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沂蒙百崮:沂源凤凰崮

(2023-09-12 18:34:45)
标签:

沂蒙百崮

旅游

沂源凤凰崮

分类: 沂蒙崮

8月24日,星期天,我们一行四人相约去沂源访崮。原计划一天四崮:沂源县东里镇的凤凰崮、莺莺崮,和中庄镇的韩王崮、龙王崮。没想到天太热,在中庄镇龙王崮,又用去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搜寻坠落的无人机,仅这一个崮,就用了四个多小时,返回车上时已是中午12点半了。

这时我们又热又累又饿,大家想喝羊肉汤,一直找到盖冶村路边,才发现一个羊肉馆,一问,羊肉卖完了。我们只好继续上车寻找,直到西里镇驻地十字路口附近,才又找到一家羊肉馆。要了一大盆羊肉,炒了几个小菜,立马开吃。四人吃得浑身上下大汗淋漓,我们一致决定:必须到沂河去洗个澡。

饭后上车,下午2点,我们来到香磨大桥桥底停好车,来到沂河边,脱衣下水。河中到处是乱石,硌的脚疼,我们蹑手蹑脚,慢慢走到河中,每人找块岩石,在旁边蹲下来。没几分钟功夫,浑身就凉透了。这时候心情好转,开始一边漫无目的的打量着四周,一边海聊起来。

河对岸的村名香磨,据村东桥碑所载,该村建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到了明末清初,相传村西河边有磨制火香料的水打磨,以此取名香磨。估计早年安放水打磨的位置距离我们洗澡的地方不远。

我们下水的地方是桥底,沂河水自北往南流,过桥不远,拐了个大弯,往东流去。此处上游的水流量不大,但桥底处河面变窄,水流冲击力量很大,不扶着岩石,在水中根本站不住脚。我们蹲在水中,抬头东望,几座山头由北往南一字儿排开,其中一座呈典型的崮貌特征,崮坡披绿,充满灵气,矗立在香磨村的后方。我判断了一下位置,方知这竟是我们今天本来计划探访的第一座崮——凤凰崮。据《沂源县地名志》记载:“凤凰崮位于东里镇政府驻地北1.5公里处,海拔454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山呈南北走向,由石灰岩、页岩构成。”凤凰崮往南1.5公里是东里镇政府驻地,而往西不足2.5公里就是西里镇政府驻地。

早上抵达沂源境内时,车子油不多了,直到中庄镇驻地附近,才找到能加95号汽油的加油站,我们就临时改变行程,先去了本应最后探访的中庄镇龙王崮。一听这就是今天本应首先探访的凤凰崮,老付兴奋地说:“这崮漂亮,下午就爬这崮了。”

议定之后,我们休息的也差不多了,准备上岸时,河边来了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大人有小孩,几位年轻女子在河边或蹲或坐,看着男人小孩们下水嬉戏。她们距离我们不过十几米远,我们四人只穿内裤,不好意思上岸穿衣,只得又蹲回水中,边撩水边聊天。过了四十分钟左右,们终于离开了,我们才迅速上岸穿衣,看看时间,是下午15时40分了。

路过香磨村时,感觉天气仍热,买了个大西瓜,在村北路边找到一处阴凉地,摆好桌椅,吃起西瓜来。休息了近一个小时,下午5点多,收拾起东西,沿着凤凰崮西侧的一条小路,往北走去。四十分钟后,走到一个小村子,一打听,知道这村名叫大沟村。大沟村往北不远有打虎峪、虎落北峪等村,据村中清乾隆年间立的修路石碑记载,相传水泊梁山英雄好汉“黑旋风”李逵曾在此打虎,今文山西麓老虎洞尚存,打虎峪村内有老虎洞、亮虎台、虎路沟等相关地名流传至今。

在村北路边发现一株果树,果实累累,类似李子,我们四人以前都没见过,上网一查,知道这是前几年才火起来的西梅,学名欧洲李,是类似梅子的李子。沿大沟村东北的水泥路往上走,路边几乎全是苹果树,在路边又发现一种少见的果树——番荔枝。挂满枝的绿色果实表面呈不规则圆形,由多数浆果聚合组成。这种果树以前少见,只记得曾在蒙阴县岱崮镇的龙须崮顶见过大片的野生番荔枝树。

走了十几分钟后,从所在的位置观看凤凰崮,崮呈南北走向,那形象不再呈圆形,不再显得秀气,而是像卧在山顶的一个巨大枕头,显得非常壮观了。一九三九年六月初,日本侵略军出动二万余人对鲁中山区进行疯狂“扫荡”,当时日军飞机就是从这里由北向南越过凤凰崮,向崮前的东里店投下一百多枚重型炸弹,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沈鸿烈带数名随从仓皇出逃,至此,东里店为期半年余国民党山东战时首府宣告结束。

快到崮根时,水泥路变成了崎岖不平的山道。经过山腰一座小小的土地庙,再往上走不远,就望见崮的西北端与北面另一座高山连接处有一座山门。

山门内不远处,有两个大石槽和一个大石碾盘,石槽内存有积水。据谭立忠教授在《寻崮访山沂源行》一书中介绍,在山门往里的两米处,有一眼设计建造很科学的石砌水井,深约两米,井壁南侧有人工铺成的石阶,水井既原始又规范。我们来的这季节,崮顶荆棘茂盛,一人多高,竟没有留意到古井。崮顶有山寨文化遗迹,高高的围墙遗址宽约2米,一直延伸到最北端的高山上。在平坦的崮顶中央有老母殿(奶奶庙),里面供奉着泰山老母和观音菩萨像,庙前有古柏一株,古柏前后各有一座小石房。

