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进行发展性评价
(2011-06-15 10:45:05)
标签:
杂谈 |
分类: 集体备课教案、专题文稿 |
教师如何进行发展性评价
----麻步镇中心小学校本专题培训
一、
(一)释义教育评价
由学生成长记录册所想到的......
每次看到孩子成绩单上的评语,心理总是暖洋洋的。因为那是老师用心写,评语中可感悟到老师的爱心。假如成绩单上的评语千篇一律,那就成无关痛痒的文字垃圾。
评价是一种社会活动,社会上流传,评价“是一把双忍剑”。是的,评价用得好会促进社会活动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教育评价的基础和核心是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对教育评价的认识,首先表现在价值观方面,即如何认识教育评价、审视教育评价,进而检讨教育评价。
1、《小王子》的启示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著名童话故事《小王子》,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故事中的我因为大人的评价改变我的一生,是我选择另一个职业——开飞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科学合理的评价对一个孩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和影响!尤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评价教学、评价自我和其他教师。那如何进行评价呢?
美国学者格朗兰德提出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教育活动+价值判断+价值增值。也就是说,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2、从“独白”到“对话”
如前所述,评价是一种判断。在社会日益尊重主题、价值多元的今天,评价越来越成为一种对话,一种平等的真诚的充满建设性对话。如果从“独白”与“对话”的视角来回顾历史,那么,教育评价已从“独白”走向“对话”。
3、“两个预言”引发思考。
2005年4月6日《民主与科学》的一篇文章:1979年6月中美代表团互访后的“25年前中美两国比较有意思的预言”。查看两国学校学习情况后,中国学者结论:美国基础教育已病入膏肓。可以说,再过20年中国科技必将赶上美国。美国学者: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成绩是世界最好的,再过20年必将把美国远远甩在后面。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培养出56为诺贝尔获奖者和近二百位的亿万富翁,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原因在哪?
(1)
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
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强调统一标准,忽视个体差异。
评价方法单一,与新教学方式和人才标准不适应。
评价忽视学生参与和主动发展。
(2)
(二)理解发展性评价
1、《丑小鸭》的启示。
《丑小鸭》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要用发展眼光看待评价对象,尊重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注重评价对象的发展和变化;评价标准要符合对象本质。
2、发展性评价特征
关注发展;重视过程;关注个别差异;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
二、
1、评价标准。
评价必须是可信的。教育评价的对象是人人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因此要关注评分者信度,在制定评分细则要求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和可交流性。
评价必须是有效的。新课程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对评价提出挑战。评价工具、方法要体现评价特质,突出教师能否依据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结果得出准确、有效的结论,成为关注问题。
评价必须是公平的。要求制定一个既诚实又公平的评价体系。
2、关注发展中评价。评价中强调日常化和发展过程记录,注重动机取现、学习兴趣、努力程度等方面的鼓励。要求教师充满智慧多方位评价一个孩子,给予积极、正面评价。
3、发展性评价体系建立。
一般目标: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
学科学习目标围绕学科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设计。
评价注意问题: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人性化。
评价避免错误:“全面发展”不等于“全有发展”,“评价技术的有限”不等于“教育追求无限”。
三、
1、
(1)
发展性评价是一句正确的教育价值理念,运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艺术,在充分尊重事实基础上对学生素质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过程。其目的“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学生个性和需要,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
发展包括:“面向”上的发展,即不再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全体,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进步,得到发展;质量上发展,即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全面发展;动力上发展,即由被动转为主动、由消极转为积极地发展。
