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庄子》杂篇之妙,首在见解------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

(2014-04-29 11:12:05)
分类: 国学经典

    王蒙个性化解读《庄子》,想象力与创造性激烈奔腾

  ★揣摩思辨庄生的鱼、兔、意图、意念、雄辩与才华,奇思妙想喷涌而出.

 

  介者侈画,外非誉也。胥靡登高而不惧,遗死生也。夫复不馈而忘人;忘人,因以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为然。出怒不怒,则怒出于不怒矣;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不得已之类,圣人之道。

  受了刖刑而失去了双脚的人,不再在乎外形的修饰打扮,因为他已经将外人对其外表的反应置之度外。服苦役的囚犯,登上高处也不怎么害怕,因为他们的处境已经使之顾不上自己的死活。对于用言语恐吓自己的人能够忘在一边,能够忘掉他人的人,就可称作合于自然之理又忘却人间之事的天人。所以,被敬重却不因之惊喜,被侮辱也不会因而愤怒,这是带有天地和顺之气的人才能做得到的。能够化解掉怒气的原因是从根本上说这里没有怒火,那么即使有点怒气也是出于不想怒、不准备怒;有所作为但不是处心积虑地要有作为,那么有为也就出于无为。想要宁静就要平息意气,想要养神就要理顺心绪。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求一个恰当适度,做什么事都要考虑个不得已,即做什么事也不能一意孤行、放肆痛快。事事不得已的做法,也就是圣人之道。

  这是说,抓大放小是人的天性,当脚丫子四肢都保不住的时候,外观如何也就不在话下。当因重罪而失去了自由与尊严之后,死活反而成了小问题。与天融合为一的人,自然不会计较什么好话赖话。有火气是具体的与偶然的,无火气是总体的与必然的。有忙碌辛苦是具体的与偶然的,无忙碌辛苦是总体的与必然的。

  有怒出于不怒,有为出于无为。作为一个活人,你总会有怒有为有喜有悲,但你的根本是无怒无为无喜无悲,是嘛也没有的虚静状态,偶有所怒,怒罢仍然是不怒,偶有所为,点到为止,为完了立马歇手。这不像老子所讲的无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也不像《庄子》前文所讲的槁木死灰那样彻底、富有玄学与审美趣味,但比较容易接受与操作,它与有为论、有情论进行了某些调和与妥协。

  《庄子》中多次讲这个不得已,看来这个不得已,不完全是当被迫来解释,它包含并强调的是勿为已甚的意思,是知止的意思,是适可而止、见好就收的意思。

  或谓杂篇甚杂,其价值无法与内篇、外篇相比。此话也要分析。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抓得住篇中一些天才的说法,或者尚未成为天才的论述却极有可能被引向、被发挥修补为天才的论述的素材;也就是说,篇中有无通向天才与高端的思辨与智慧的契机。有,就极有价值,哪怕它本不是庄子所书,哪怕它只是无名小人物“X“N所写。我们的趣味不仅仅在于解说与考证,我们的快乐不仅仅在于淘金挖金,还有拭掉锈斑还我光泽,我们的趣味更在于炼铁成金、点石成金、化平庸为神奇、化杂章为绝唱。管他外篇杂篇、XN子,这都是先贤参与庄周的奇思妙想、神理鸿文的伴唱与和声,至少是庄周的陪唱者、应和者、修饰者与簇拥者。那么,今人如老王者也不甘寂寞,也唱出了自己的一嗓子,也说了一些前贤庄学家的解释疏注中全无的理解。是狗尾续貂吗?是佛头着粪吗?是别开生面吗?读者,让我们一起来唱一个庄周大合唱吧!

  老王说:《庄子》杂篇之妙,首在见解,横空出世,闪闪发光,盘旋伸展,潜龙深藏。繁星在天,叠影大荒,吟咏无端,舞蹈彷徨,启人五内,耀目八方,直入肺腑,发人奇想。唯年代久远之后,有的如天书,有的如咒语,有的如卦辞,有的如祷文,加上各种解释考证,直如怪字堆积,异词泛滥,令人晕菜。老王的目的不仅是追查古今资料以解释说明,更追求的是激活,是弘扬,是互证,是互文,是延伸也是碰撞,是火花也是磁场,是发现也是畅想。是将《庄子》这口古钟当当当、当当当地敲响;是以王解庄,更是以庄解王,尤其是以人生解庄,以世事说王,是探讨它的正解,更是探讨它理论的空间与发挥的奔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