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以内数的加法》课堂观察——课后评课

(2014-06-28 17:38:10)
标签:

小学数学

课堂观察

听课感想

分类: 评课专区

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市级培训会——课堂观察

课后评课:主评人——张进

1.选择这个观察点的原因

    何谓情境?情境是情景、境地,是“情”与“境”的融合。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始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由此看来,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是有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的。但课改以来,确实有些新颖、有趣、富有思考的情境教学令人拍案叫绝,然而一些俏而虚的情境却让人担忧。今天徐老师教出的是一堂计算课,情境教学对其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能起到促进作用,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因此选择了这个点。

    2.观察数据汇总情况简介及分析。

  整堂课使用情境共7处,其中从达成情况来看,能调动其关注度和兴奋度的占67.7%,学生全部参与占90%。从设计来看,徐老师的教学情境有以下几个亮点:

  (1)情境创设能跟随学生对教材的适应性进行调整。教材原本的情境是濒危动物和珍稀动物的数据统计表,但事实上由于该情境和学生实际的视野是有差距的,所以改成了学生喜欢的遨游太空的情境。

  (2)重视数学与学生熟悉或喜欢的生活情境。像遨游太空、动物王国,其实都是假的,但低年级孩子就是喜欢,这样富有想象力、充满童话色彩的情境对孩子们而言是正中下怀。

 (3)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本节课里最值得夸的是购物情境,这个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迫不及待的要进入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的状态,又给了学生足够的活动的空间与时间,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回想课堂,这节课起始阶段相比后段的“得星星”和“神奇的种子”两个环节,学生的情绪始终没有进入状态,想想可能是徐老师有点紧张,感觉是“境”已至而“情”未到,没有达到以“情”换“情”,以“情”激“情”的境界。

  3.教学建议

  情境创设在使用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1)从课本内容与学生实际出发,与教学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如同样是奥运会金牌数量的情境在二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上册都分别出现了,细数才发现,二年级的孩子大多数出生在2007年,举办奥运会时他们不过半岁左右,对于这件体育盛事有多少了解有有几分感情,不得而知,因此这样的情境难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2)创设的情境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不能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

 (3)情境应严谨、无科学性错误。在一次解决问题教学中,一位老师选取的内容是:100吨小麦能磨出面粉84千克。其实通过计算我们发现:1吨小麦只能磨成0.84千克的面粉,也就是做5个馒头,换言之,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了一亩地却只能做5个馒头。

 (4)应灵活多样,充分把握动态生成的情境。

 (5)情境的运用要适度。一节课里,并不是情境越多越好,越丰富越好,有时太多的情境反而会降低其实际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