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教学设计——沈亚亚老师《四季之美》(二稿)
(2019-10-31 23:08:06)| 分类: 教案、评课稿、教师发展手册 |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二稿)
教学目标:
1.会认“窠、旷”等6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写作方法和意境。
教学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
1.四季之美各有不同,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板书课题)
3.介绍作者,你知道什么?
清少纳言(约966~约1025),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她是定子皇后的女官,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女作家,日本散文的鼻祖。
《四季之美》选自其代表作《枕草子》,由卞立强先生翻译。
4.
板块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翩翩起舞
红晕
比翼而飞
二、
1. 课文主要写了那几个方面?带着问题读课文
2.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认为每个季节什么时候最美?
全班交流课文内容
预设:本文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写的,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段的景致。(他很独特)
学习第一段:
句子: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学习活动一:
1.
预设:描写了黎明是天空颜色的变化
2.
好像让你看到什么?(天慢慢地变亮了。这是关注天空颜色的变化,感受天空的变化之美,动态的美 )评价:这是会读书的孩子,他能从文字中看到颜色的变化。
3.
4.边读变想象:插入照片,你能想象到什么画面?朗读指导:”一点儿一点儿”读得舒缓一点,声音轻柔一点,”微微”读得轻柔,独处红晕的浅显,红紫红紫语气重一些,读出颜色的厚重,””
小结:第一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侧重描写了天空颜色的变化,这种写法叫动态描写。这样的描写可以让我们联想到更加具体生动的画面。
学习活动二:
1.读一读:读第二自然段,作者描写了夏天的哪些景色?
2.圈一圈:圈出动态描写的词语
3.联系生活经验,想象这三种美丽的夏天的夜晚,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小结:漆黑暗夜中无数的萤火虫轻盈地飞舞,好似流行划过星空;雨夜中的萤火虫,虽然只有一只两只,但是他们像勇敢的小精灵,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动感十足,让人非常着迷。这一部分也是动态描写
4.
预设1.从关联词 固然 也 即使
1.
2.
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只是用“固然美”一笔带过,而着重描写了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雨夜中的萤火虫,尤其最喜欢下雨时带着朦胧微光飞行的,充满动感的萤火虫,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让其中的点点萤火动态之美。。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6.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师示范,生说
点拨:本段要通过柔和的语气,营造出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抢到 固然 也即使也,感受三种不同的夏夜景致,朗读“翩翩起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萤火虫的轻快灵动,语速可稍微快一点。
齐读评价:他爱着这每一个夏夜。他静静地听,静静地看,静静地微笑,齐读。
总结,对于明亮的月夜,作者只是用“固然美”一笔带过,而着重描写了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雨夜中的萤火虫,尤其最喜欢下雨时带着朦胧微光飞行的,充满动感的萤火虫,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让其中的点点萤火动态之美。。这些都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学习活动四:感悟表达,读写迁移
试着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如:夕阳斜照西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