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麻步镇小校本培训
麻步镇小校本培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37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组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肖义章《囊萤夜读》教学设计和洪霖评课

(2020-06-17 11:25:21)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 萤”等7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课时重难点】

课时重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时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预设

板块一  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板书:囊萤夜读)

学生齐读课题。

3.这是一篇文言文。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4.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板块二  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自己解决生字:囊、萤、恭、勤、博、贫、焉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1)注意读准前鼻音“勤 贫 焉”,后鼻音“囊 萤 恭”。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囊 勤 焉”。

“囊”上中下结构,笔画较多,写的时候要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勤”左右结构,注意左边的部分,下面是两横一提。

“焉”上面是个“正”,下面的部分不是“与”。注意把字写得扁一些。

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划分节奏。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板块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先来看一看词语的意思:

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恭:肃敬的意思。

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2.从以上词语的解释中,理解了词语,找出文中描写车胤动作的词语,从这些动词中,你体会到车胤什么品质?

预设:表示动作的词语是“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

预设:从“囊萤(用袋子装)”和“练囊(用白绢做)”中,我体会到车胤刻苦努力,没有条件努力创造条件的精神。

3.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同学交流。

4.预设交流

(1)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板书: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2)我读懂了“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板书:囊萤夜读 夜以继日)

5.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难。

2)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3)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板块四  读写训练,朗读全文

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2.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囊萤夜读 夜以继日

 《囊萤夜读》评课稿

   肖老师的《囊萤夜读》独具匠心。囊萤夜读,从正面讲述了晋朝人车胤因家境贫寒借萤火虫微弱的光来读书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学习,这样日后必有成就,文章是激励学生立志读书的典型的题材,也启示学生要善于思考,在逆境中解决问从单元语文要素来看,一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二是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学习文言文。

   其实不难看出,在部编版中出现了很多文言文,甚至从三年级上册就开始了文言文教学,其目的是发扬国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这种情感,从而为初中的文言文打下一个基础,做好铺垫,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从阅读兴趣开始,把学习理解掌握文言文的方法作为基础,体会通过具体事例来凸显人物品质的写法,基于口语交际,学生能够认真的倾听,把握实际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诗句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说岀体会,在学生理解释义后引导学生积极的背诵记忆。

  肖老师讲课的亮点:在写这个字的时候,一笔一划都有话语引导孩子,去来认这个字,去来写这个字,在孩子读书时有正音,教给孩子方法怎么去记住这个字,另外,文言文的断句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题,而肖老师就很巧妙的解决了文言文中的长句的断句方法。由胤恭勤不倦引出先前学习过的女娲游于东海来断句,这都是有联系的,到后面的总结,孩子们就知道该怎么断句,另一方面肖老师对于课堂上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很机智的处理方法,在讲到盛数十萤火中的的读音孩子们都读错了,但是肖老师并不着急,直到真正讲到这个点的时候,让孩子来说自己的看法,其中一个孩子说这是一个动词就应该读作cheng(二声),肖老师就趁机让孩子们自己来读,那么这个问题就解答了,这种课堂机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整个课堂上有个教孩子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一主线,有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理解古文,扩词来理解文言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