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解词义的常用方法

(2011-05-16 10:56:22)
标签:

杂谈

 

理解词义的常用方法

                            -------代刘庄完小

 

    一、查字典据词定义法。有些词有好几种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的意思统统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比较用哪个意思最合适就选哪一条解释。所以,勤查字典是理解词义的最好方法。

    二、分解词素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三、以旧带新法。有些新词是以几个旧字组合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对旧字的理解带出新词的含义。如“无价之宝”,“无价”,没有价钱,“之”是“的”,“宝”是“宝贝”,合起来的意思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宝贝”,指极为稀有的珍贵东西。

    四、词义引申法。有些词有本来的意思,还可以引申其他方面的含义,对这类词的理解,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原来意思,再理解它的引申义。如“碰壁”原指把头撞在墙上,而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碰墙”指的是在黑暗的旧社会,革命者处处受迫害的意思,是引申义。

    五、想象描述法。如“草原”讲一讲,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狼狈逃跑”让学生具体描述敌人逃跑时样子?学生虽然没有直接见过,但他们在间接认知积累。他们在书刊、电影、电视上看到过,用语言描述出来。

    六、看图(画图、实物))理解法。如“点缀着野花”“点缀”什么样的?黑板好比是那片草地,让学生在黑板上画画(不规则的,有地方多,有的地方少,有的地方稀,有的地方密)

    七、联系上下文解词法。如《桥》中理解“乱哄哄”从文中哪儿能看出?上文描述的“疯了似的,你拥我挤,跌跌撞撞”看出来的。

    八、联系生活实际解词法。“晨光熹微”是5、6点钟左右,那么这时候天上,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天快亮了,或是刚亮,太阳快出来或是刚露头的时候)。这就利用学生人人都有的生活经验,把实际事物和词语概念联系起来。

    九、找反义词比较理解法。如理解“和颜悦色”找“严肃”这两个词正好是反义词,找同学做“做表情”这两个词根本不用讲。

    十、做动作理解法。“颠簸”怎么讲?引导读句子“清晨, 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公路上颠簸”高低不平是什么感觉呢?让学生坐在讲台前的一把椅子上,这是“汽车”教师在后面上下左右用晃动椅子)有什么感觉?

    十一、换词(找近义词)解词法。用近义词解词要注意这个近义词一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完全能理解运用的。不要出现以词解词,如“商量”解释为“切磋”

    十二、运用解词法。如理解写彩虹的“五光十色”换“五颜六色”行不行?比较后“五光十色”比“五颜六色”多个“光”。那我们去百货公司参观一下,走到卖布的地方那叫什么?(五颜六色)走到瓷器的地方呢?再走到工艺品那儿呢?(五光十色)大家过节时穿各种各样的衣服,就是(五颜六色)那天安门广场的节日焰火?冬天松花江畔的冰灯呢?(五光十色)通过这样运用一定不但理解了而且比较好地掌握了。

    方法教师们掌握起来并不难,难的是老师们如何教给学生能掌握这些方法,首先就是我们要有这个意识,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方法并掌握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