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2012-01-28 10:25:01)
标签:

杂谈

分类: 县域景观

    沂南县马牧池境内有一座陡峭的山,名叫“鸡太冤”,名字的来由据说是因为山顶崖壁上有一个大公鸡图形而由此得名。山的西面紧靠汶河,汶河水由山下转弯北流,据考证环境该是矶台渊”的谐音。整个山顶四周全是陡峭的悬崖峭壁,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山顶部平坦,有3块石碑及几百间房屋遗迹,是过去乡绅们躲避幅军及土匪而遗留。孟良崮战役时,著名“火线桥”就是在于此shanxia。

    如要全方位地欣赏一座崮,非远观、近看、攀登三者合一不可,远观须从不同侧面,或东,或南,或西,或北,它都会以不同姿态呈现在你面前;近看须绕崮一周,仰视壁立千仞,飞鸟盘桓,草木摇曳,亿万年沧桑尽在不言中;攀登须奋力向前,或羊肠小道,或攀附岩壁,或披荆斩棘,渐渐接近,居高临下,极目远眺,何等畅快!(摘自网文)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马牧池山西村前,有一古朴的小石拱桥。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背面局部景观。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山腰下看汶河如练,孟良崮战役时,李桂芳等妇女就是用肩膀扛门板在这个地方架起了一座”火线桥”供解放大军通过,那时的河水比这打多了。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汶河在山前弯折而行,这就是“玑台”及“渊”的来历。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仔细看,上面有只大公鸡喔!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山顶背面的围子遗迹,这应该是瞭望哨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山南面俯视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山顶平坦,有几十亩地大,堪比纪王崮,到处都是这种断壁残垣。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民国3通石碑,我搜索了石碑碑文,放在后面。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清朝石碑,可见在此山上的住户组成的民团叫做“永安团”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旗杆窝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清朝碑,碑后是一座小庙。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山顶尚有百间房屋遗址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这个方孔该是射击用的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寨墙东南,一个大门口遗址。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刚到此处,便闻芳香四溢,找寻大会,才知是此草所散发,山上其他地方的这种草都没香味。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山顶桃花掩映处还有一户居家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仔细看上面图片,可是发现了一个大的活物。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上顶上挖的野生观音莲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擎天一柱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背面峭壁的野生葡萄,该有上百年了。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一线天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下山了,从西北面爬上去,从东北面顺着峭壁下走下来,路没重复,看了不同的风景。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牡丹的山野穷亲戚——白头翁,又名老公花或老姑子花。开花较早,只有躲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野林,但现在也是很难见到了。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沂南青山秀水—鸡太冤

再来一张'鸡太冤“全貌。

 

 吉泰山·永安团碑额(正面)

     吾乡吉泰山,上涌清泉,下临汶水,壁立千仞,绝顶平坦,形胜地也。闻之父老,古避难处,屋宇无有一老墙存,盖天下太平久矣。

    自咸丰六七年间(按:18561857年),闻南方毛贼起,以道远未深惧。迄八年三月,幅匪至,邑侯吴公,率师到,贼夜遁。是年九月廿二日,毛贼由垛驿而东,所过焚掠一空。吾等起始议修山。倡议者,姻兄高子飏与其堂兄海峰,闲乘叔父命,亦预其事。逾年三月二十日,贼复来,夜入岸(堤)镇,掠财物而去。吾等修山益急。然而,此事亦甚难矣。历庄村,劝防守,则创始难也;征夫役,整墙壁,则程功难也;安寨门,建官房,治枪炮,捐仓粟,则图成难也。而幸也,山长历,合团协力,而局以就,然亦不意,遂居之也。

    乃十年八月五日,幅匪猝至,邻圩御之芦山头,为贼败,罹难者十数人。次日焚掠岸(堤)镇。十三日毛贼大至,十七日又大至,而吾等终赖此山以全。   

    自是,贼无岁不至,而吾等遂不得不以山为家矣。今赖皇朝国威,匪类将尽,谨记本末,以示来兹,庶知处患难者,事事不易,云尔。

    大清同治四年(按:1865年)岁次乙丑孟夏吉旦

    郡庠生  刘家闲   字伯检  撰文

    岁贡生  刘家节   字竹轩  书丹

    总理团务  刘家闲   高赓

    同事(略) 石工(略)

                       

 

