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第三次集体备课

分类: 练川小学语文组活动记录表 |
学校校本培训——集体备课记录表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陈静 |
活动时间 |
11月22日 |
活动地点 |
大队辅导室 |
活动主题 |
《梅兰芳蓄须》 |
主讲人 |
谢作转、陈小玲 |
参加对象 |
校全体语文组教师 |
申请学时 |
主讲人2学时,成员1学时 |
及进程 |
一、谢作转老师、陈小玲老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目标及困惑。 1.谢作转老师做学情分析,阐释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及主要教学环节;提出自己备课中遇到的问题:“蓄须”要不要解释?梳理文章内容时,借助作业本的图表,只能说明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日本人演戏,他遇到的困难和危险,如何结合一起解决。 2.余璋老师做学情分析,阐释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阐释自己的设计理念及主要教学环节;提出自己备课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内容过多,如何做到精简、节约时间? 二、语文组老师围绕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及人文主题,结合本课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及主要教学环节 余璋:题意理解略带过即可。 付雪娟:教学时,可出示课前提示问题齐读会更好。 谢缘:既然《课堂作业本》中有图示,“困难和危险”可以再构思学习互动进行解决。
三、教学目标调整: 1.通过自主识字,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宁”; 2.通过查资料,了解梅兰芳; 3.通过抓主要人物和事件,提取关键词,借助图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通过品读梅兰芳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感受他的民族气节。四、四、教学环节讨论 板块一 走近人物,导入课题 1.播放视频,引出人物。(播放梅兰芳京剧选段的视频) 2.学生完成人物名片。板块二:预习反馈,梳理课文脉络 3.出示课题。 A.(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B.什么是蓄须?对了,原来蓄须就是留胡子。 C.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这位京剧大师的民族气节。 4.检查预习 分组出示。
板块二 1.出示本课学习问题,指名读。 2.通过预习,你知道梅兰芳做了哪一件主要的事情呢?(板书:不给侵略者演戏)
学习活动一: 1.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请划出关键句。 有感情地读一读。 文段中梅兰芳用了什么方法拒绝给侵略者演戏呢? A.圈出关键词
小结:原来关注主要人物,提取关键词,就能简洁的概括出事件。 2.请用相同的方法,关注主要人物,圈出关键词,继续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三题。
3.你能用下列词语,串联这些主要事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不惜”“宁可……也不……”“甚至”“直到” 4.小结:刚才我们用简洁的语言将几件事串联起来,就能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板书:串联事件)那么,在这过程中梅兰芳又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呢? 板块三 再读课文,深度学习 1.教师示范:“藏身租借” 部分。 (1)什么是虚度生命? (2)此时此刻,说说你的感受。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梅兰芳动作的词语。 (3)所以这时对于梅兰芳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板书:不能演出,不能创作)
学习活动二:
预设1:“蓄须明志” 部分。 指名读 交流困难。(板书:不停地被骚扰) 学生说感受。 预设2:“卖房度日” 部分。 补充资料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全班齐读,重读关联词,读出梅兰芳的坚定信念。 (3)预设3:“打针装病” 部分。 补充“打伤寒针”的知识。 假设梅兰芳装病露出破绽,会出选什么结果?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描写日本军医的句子,女生读描写梅兰芳的句子。 2.对照板书,整体回顾 板块四 基于质疑,体会“民族气节” 1.为什么梅兰芳不给侵略者演戏呢? 2.像梅兰芳一样热爱祖国,不像侵略者低头的行为,就是民族气节。 (板书:爱国情怀、民族气节) 3.教师配乐朗诵民族气节相关诗句。 4.同学们,请翻到课后阅读链接,再来认识一位拥有民族气节的台湾教师。 5.教师小结 五、整理教案,形成教学设计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本次活动通过组内老师集体探讨,为谢老师理清了教学思路,确定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初步形成了教学设计,。 大家都各抒己见,相互交流、颇有收获! |
||
过程确认 |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沈亚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