高兴,父母喜欢的事,要尽量做到使父母开心快乐,父母不喜欢的事,要尽量避免。孝顺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感激、感动、感恩,是真心实意的对待。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就是说在我们过去的传统观念里,一直觉得子女不成家,不生孩子,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然而,在当今社会,这种观念已被颠覆。真正的不孝不是无后,也不是不结婚,不成家,而是成年后的子女生活过得还不如父母,才是比不孝更令人悲催的事情!
人,这一辈子最大的失败,莫过于子女不争气,没理想,不想工作,不思进取,没责任心,没担当,不具有独立的人格,躺平任嘲,心安理得啃老,坐享其成,过的比父母还差。
其实孝则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让父母省心、顺心、安心,成年后在社会上具有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才是最大的孝。如果子女过得还不如父母,那么他(她)们比不孝更可悲。这样的子女是典型的八旗后人中的纨绔子弟,好逸恶劳,玩物丧志,坐吃山空。遇到这样的无用之辈,家里的日子肯定过不好,这不只是孝不孝的问题,而且把老年人的幸福也给搞的荡然无存了。不论老一辈曾经多么风光无限,如果其后代是朽木不可雕孽子的话,那么父母会死不瞑目,还有什么孝道可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