吉泰山·永安团碑额(背面)

     此古避乱处也,近因寇匪迭至,人心风鹤。海峰兄向予曰:事急矣,非筑寨不为功。吉泰山,天险可守也,盖修之。乃于咸丰庚申,约伯检姻兄昆玉劝谕乡村各输财力,于古墙处更筑大墙。辛酉秋,贼复至,纵火焚掠,乡人大恐,悉赴此山,遂家焉。

   初,寨甫成,伯检推吾总理团务,仆本朴拙,赖首事诸君及诸团长协力勷办,故卒无虞。噫,是役也,固蒙皇上洪福及山灵呵护,亦吾山人等同心戮力之效也。

   今值妖氛就殲,渐庆升平矣。特勒碑以载原委,并共事及捐资姓名,吾兄七律二首以示来者,俾知吾侪处难之梗概焉。

 其一

千群豺虎迅如风,掠过吾乡雞大空。

匝地阴霾遮日惨,沿村烈焰烛天红。

书来半夜人先怖,令发三门气倍雄。

仰看天弧占气象,狼星直指祝苍穹。

 

其二

捲地鲸波捍御难,吾乡竞赴碧峰端。

旌旗影动风云变,鼓角声催心胆寒。

万队戈矛人并寂,一天星斗夜将阑。

王师到处妖氛散,可许吾侪庆永安。

      

 吾乡被贼惊扰数矣,闻风者失措,御敌者败衂,自庚申始筑寨,辛酉秋,遂悉赴此山,营室而居焉。嗣是惊魂动魄,不知凡几而盘根错节,莫可殚述矣。赖天威震怒,群凶殲除,故吾侪获复苏也。今附七律二首,俾后之览者,知吾辈遭际事艰,殊非易易,云尔。

 

     增贡生  高部瀛  字海峰  

                     吉泰山·民国(1939年)纪事碑

    慨自民国以来,政治废弛,以致土匪蜂起。吾乡位处沂边,地近西蒙,为害尤甚。所有各团局,各山寨,被匪祸者不能胜述。迨至十四年,大股土匪猖獗内地,吾乡各村始以山寨为家焉。

   幸赖吾先祖辈创有成局,后人遵循较为易举。于是添西门,筑炮楼,修岗台,值班以御外;分三门,选稽查,择游击,轮流以清内。尤幸诸君戮力同心,虽屡有危险,终获安全。更幸全区各村组织团体联络,痛剿土匪,始渐肃清。于十七年,因遭蝗灾,各家逐渐归村,而老成诸君留守管理。于二十年,结束以往,规定将来,始能全体下山焉。

  今又不幸,国难当头,民生之涂炭,不堪言矣。更当精诚团结,以图生存也。是为记。

 药局   于龙铎   孙玉柱

书记   刘新厚   王京镐   高玉墉

 刘曰善    高锡麟      石匠   高鸿方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孟夏 上浣嗀旦

 

总理团务:刘方泰  刘曰善  王秀泰(等28人,此略)

管理三门:吕文奎  王京安(等32人,此略)

    查:刘安庆  王京堂  王京祥(等90余人,此略)

 

 

 