穿过一人多高的荆棘丛,来到崮的东南端。崮顶岩石缝中插着一杆红旗,满目绿色中,这杆红旗高高的迎风飞扬,格外显眼。我们顿时显得非常兴奋,每人轮流站在红旗下留影,仍觉不过瘾,干脆拔出旗杆举在头顶,每人挥舞了一阵子。

从这个位置朝北望,发现凤凰崮和北面三个山头相连,从崮下面的东西两侧观看,几座山崮都呈“文”字形。《沂源县地名志》记载:“据清道光七年《沂水县志卷之一》载:‘文山,县西北九十里,三峰鼎峙壮若文学,沂水经其西,转其南,山东麓有隋东安城故址,山南即东里店集。’山似‘文’形得名文山。凤凰崮实为文山之一崮。此崮以吉祥言得名。”可知这几座山连在一起,历史上称为“文山”,而凤凰崮只是文山的一个山头,取吉祥之意,雅称凤凰崮。

凤凰崮为文山之一崮,不仅景色秀丽,而且名副其实,处于深厚文化底蕴区域的核心地带。凤凰崮东去5公里有保安崮,西去5公里有韩王崮,北去5公里有莺莺崮,南去4公里的沂河南岸有唐山寺,东南不足3公里处有东安古城遗址,这些地方要么有动人的传说,要么有悠久的历史。

保安崮古称浮来山,因鲁隐公八年(前715年)的“莒鲁会盟”而名垂史册,世传此地为孔子弟子闵子骞避季处,闵仲书院为“沂水古八景”之一,山的东西两麓有千年古寺——东寺、西寺遗址。

凤凰崮以西的韩王崮,因位处盖冶村南,当地人称之为盖冶南山。盖冶是夏商古村落,是沂源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最早村落。周初分封时是姜尚的齐国大夫王驩封地,时称盖邑。关于韩王崮得名的原因,据说和韩信有关。韩信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率兵南下灭楚,途径盖冶时,曾登南山察看地势,随后韩信南下,但留下部分亲信死士驻守此山。尽管韩信始封齐王,后改楚王,但其部下私下仍以姓氏惯称韩王,崮因之称为韩王崮。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越剧电影《追鱼》,据说该故事的发源地就在韩王崮下的韩庄村韩员外家。

凤凰崮以北的莺莺崮,不仅外形秀丽、妖娆,而且据说这里还是《西厢记》故事中张生戏莺莺的浪漫爱情故事的正宗发源地。

与凤凰崮隔河相望,有一座传承近千年的佛教寺院——唐山寺,唐高祖李渊时期修建。如今已开发为景区,有唐山寺、隋唐摩崖造像、龙王庙、千年母子银杏树、至元古碑、七十二山泉等遗迹,其中唐山摩崖造像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崮东南的东安村属商代村落遗址,东安故城历经2800多年,其历史辖属范围覆盖了今天沂源县的东部地区,以及临朐县的南部、沂水县的西北部、蒙阴县的北部一带,东周时期东安故城成为这一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东安故城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崮下的文山路,以文山而命名。文山路北首以东的张家大林是明崇祯年间巾帼才女高玉章的墓地。高玉章是明崇祯元年戊辰科进士、河南按察使江孔燧的胞妹,据《沂源县志》(齐鲁书社,1992年)记载:“高玉章,祖籍沂水县张庄。高氏长文墨,擅诗赋,温文娴淑。因夫、兄居官在外,思念亲人,常写诗寄情,终因抑郁过度病死。高名衡告老还乡后,在胞妹书箧中发现题为《玉映草》诗集,睹物思人,从中选辑40首,在东里店张家大林高玉章墓前立石碑一幢,将诗刻于上,题《玉映草小引》为序,以志纪念。其诗……语言清绝,字词隽逸,不失为闺秀佳作。”

古人曾说:“人自以为乐土,家自以为名都,竟美所居,谈过其实。”(刘知几《史述》)现代人也曾说:“各地士人纷纷夸耀家乡地理之美,人物之盛。”(王琳《六朝地记:地理与文学的结合》)我认为并不是“谈过其实”,而是热爱家乡之情“溢于言表”。凤凰崮是如此之优美,周边的传说是如此之动人,历史又是如此之悠久,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热爱、夸耀我们的家乡。

崮下是连绵的群山,再远处是东里镇政府驻地的建筑群,密密麻麻,历历在目。站在崮顶,面朝远方,手执旗杆,迎风而立,“唯我独尊”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

18时30分,痛快够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决定下山。沿崮顶部东侧往北走,在崮的中部位置,发现有小路可下山。小路依山势,将天然岩石略作修整,变成不太规则的石梯。小心翼翼地下了这段陡峭的石梯,再穿过一片杂树丛,约15分钟的功夫,就来到一处宽阔的水泥停车场。自停车场往东南方向,沿水泥路到达北大峪村后,再右拐,沿文山路即可到达东里镇政府驻地。

我们的车停在香磨村,只能从停车场往西,绕过凤凰崮南端下山。找到车子,已是晚上7点半了,茫茫夜色中,我们驱车返程了……

沂蒙百崮:沂源凤凰崮

沂蒙百崮:沂源凤凰崮

沂蒙百崮:沂源凤凰崮

沂蒙百崮:沂源凤凰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