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综合组听评课《给同学画漫画》评课稿
(2021-01-15 14:47:22)分类: 练川小学综合组活动记录表 |
《我给同学画漫画》评课稿
今天,杨志丹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网联网+《我给同学画漫画》的美术课。从这堂课中,我们可以看出,杨老师个人专业素养极高,课堂调控能力强,时刻关注本班学生及对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跟进学习进度。
她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语言简练,关键问题设计突出,教学活动设计合理。从这课的“引趣”上看得出来,杨老师平时教学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善于利用“美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所以她才能想到用,以两校学生的照片导入寻找身边的同学,引起学生兴趣,对比两个同学的不同相貌抓五官的特点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特点的学习方式,再以重组马三立的漫画头像等环节,为学生梳理了这堂漫画课的重点:夸张、变形、等。杨老师将这些知识点贯穿成一条主线,创设了有效的学习情境,而且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了课堂时效。
杨老师在示范环节也做得非常的细致,为了让隔着屏幕的两校学生都能清晰看到教师示范,杨老师将之呈现于小视频,突破了互联网+同步课堂中示范不到位的壁垒和障碍,继而出示几副成品的范画,让学生的目光从视频中拉出,发现砂纸中漫画与虚拟示范的漫画不同点,视觉形成的冲突,感受更加深刻。在示范引领上杨老师更是润物细无声,在学生独立完成作品过程,课件不断循环播放优秀的漫画作品,浸润式的侵入学生的美术思维,激发着学生的创作能力。
杨老师又是一位思考型的老师,在第一次的试课中,她发现学生在黑色砂纸上作画时,用了相近的颜色,她当下及时地作出指导,请学生运用对比色作画。在第二堂课中,她重新思考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早思考,针对背景板的颜色做出应对,提高学生漫画作品的质量。而在试课中作品展示评价时发现学生的作品中身体反而占据了大幅版面,没有夸张的突出头部特征,与预期的效果有所差距。在第二堂课中,她及时做出调整,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头部与身体的比例大小,提醒学生需要夸张和夸大头部比例,弱化身体及局部,凸显出了本课的课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