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之仙桃市即昔日之沔阳县,沔阳县自明初到清末均名沔阳州,当时一般不独说沔阳州,而称“沙湖沔阳州”。为何有此称谓?得先从“沙湖”说起。隋唐前沙湖就有建政史。相传,现日的仙桃沙湖沙湖就有建政史。相传,现日的仙桃沙湖,唐代还是八百里洞庭湖边的一片无名沙滩,面积很大,通连当时无堤的长江。
宋仁宗乘船游览洞庭湖,曾偕官员停泊此地。其时,阳光照耀,沙滩光彩夺目,仁宗皇帝惊叹一声:“好一个玉沙呀!”天子开金口,从此,“玉沙”出了名。仁宗去后,此地耸起三层木质飞檐的玉沙魁星阁。宋乾德三年(965年),此地定名玉沙县。宋宝元二年(1039年)和元韦占元年(1086年)全国建制变革时,沔阳曾两度属玉沙县管辖。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沔阳府,领玉沙、景陵(今天门)二县,隶河南行省。
当时,玉沙周围已形成许多湖泊,较大者有稻草湖、五湖、熊家湖、红土垸湖。春夏二季,湖光灿烂,鸟语花香,各地才子相互邀约,乘船到宋仁宗赞美的宝地登玉沙魁星阁观赏湖区风光。
元朝末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玉沙一批文人聚集在玉沙魁星阁为魁星祝寿。才子们登阁楼四周观玉沙,茫茫平湖,不见沙滩,皆感“玉沙”之名与实不符,一人动议,众相附和,取“沙”之典,据“湖”之实,改玉沙为沙湖,从此,沙湖出名。自明代起,沙湖同玉沙一样,因留下宋天子的龙迹而享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此地累设巡检司衙门达500余年,为官为文者游览沙湖络绎不绝,留下美好诗章达千首万言。
明洪武初年,沔阳撤府改州,人们把沙湖与沔阳州连起来合称一地,沙湖冠在沔阳州的头上,便有沙湖沔阳州之说。(文、欧阳光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