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之道-----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2013-12-06 16:37:27)
《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人君南面之术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以上论述,均高度概括了中华道家思想的现实特点。
《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发挥“道”和“德”两个名词的含义,用以论述宇宙本体和人生哲学及修养方法的原理。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德”是“道”的具体表现形式,世界万物皆由“道”和“德”的作用而来。因而老子之道,可以广泛运用于人生的各个方丽,《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祖”。对外用于治世,就是国家的治政方针;对内用于修身,就是个人的处世之道。后世之人,各有所取。政治家钻研其中的统治术;养生家钻研其中的修炼法;清谈家将其看作玄言;纵横家将其看作权谋;亦有人将其视为兵书,如唐王真撰有《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现代人更将其视为经商谋略,用于今日商战。
庄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充分发挥了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使“道”和“仙”合为一体,成为后世修炼家所追求的“仙道合一”的神仙境界。如《庄子-逍遥游篇》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炁,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谷熟。”这是中华道家文献之中对予神仙的较早描述。
此外,《庄子》书中多处提到了中华道家的修养功夫,如《大宗师篇》中说:“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庄子》书中所谈踵息、心斋、坐忘、听息、守一、缘督、导引等修真方术,为后世中华道家修炼之权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