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光曲》评课稿  林小玲

(2016-01-14 12:49:04)
标签:

教育

分类: 集体备课教案、专题文稿

《月光曲》评课稿  林小玲

听了郭松杰老师所上的《月光曲》一课的教学,感受颇深。教师在课堂上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特点,注重了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进行了恰当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下面就本节课的过程,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了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本节课,郭老师注重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课上给足学生时间阅读、思考、概括,单学生概括不是很满意时,郭老师很有耐心,特别淡定,谆谆善诱,教给方法,直到学生学会为止。如果每节课都能落实一个知识点,每节课学生都有所得,长此以往,就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目标明确,直奔中心,抓重点段进行教学。

郭老师紧紧抓助第九自然段贝多芬记性创作《月光曲》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通过自读自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等方式深入解读文本,充分感受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爱及高超的技艺,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三、教师注意了引领学生静心默读、动情诵读,体现了语文课的“读”味。学生读的形式较多,有自读、试读、抽读、评读、齐读等。品读时注意了不断地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人物的情感世界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四、注意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自读自悟、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的设问注重了尊重学生的感受,如“你读懂了什么?”“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等。

然而,本节课教学也存在不足。

1、步伐过慢,六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开火车检查朗读。

2、重点段教学没有用上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以至于学生情感没法带动出来,音乐的美妙及高超的技艺领悟不深入。

3、对于联想描写的教法上,给学生交代的不是很清楚,学生没有正真理解了联想的写法。

4、没有小练笔,教完重点段之后应该设计小练笔,运用联想手法仿写一段话,让学生习得方法。

同时,咬文嚼字也显不足,还要加强文本对话。例如:文中的“纯熟”“清幽”“陶醉”(这些虽不能面面俱到,但教师要有意识),这些词语都能加深对文章主题和人物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另外,对于事情的起因部分,完全砍掉,直奔创作月光曲的过程,使文本显得空洞,应该尊重文本的完整性。

综上,一堂好的语文课:要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激发情感;联系实际体验,沟通情感;拓展想象,加深理解,深化情感;有感情朗读,内化并升华情咸。只有这样才能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