(2)
促进素质发展为目标,以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为重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为内容,一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为手段,以发挥学生的主题评价为动力。
(3)发展性学生评价方法。
日常活动的即时性评价;学生学业的测验性评价;记录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评价;学习任务的表现评价。
2、发展性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1)发展性评价特点:评价目的不是甄别,而是促进学生发展;评价过程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创造,摒弃一刀切答案,强调学生对评价过程参与。
(2) 发展性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标准化考试——比较全面考虑给考试带来误差各种因素,将误差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分数具有可比性,同时具有统一性、可比较;教师自编测验——比较灵活简单易行,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在编题注意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突出有效,注重学科整合,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发展性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存在问题:分数第一,把考试分数当成学业评价排队工具,未能体现考试的诊断和指导功能。对学生来说分数是决定命运,学习演变为追求分数。显而易见,以分数为本的应试教育,“人”不见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主体被遗忘了,人的潜能、个性、价值就化为乌有。因此苏联合作教育学家沙塔洛夫观点:每一个分数都应该成为一种动力,应该引导学生正面反响,否则分数就失去意义。
3、发展性学生学习能力评价。
(1)发展性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含义。
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活动进程及方式起稳定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学习能力包括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因素、身体因素、行为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学习能力既有实际学习能力和潜在学习能力。
美国“八年研究”的学习能力结构观:有效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能力);有用的工作习惯及学习技术;社会的态度;有意义的多方面的兴趣;音乐、美术、文学及其他美的经验、鉴赏;
社会的感受性;完满的社会适应能力;重要知识;身体健康发达;
一贯的生活哲学。
巴班斯基观点:一个性为中介,决定着具有个性学习活动范围内的潜力的内外部条件统一。
我国张玉田《 学校教育评价》一书指出:学力由认知要素、情感要素和技能要素构成的。认知要素包括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对知识的保持。情感要素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技能要素包括阅读、书写、笔记、口语表达、听、计算、实验和积累资料的技能。
(2)发展性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特点与类型。
发展性评价认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室主动构建的过程。发展性评价能力源于又高于传统评价,是一种适应于生活的评价方式,其特点:重视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生活中的“做事”能力;重视较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技能;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重视自主评价与多元评价。
发展性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类型:口头表述;创作作品;实验或调查。
(3)发展性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观察评价法及工具:通过有详细项目和评定标准的等级评定量来进行评价。一般有表格形式表现。如课堂评价表:
|
项目 |
评价标准 |
自评 |
他评 |
|
勤发言 |
积极思考勤发言 声音响亮有创意 |
|
|
|
会合作 |
主动参与会合作 职责分明效率高 |
|
|
|
懂评价 |
用心聆听懂欣赏 提出意见有主见 |
|
|
|
善质疑 |
边算边想敢质疑 善提问题有价值 |
|
|
|
备注:按课堂表现逐项加分,从最高到最低(5、4、3、2、1)打分,分别表示优、良、中、一般、差。 |
|||
学生学习兴趣问卷评价表:
|
调 查 内 容 |
非常同意 |
同意 |
不清楚 |
不同意 |
非常不同意 |
|
我喜欢数学 |
|
|
|
|
|
|
学习数学生活中作用大 |
|
|
|
|
|
|
聪明的人数学学得好 |
|
|
|
|
|
|
数学课只要上课专心听下课不用花时间 |
|
|
|
|
|
|
数学不需要课外多学习 |
|
|
|
|
|
|
我会主动预习明天数学课学习内容 |
|
|
|
|
|
|
我喜欢讨论数学题 |
|
|
|
|
|
|
我喜欢参加数学兴趣活动 |
|
|
|
|
|
|
我独立完成数学作业 |
|
|
|
|
|