鸡太冤

傍晚的夕阳斜斜地洒下来,渊子里的水也漾起闪烁的金光。朱三娘沐浴在夕阳的余辉里,对着渊子深深跪下去。
老伴就是从这里跌进去的,那只锦鸡也是在这里得到的,难道说这都是巧合?不,不是的!朱三娘深信,这一切,都是上天赐予的。
他爹,你一定要保佑咱唯一的儿子,让他收收这野性子吧!
渊子里的水,一波一波往前涌,发出哗啦的响声,渊子旁茂密的芦苇从里,一群鸣叫着的白色小鸟,扑楞着翅膀儿,向天空中飞去。
朱三娘直起身子,对着高远的天空,叹息一声,然后,往不远处的小院子踱去。
朱三自幼顽劣,在两个哥哥和父亲相继去世后,失了约束的他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如今已十八岁了,个子高过娘一头,却从不知帮娘做点事情。
朱三娘回到家里,就进了里屋,在那个锦鸡面前,点燃了一柱香。袅袅的烟雾在眼前升起,朱三娘一时恍惚了。
去年那个春日的傍晚,朱三娘从地里回来,经过渊子前时,在薄薄的暮霭里,有一团灿烂的光焰时隐时现,朱三娘觉得奇怪,忙跑过去,却见一只身披彩羽的公鸡,正奄奄一息地躺在草丛里。朱三娘赶紧把它抱在怀里,小跑着回了家,她把公鸡扣在瓢子底下,用一根小棒当当敲着,嘴里一边念叨,还好,公鸡终于悠悠转醒,几天后,竟然能走路了。那也是一个黄昏,朱三娘看着已经完全恢复的公鸡,在一群母鸡里追逐嬉闹,高兴极了,可就在这时,那只公鸡突然跑到她身边,用身子向她蹭了几下,然后,展翅往空中飞去。朱三娘惊奇地站起来,伸手朝前一抓,说来也巧,正好抓住了公鸡尾巴,大公鸡腾空而去,一根鸡毛被朱三娘抓在手里。朱三娘攥着鸡毛,怅然往屋里走去,这时,却欣喜地发现,手里的鸡毛已经变成一只锦缎做的公鸡。
那个夜晚的朱三娘是搂着锦鸡睡的,夜里,她梦见那只锦鸡对她说话了:喂钱一文,得钱一盆,一日一喂,勿告别人。
第二天,整整一个白天,她都在琢磨锦鸡的话,等到深夜时,朱三娘便照着做了。她手里的一文钱刚挨到锦鸡嘴边,怪事出现了,锦鸡一张嘴就将钱吞进去了,接着便开始往外吐钱,直到盆子满了,锦鸡才闭上嘴。见这情境,朱三娘赶紧跪下,接连磕了七个头,她说,锦鸡啊,原来你是神鸡,我也要像你一样,帮衬穷苦人,帮衬好心人。
朱三娘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于锦鸡的秘密,她只想埋在心底,就连唯一的儿子也不想让他知道。可她万万没想到,还是被儿子发现了秘密。就是昨夜,朱三娘正将锦鸡吐出的钱收起时,儿子突然从外面进来了,一把将钱抓在手里,狂笑着说,哈哈,娘,有这等好事,你怎么不告诉我?望着已经夺门而去的儿子,她心里禁不住一阵颤栗。完了,儿子又去赌博了,为这她哭过闹过,可都无济于事。
整整一天了,她心神不安,每次点上香,她都会对着锦鸡说对不起,对不起,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才好。
一弯新月升起来,挂在树梢上,朱三娘望着窗外朦胧的夜色,丝毫没有睡意。
哐当一声,门响了。
你,要干什么?当她看到儿子径直往锦鸡面前奔来时,禁不住一个激灵。
朱三不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文钱,就往锦鸡嘴里塞,她急了,连忙扯住儿子胳膊,大声喊着,孩子,咱不能这样,做人要守信用,钱也要用到正地处才行!可儿子哪里肯听,他把手使劲一挥,她一个踉跄就跌在地上。朱三手疾眼快,手里的钱已经塞进了锦鸡嘴里,他口里念着:喂钱一文,得钱一盆,一日一喂,勿告别人。可锦鸡似乎没听见,一点反应也没有。朱三急了,他用手狠劲拍打着锦鸡,锦鸡仍然不动,朱三气极了,他伸手攥住锦鸡的脖子,狠狠扔到地上。
说也奇怪,那只小小的锦鸡一下子活了,它在地上打了一个旋儿,扑楞着翅膀,朝朱三说,一日一喂,得钱一盆,人若贪心,必定穷困。说完,一跃身,向外飞去。说时迟,那时快,朱三一个健步,将房门关上了。锦鸡终于抵不过朱三的追赶,不大一会儿,便落入他的手中。朱三哈哈笑着,将锦鸡的嘴扒开,连连往里喂钱,可那锦鸡却怎么也不往外吐一文钱,朱三气急败坏,又将锦鸡掷到地上,踏上一只脚去,锦鸡伸了伸脖子,没了气息。朱三似乎还不解恨,他抓起锦鸡,往外跑去,一直跑到渊子前,将锦鸡的尸体猛地掷进了渊子。朱三娘喊了一声,作孽啊!也一头向渊子奔去。
第二天早上,在渊子对面,冒出一座高大的山,远远看去,山岩上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大公鸡,人们把它叫做鸡太冤。

小小说《鸡太冤》发2013年4月24日《沂南通讯》作者:高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