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沔阳八景之名,始见于明《嘉靖沔阳志》。历史上,这富有诗情画意的八景,吸引了无数游子来观光,牵动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遐想。明朝学政卢滋在沔阳留下了咏沔阳八景的著名诗篇。
五峰山色景物幽,三澨波光月影浮;
东沼红莲能避暑,西城古柏不知秋;
南楼望月乐逍游,丙穴钓鳅夺诸侯;
沧浪渔唱歌大有,柳口樵歌唱丰收。

东沼红莲
沔城东门外有大小莲花池,小莲池胜似水上公园,西临东门,北面下关正街,东连红花古堤,通向东门的官道,沿池建有红黄二莲关,灌通大小莲池的八卦楼及八角亭、迎恩楼、禹公祠、狄梁公问政处、观音阁、药王庙、清真寺、广长律院、珠子台、魁星阁等古建筑群,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
卢滋诗曰:
湖水平桥近古城,红莲花好镜中明;
亭亭不受淤泥染,花与濂溪心共清。

西城古柏
明初,沔城西门城楼上有棵古柏树,径数围,高百尺,四季长青,云雾飘渺,人们据此称西门为古柏门。传说此柏树系陈友谅所栽。
卢滋诗曰:
屹立城两百尺长,四时不改色苍苍;
东风桃李皆零落,争似坚姿独傲霜。

五峰山色
位于沔城江北答家桥铁匠街以北处,系陈布政花园遗址,有假山形似五岳,名为五峰山色,此乃沔城人造风景之杰作。
卢滋诗曰:
五峰如笋立亭亭,黛色本天列画屏;
最是相看人不厌,岁寒不改旧时青。

三澨波光
位于沔城玉带河永盛桥头。玉带河有—支流向北与柴河汇合,在此形成三汊河口。每逢皓月当空,三汊河中波浪起伏,显现三个月亮,实乃人间奇观。
卢滋诗曰:
古复相传温水名,泠泠冷尽月华明;
从教滚滚波涛起,不逐同流只自睛。

荆楼玩月
亦名“南楼玩月”,在沔城南门城楼,紧靠大汉陈友谅故居,离“三山”绵绣的屯甲山很近,距“柳口樵歌”也不远。登楼观月,既可俯视城内外万家灯火
,又可看到城下大好湖光月色,不禁令人心旷神怡。
卢滋诗曰:
醉倚荆江江上楼,月华冷浸一天秋;
迁高欲折蟾宫桂,祗恐嫦娥笑白头。

丙穴钓鳅
在沔城东门城垣北边有一口古井.半边露出城外半边詖墙脚遮压,小莲花池水大则没,水小则现。传说此井盛产白色泥鳅,肉味鲜美,是鱼中少见佳品.故命名“井边钓鳅”,后又称为“丙穴钓鳅。”天高气爽,风景宜人的秋天,文人墨客垂钓于井边,抒情物外。
卢滋诗曰:
两岸芦花飞鹅毛,一钩香饵钓秋祷;
于今且袖经纶手,拟向沧浪掣六鳌。

柳口樵歌
位于沔城西南数里,古时这里是一片荒山柴地,当地居民多以砍柴为生,每遇日暖风和,站在南城楼上,即可听到樵夫樵妇们的歌声.其歌声悦耳动听,堪称一绝。
卢滋诗曰:
一自山中烂斧柯,归来行唱太平歌;
暮年拟结渔樵社,白发萧萧奈老何.

沧浪渔唱
位于沔城二老坡附近,古时这里是浩淼的沧浪湖,建国初期这里的羊子四垸湖仍是一片湖水沼地,在江北城楼上能听到渔民唱出的歌声,自古沔阳留传的渔鼓道情,索源于此。
卢滋诗曰:
汤汤汉水接沧浪,悠悠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恨无孺子共徜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