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综合组听评课活动记录——美术学科优化学习活动,落实上课新常规

(2018-06-24 20:09:18)
分类: 练川小学综合组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 昆阳镇练川小学 

项目名称

展示课、评课

项目负责人

陈慧敏

活动时间

424

活动地点

科学实验室

活动主题

优化学习活动设计,落实上课新常规

主讲人

徐焰 杨志丹

参加对象

校全体综合组教师

申请学时

主讲人2学时,成员1学时

活动内容及进程

一. 徐焰、杨志丹老师上的40分钟展示课。(教案另存)

二. 由杨志丹、徐焰老师分别作主要点评:    

杨志丹老师:徐老师的这节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课。这堂课的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听后感受颇深。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魔术引题

徐老师通过给学生变魔术,让学生感受到印刷术的神奇魅力,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主动的学习中,了解了古老的印刷术。

二、小组探究学习

徐老师设计了导学单,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从而解决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活字印刷的优点,活字印刷的步骤等问题,真正做到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老师起到了引领的作用,符合了探索领域的主题。

三、微视频学习

徐老师精心准备了微视频,清晰地向学生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三角刀、圆刀,如何分步骤地去刻橡皮章,学生一目了然,真佩服徐老师的精心制作,很值得我学习。

四、作业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的成语的作业,学生在独立完成刻橡皮章的同时,又能互相配合地进行合作学习,完成一个成语的组合,发挥合作的力量。

总之这节课足见徐老师的精心设计,细心准备的准备。徐老师那亲切的话语、扎实的基本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相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更加出色!以上只是自己听课后的一点感受,请大家批评指正!

徐焰老师:听了志丹老师的课《爱书、藏书》让我学习不少。起源于德国的藏书票,是贴在书籍扉页上的小小装饰画。翻开书,首先看到一幅与精美的装帧设计相衬的美丽的藏书票,这是藏书票独有的形式美感,对于所爱的藏书能起到装饰的效果。书签也是读书时经常用到的,既实用又美观。小小的藏书票、书签的画面虽不大,却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从内容说,它可以表达藏书者的思想、感情、修养、兴趣。在表现手法上,它可以是写实的、写意的、象征的、抒情的;在技巧上,它可以运用版画、水彩画、手工等技法;在形状上,也不限于是方,可以是圆,也可以是三角;在色调上,根据个人喜好可以自由创造,只要求对于书籍有美的装饰效果。藏书票为读书、爱书、藏书人所使用不仅仅起装饰作用,还标志着藏书者的所有权,表达读书人的心愿,更可使藏书留给后人作为某些方面的研究资料。 本课通过欣赏、制作藏书票活动, 更好地培养学生爱读书、爱惜书的思想情感。

 教学上志丹老师显示引导出学生爱书的情感,提问:你们知道这本书从无到有,直到拿在我们手中, 要经过哪些工序吗?同学们纷纷回答了自己所了解的一些知识,教师再小结:一本书的完成是多么不容易,我们应该爱护书本,尊重书本!然后让学生们谈谈自己是怎样爱护书本的,有哪些爱护书本的方法。接着,志丹老师引出了藏书票,让学生欣赏藏书票,并学习藏书票的有关知识: 藏书票起源于 15 世纪的欧洲。一般贴在书籍扉页上。它通常是小幅版画形式,以增添书的美感,如同中国传统的藏书印章,成为读书人的掌上宠物,有“纸上宝石”、“版面珍珠”之誉。然后让同学们研究藏书票规格、构图、内容上的特点,最后来设计、制作一张藏书票。 本节课的难点是设计出新颖、 独特的藏书票、 书签。从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还是很认真的,制作效果也不错。

三.听课的老师对本节课说说自己的法:

   慧敏徐焰老师的课开头以演示的方式介绍什么是活字印刷,清晰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对活字印刷的理解。

   陈灵香杨志丹老师在材料的选取上非常用心。

      陈建国:徐焰老师用刻橡皮章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活字印刷,适合四年级的学生。

活动反思与建议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组的所有成员都有所收获,并且在课后的点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对课的想法和思考,同事之间互动情况比较好,教研氛围浓厚。通过此次研讨活动,老师们了解了美术学科的上课常规要求。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赵青叶

 

 综合组听评课活动记录——美术学科优化学习活动,落实上课新常规

综合组听评课活动记录——美术学科优化学习活动,落实上课新常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