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评价贯穿教育全程,评价能反映教育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贯穿在细小行为中。所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目的是为了更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保障。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手段、对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判断的一种活动。其基本特征:评价的价值取向的教育性和发展性,旨在引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评价内容上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全面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评价主体上的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都是评价主体,爱多主体评价中重视学生自评,伙伴互评共同提高;不仅重视评价结果,更重视评价过程。显而易见综合性评价可以对学生成长过程作全面了解,对教学实践一个客观诊断,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反思教与学,有助于“减负提质”。因此我们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制定德、智、体、美等方面具体指标展开评价。
评价是激励学生不断走向成功的向心力,为此按照下表评价标准精心设计《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本》,记录着学生每天表现。通过学生自评、伙伴互评、老师共评,家长参评等形式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充分激发学生进取精神,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项目 |
评 |
项目 |
评 |
|
礼 仪 |
1、能佩戴好校徽、红领巾、干部标志。 2、穿着整洁、大方、得体,不戴任何装饰物品。 3、不骂人、不打骂,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您好”、“再见”等等。 4、自觉遵守升旗礼仪。出旗、升(降)国旗时严肃、庄重,就地立正,不嘻笑,不东张西望;外衣不敞怀,脱帽;少先队员行队礼,非少先队员行注目礼;唱国歌时,声音响亮,精神饱满,保持立正姿势。 5、国旗下讲话鼓掌欢迎,稍息,不议论,不哄笑,认真聆听,结束时鼓掌致谢。 6、不从楼上往楼下吐痰、倒水、扔杂物。 |
守 纪 |
1、不骂人,不打架,言行举止文明。 2、不迟到、不随意旷课,上课认真,课堂纪律良好。 3、不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不在校园里骑车,自行车按规定地点存放,放学后有序取车,推车出校园。 4、不到放学时间,不得离校。特殊原因要提早离校乾,须经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签字,交送传达到。 5、课间、午间,不在教室走廊进行篮球、排球、等剧烈的体育活动。 |
|
环 保 |
1、教室地面清洁无纸屑、痰迹,桌、椅、卫生工具摆设整齐,门窗按时关开。 2、爱护花草树木,课桌等公物,做到不攀、不摘、不折、不刻划、涂抹。 3、爱护校园环境,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不吃零食,不乱扔纸屑等。 4、值日生及时擦黑板、扫地、关闭电灯、电风扇、关好窗与门。 6、保持洗手间、清洁区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7、值周班级按时完成值周任务,保持校园整洁。 |
健 体 |
1、广播操铃响后,迅速整队按先后顺序跑步进场。 2、领操员带好班级标志,进场后顺序整理队伍,做好快、静、齐。 3、进退场队伍安静有序,队伍无出现明显断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乱挤、不抢道。 4、做操态度认真,不做无关事情,广播停播后方可出教室。 5、做广播操,不无故缺席,不擅自留在教室。 6、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要闭合眼睛,穴位正确,注意力集中。 7、认真上好体育保健课,体育测试必须达标。 8、会一项棋类、球类或田径运动。
|
|
自 护 |
1、进校门要有秩序,不争先恐后。 2、放学后无特殊原因立即排队离校回家。 3、遵守交通法规。 4、学习掌握自护知识和技能。 5、值日结束后,排队离开校园。 |
乐 学 |
1、上课认真,发言积极,会使用工具书(字典、词典等)和学具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2、能按时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3、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有益书报进行阅读。 4、学会合作学习和搜集资料。 5、学习兴趣高,学业成绩好。 |
|
俭 朴 |
1、不挑剔、不挥霍、不浪费。 2、不吃零食、不乱花钱、不倒饭菜。 3、不披金戴银,穿着只求整洁、大方、得体,不求华丽高贵。 |
艺 术 |
1、积极参加各项艺术活动。 2、会正确使用毛笔。 3、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张扬个性,有特长。 |
|
自 理 |
1、会洗脸、洗脚、刷牙、剪指甲、会洗红领巾、手帕和袜子。 2、会穿衣服,系红领巾、鞋带、会铺床叠被。 3、会整理书包、备齐学习用品。 |
科 普 |
1、读两本以上科普读物。 2、积极参加科技小组活动。 3、能讲一个科学家刻苦学习的故事。 4、学做科技作品或写一篇科技小论文。 5、会自己独立编写手抄报。 6、会使用电脑查阅资料,帮助学习。
|
郑增云
2011年4月25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