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麻步镇小校本培训
麻步镇小校本培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55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月潭》教案及评课稿

(2012-03-12 14:28:34)
标签:

杂谈

分类: 集体备课教案、专题文稿

 

林小玲老师的教案

《日月潭》

第一课时

      林小玲

【教材分析】

《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的专题是:爱祖国、爱家乡。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主体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身边的事物充满着无限好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鉴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能力和知识积累,我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展示大量图片,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画图助悟、抓关键词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学习目标,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

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写环、绕12个生字;运用熟字换偏旁、形声字特点等方法会认环、绕、茂、晰、朦、胧、境”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隐约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等词语,品味文中的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产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难点: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进行预习。

2.制作关于课文重点句段和配乐朗读的音乐等方面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儿?谁来说一说?你觉得那里怎么样?

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三组课文,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秀丽风光,现在我们要游览的第一站是——台湾 

二、激趣导入

1、出示地图,认识台湾  

2、(出示图片)初到台湾的你,一定会为这眼前的一切感到惊艳不已,那里有著名的阿里山,景色奇绝的太鲁阁国家公园,景致清幽的莲池潭,婀娜多姿的纳鲁湾,风光秀丽的日月潭。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

3、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月潭,去欣赏宝岛上那颗最耀眼的明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理解意。

三、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日月潭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认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了课文,大家想不想去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呢?可是,我们要观赏日月潭,首先要闯关成功,才能拿到门票。

(1)下面让我们进入第一关!出示生词

 自由练读。

指名读。

小老师领读。着重指导 清晰这个词语的读音。

齐读。

开火车读 。 

2)识记生字,出示生字。

读了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用形声字、熟字加偏旁、左右结构的方法可识记这些生字。)

记“绕”,读儿歌:有水把花浇,有火把饭烧,有日要知晓,有足跷一跷,有丝来缠绕。

猜字谜识记:姓巩的住在竹屋里。

(2)理解词意,出示词语

齐读。

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清晰-朦胧是意思的相反词,朦胧-隐约是意思相近的词。)

理解字意,识记。出示茂的小篆。

 大家看看这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个字吗?茂这个字就指的草木茂盛的样子。

齐读生字。

4)这一课中还有许多四字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四字词语

 学生读   

游戏:看图猜词语

太棒了!祝贺你们闯关成功(课件出示门票)

师:哎呀,你们真棒啊!让我们拿着这张来之不易的门票,快去欣赏日月潭美丽的风景吧。

四、学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它名字的由来。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日月潭很大,很美)

补充资料: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面积7.73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的大操场100个那么大,湖周长35000米,平均水深40米,是玉山和阿里山的天然湖泊,风光极为秀丽,被誉为宝岛明珠。

(2)借助图片理解“群山环绕、树木茂盛”

3)补充材料,理解名胜古迹。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自由读第二段,用------划出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出示图找找日潭和月潭的位置。

3)比较句子,并用带什么像什么说话。

4)说到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想听吗?老师来给大家讲一讲。(《平湖秋月》的配乐)

5)神话传说很美,日月潭更美,你能不能美美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6)看图试背。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茂盛”“隐约”4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巡视,强调隐约、茂盛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不同)。

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树木茂盛

                          群山环绕

                          名胜古迹

                          形状奇特

 

《日月潭》评课稿

麻步镇小  陈小雷

 

今天下午,听了林小玲老师执教的《日月潭》一课后,我脑海首先蹦出的是两个字:扎实,然后是有情味,学生学得又轻松,课堂有实效。

    首先,揭题谈话,营造了轻松的课堂伊始,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林老师首先出示地图,问和学生们聊聊都去过哪些地方。孩子们纷纷调出记忆,和同学分享。这时林老师适时地指着地图,问这儿去过没有?引出台湾。然后自然地提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日月潭》:那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台湾去游一游,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整体感知课文后,林老师带领大家认读词语。此环节,林老师的设计颇费心思。为了让学生读出那四字词语的意思和意境,她找了很多的插图,很有梯度地让学生把词语由读对到读出意思,很有层次感,学生也读得津津有味。特别是理解“风景名胜”这个词语的时候,她给学生欣赏了很多台湾名胜的图片,精彩处还作了适当的讲解,学生听得特别有味道。有了这样细致的指导,后来学生再读词语就读的特别有味。

在以上的读词语环节中,林老师巧妙地穿插了识字写字的教学。在识记“茂盛”的“茂”时,她引入了篆文,让学生在形象中理解了茂盛的意思。这个环节的设计显得特别有文化味。

可以说词语教学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林小玲老师真的做到了一步一个脚印。

如果说有美中不足的是选择内容多了点。如果只选择教第二小节,时间会充裕些,同时学生对日月潭之所以叫日月潭就印象深刻,同是又积累了比喻句。其实有些时候,采用变序的教学重点会更突出。

 

 

 

 

 

http://s15/middle/778115adgbab06493de1e&690

http://s11/middle/778115adgbab110c0826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