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户外活动的研究》开题报告
(2017-03-06 12:33:02)
标签:
教育 |
《中班幼儿户外活动的研究》
负责人:赵青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课题的现实背景:
培养充满朝气、健康活泼的幼儿是学前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也需要加强幼儿户外户外,加强幼儿身体锻炼。户外体育锻炼,可以为孩子提供增强互相协作能力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机会,是幼儿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身体活动能力是在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发展身体活动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孩子创设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活动环境,鼓励中班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户外户外中来。但目前在中班幼儿园户外户外的教育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户外活动单一;户外形式不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户外不能满足中班幼儿的兴趣等等。“中班幼儿户外活动的研究”课题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
这一课题的研究立足于改变我园中班幼儿户外游戏的现状,增强中班幼儿的创造力,提高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中班幼儿自主快乐的游戏。同时,也更新教师组织活动的理念,拓展老师的思路,增强教师的观察和总结能力,促进教师向有力的支持者、智慧的引导者发展。幼儿园《纲要》“教师是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这一理论依据,让中班幼儿创造性的运用投放的材料而进行的户外体育游戏。在孩子们玩这些物品的时候,教师将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呢?如何让孩子们这样的户外游戏中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教师干涉活动的尺度是多少?孩子现在的游戏还处于无目的,无规则状态,因此,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户外建构是的户外,研究目的是:让孩子们能自发的合作,将投放的材料自主的整合利用,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来组合这些材料达到有趣的游戏,有目的的锻炼。
对于中班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他们更需要充分的户外游戏活动。然而,孩子的户外活动内容单一,对孩子肢体和动作的训练也缺乏针对性、系统性,难以达到锻炼的目的。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园开始了对中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探索。
2.研究意义
(1)户外活动是中班幼儿与丰富的活动材料、充足的空间、时间相互作用,促进其动作、思维、意志等方面发展的活动,也是培养、发展中班幼儿创新能力的一项活动,对中班幼儿将来的成长大有好处。因此,教师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发展中班幼儿的创新能力。。
(2)在户外活动中,中班幼儿的活动空间是室内的好几倍,互相间的干扰很少,自由活动的空间非常大。中班幼儿处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环境中能充分发展个性,激发出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广阔的户外活动环境,就能更好地促进中班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3)课题中的户外户外具有选择的自主性、环境的开放性、人际交往的频繁性、内容的丰富性、创新性等特点。是满足中班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在和孩子的玩耍之间,教孩子学会观察,学会适应,掌握新知,建立自信,是最受孩子欢迎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5.制定中班幼儿户户外的策略研究。这部分研究内容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提出优化户外户外提高中班中班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有效措施,挖掘户外户外的教育价值,探索中班中班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指导策略。以期对不同中班幼儿园中班中班幼儿身体素质提高的研究提供现实的参考和指导。
三、研究方法设计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方法的设计:
1.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实践、观察、反思、调整、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更富成效。
2.文献资料法:学习幼儿教育学、心理学及游戏理论知识,了解有关中班幼儿课间游戏的专业知识,并分析幼儿园中班课间游戏的现状与动态,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3.个案研究法:对中班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地分析。
4.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工作及时的回顾、反思、总结、调整工作思路
(二)研究的预期目标:
1.中班幼儿目标:通过实践研究,构建“户外户外的优化方案”,促使中班幼儿更有兴趣地参与到户外户外中并与户外环境产生有效互动;激发中班幼儿探究的欲望,使每一个中班幼儿都能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里感受大自然的熏陶,促进全身心的健康成长。
2.教师目标:
探索出优化中班户外户外的方式以及有效管理的原则;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索户外户外的内容和策略;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12月—2017年2月)
(1)对搜集到的相关理论资料进行梳理和归纳,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并向上级有关部门上报该课题。
2.实施阶段(2017年1月--2017年9月)
3、结题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1月)
本阶段是课题形成研究成果的阶段,主要是对各种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形成研究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