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浮山】
海浮山位于临朐县城南10公里处冶源镇驻地,老龙湾南侧,海拔215.9米,面积1.2平方公里,山体为古生界奥陶系岩层。地貌特征是南翘北俯,东陡西缓,四面环路,两面临水,巅浑圆状。西坡梯田层层,绿树拥翠。山阳之谷,状似“圈椅”,古为风水宝地。传说远古时代这里一片汪洋,唯此山翘首于海面,遂称海浮山。《大清一统志》第10卷《青州府志》“山川”下载:“海浮山,在临朐县西南二十里,下临熏冶泉。又西为三一山,三峰西合而东分,可十余里,北麓有缝乳洞、石虎洞。”
海浮山,久名于天下,山巅浮山庙更是声名远播。此古刹,始建于北魏和平三年(462年),由南齐高僧僧远选址修建,并定名“钟灵寺”,后更名玉泉寺、浮山庙,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此庙历经扩建,至清代已规模宏大,占地1.4公顷,建筑占地15亩,有殿祠楼阁10余座,斋房道舍72楹。清末民初,因多战乱,香火逐渐冷落。特别是日寇侵华期间占据海浮山,数百株千年古木被砍,寺庙被焚。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修复古建筑,并有诸多名家题写匾额。重修后的浮山庙,分前、中、后三进院,主体建筑有碧霞祠、玉皇阁、王母殿、东西两庑、钟楼、鼓楼、魁星楼等。
2002年在浮山庙南百余米处的山顶上,修建起七层慈寿塔,远远望去气势不凡,与浮山庙相映成辉,海浮山景观的文化特色更加浓郁厚重。
海浮山名胜古迹甚多,其南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齐古墓——崔芬墓。崔芬墓座落在海浮山前坡一圈椅形山坳正中处。1986年4月发现并发掘的北齐南讨大行台都军长史、威烈将军崔芬墓,曾轰动学术界。墓平面呈“甲”字型,由墓室、甬道及竖井形墓道等组成。墓内出土文物有:墓志一方,彩绘陶佣一组,八鼻青瓷罐、鸡首壶个一个,豆、碗、碟、环绕式神兽镜、铜铃、剪边五铢钱、铁环等多件,对研究我国绘画史有着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该墓文物价值极高,最具特色的是甬道两侧及墓室内壁的彩绘壁画。据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史专家汤池先生考释,此墓壁画布局严谨,人物比例准确,服饰生动逼真,显示出作者具有超群的构思本领和卓越的绘画技巧,收到满壁风动、如磔鬼神的艺术效果。画面壮阔,线条豪放,敷彩艳丽,堪称北朝壁画的上乘之作。此墓出土石墓志约1米见方,上刻667字,书法刚劲,为典型的魏碑体。墓志现藏于县博物馆,墓室在原地封闭保护。这一带多古墓,为海浮山墓群,1992年由山东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浮山西北隅山坳中,有石龙脊背,曰“卧龙岗”,此处石怪、树葱、松翠、竹绿,蝉噪鸟鸣,风光秀丽。春景尤佳,满园藤花,蜂飞蝶舞,野趣小景,令人神清。南有宋庄唐槐,西有“官松树”、“轰雷溅雪”等景观。登临此山,可北望老龙湾,南瞰巨洋湖(冶源水库),群峰竞秀,一览无余,为冶源一大胜景。
海浮山景区门票10元。
景区西门内大道:



浮山庙:







文昌阁:



慈寿塔:


海浮山景区南门(建设中):

【巨洋湖】
海浮山东南即为巨洋湖,今称冶源水库,为南丹河、石河、弥河汇流处。水库水域开阔,鸟飞鱼跃,碧波荡漾,为钓鱼爱好者的绝佳去处。大坝东起大山岭,西接海浮山,全长2715米,坝高25.7米,整个大坝气势雄伟,腰斩弥水。每当雨季汛期闸门启开泄洪,怒涛雷轰,声闻数里。东西两干渠宛如银龙蜿蜒奔腾而去。巨洋湖总流域面积达786平方公里。湖北岸芙蓉岛,宾馆配套齐全,自然环境优美,松柏苍翠,杨柳依依。春季百花争妍,秋季硕果盈枝。登楼眺望,视野开阔,那青薇薇的远山,绿融融的湖水,山色湖光对比鲜明,使游人顿生诗情画意。湖的南端,东临龙门崮,西靠壁立千仞的百丈崖,南连虎头山,与风光绮丽的悬泉寺隔河相望。(据“百度百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