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的变化

标签:
经济学原理 |
分类: 经济原理 |
※《经济学原理》/{第01篇·绪论}
※{第01节·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专题06
※《生产可能性边界》/ 分述03
机会成本的变化
用电脑数量来衡量的汽车的机会成本在这个经济中并非是不变的,其取决于该经济生产多少汽车和电脑,这反映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上。
见下图示
http://s3/mw690/002by4Lzzy6ZJP449Gyf2&690
若图片无法显示,刷新页面即可
由于图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所以——
当生产较少汽车和较多电脑时,如F点,生产汽车的机会成本较低,此时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平缓的——在F点时,大部分资源、甚至是适于生产汽车的资源(如大量的汽车工人)都被用于生产电脑。所以,要再多生产一辆汽车,首先是利用最适于生产汽车而最不适于生产电脑的资源(如熟练的汽车工人)。因此,该经济不会因为多生产一辆汽车而导致电脑产量的大幅减少。
当生产较多汽车和较少电脑时,如E点,生产汽车的机会成本较高,此时生产可能性边界是陡峭的——在E点时,大部分资源、甚至是适于生产电脑的资源(如大量的电脑工人)已被用于生产汽车。所以,要再多生产一辆汽车,只能是利用最适于生产电脑而最不适于生产汽车的资源(如熟练的电脑工人)。因此,该经济就会因为多生产一辆汽车而导致电脑产量的大幅减少。
这就是说,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汽车产量,所要放弃的电脑产量是递增的。即用电脑数量来衡量的汽车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递增”成立的关键在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的资源并非完全适于其他可供选择的配置,即资源的专业(用)性。因此,当生产越来越多的任何一种物品时,每单位的机会成本往往会由于资源的专业(用)性而增加。即资源并不是同等地适于生产每种物品,多生产一单位的某种物品,就要少生产某些单位的另一种物品。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任何一个方向变动时,这个观点都是适用的。
当然,如果资源能完全适于生产某两种物品,或说资源具备完全替代性,那么机会成本便为某一常数,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
综上所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可以是直线或曲线,其实质反映的是,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资源不同用途之间的替代关系,所以其形状取决于经济将资源从一个行业转向另一个行业时,机会成本(斜率)的变化情况,或说两者间的替代情况。
如果其形状为直线,表明两者间的替代比率不变;
如果其形状为曲线,表明两者间的替代比率递增(凹向原点),或递减(凸向原点)。
如下图示
http://s11/mw690/002by4Lzzy6ZJP7EQjw1a&690
若图片无法显示,刷新页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