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越剧《盘夫索夫》学处理夫妻关系
(2012-07-25 13:18:12)分类: 个人文章 |
我评越剧《盘夫索夫》
我最近有些痴迷谢群英和吴凤花演绎的豫剧《盘夫索夫》,并因为对这出戏的喜欢而对越剧更加钟爱。越剧的服饰之美、身段之优雅、唱腔之婉转,实实地令人陶醉。而谢群英在表演中所流露出的江南女子的伶俐与可爱,展现的严兰贞的娇横与善良、智慧与真情,实实地令人痴迷。不仅如此,这出戏不仅让我们欣赏了越剧之美,还让我们看到了如何处理好夫妻问题,可以说严兰贞是女性朋友们学习的榜样啊。为什么这么说,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先说一下故事情节吧。这是发生在明朝时期的事情,权臣严嵩残害三边总制曾铣,并将其全家抄斩。曾宪之子曾荣逃脱并被兵部侍郎鄢懋卿收为义子,后得见严嵩而被严嵩看中,被迫迎娶了严嵩的孙女、严世蕃的独生女儿严兰贞。曾家与严家乃仇敌,曾荣自然会对严兰贞充满警惕和仇恨,对严兰贞十分冷落。严兰贞不明就里,便演绎了一场《盘夫》的戏,也就是盘问丈夫为什么冷落自己。由于严兰贞的聪颖,她知道了曾荣的秘密,而且保护了曾荣,赢得了曾荣的信任,夫妻二人终生情意。不日,严兰贞的母亲过寿,曾荣独自去拜寿,因误闯表书楼被大媒人、严府帮手赵文华的女儿搭救至绣楼。严兰贞见曾荣没有按时回家,以为其父知道真相而杀害了曾荣,这便是第二出戏《索夫》,也就是去严府索要自己的丈夫。严兰贞在父母面前毫无畏惧,大闹严府索要丈夫。当然最后是皆大欢喜,严兰贞找到了曾荣,夫妻团圆。
这个故事的情结在戏曲舞台上也算是比较新奇的,不是那种“私定终身后花园,才子及第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的戏路。不过历史上倒却有过类似的事件发生,只是结果不同而已。记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情,也是女婿与岳父有世仇,女婿与人合谋杀死岳父全家,回家后告诉了妻子。对此,妻子也很矛盾,最后选择了放弃丈夫,保全父亲。《盘夫索夫》这出戏中严兰贞面对同样的问题,选择的是丈夫,放弃的是父亲。为什么会如此,我想一方面是因为这场戏中曾荣尚无能力现在就灭掉严门,紧迫性不强;其次,严兰贞为爱情所动。当然细纹中说严兰贞是因为认为曾荣乃忠良之后,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乃是奸臣,所以要保护忠良,对抗奸臣。
这最后一个理由是戏台上经常弘扬和表现的,归纳起来就是大义灭亲。这其实是最不靠谱的理由。且不说正如严兰贞的唱词“父女本有父女义”,亲情对于一个人才是最真切的。更何况,所谓的中奸又其实当局者所能判断的,就像我们当今社会,我们知道权贵中谁忠谁奸吗?再者,何谓忠,何谓奸,实难辨别。就说这出戏当时的背景,严嵩弄权,属于奸;那么,搞掉他的徐阶就是忠臣吗?实在难说。这一点说,我们中国戏曲舞台上,弘扬大义太多,而刻画真情太少。
还有一点,《盘夫索夫》这出戏给严兰贞的身份是严世蕃的独生女儿,估计是为了后来严兰贞大闹严府而严世蕃无可奈何做铺垫,不过这有点落入了俗套。在戏曲舞台上是个小姐就往往是高官或富贾的独生子女,是个公子往往就才高八斗,显得太脸谱化了,不丰富。
这些话都是我顺便说的,不是主要内容。这出戏我觉得最好的是谢群英扮演的严兰贞这个角色,如前所述,其兼具江南女子伶俐与可爱,又表现出了娇横和名利,让人觉得酣畅淋漓。在面对曾荣的冷漠时,严兰贞所表现的智慧,真是做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收放自如,皆在把握,让人佩服不已,这才符合一个相府出生女子的特点。
第一,严兰贞很有气魄。
古代女子也好,现代女子也罢,在处理夫妻关系时多处于被动地位,很少掌握主动权。在面对夫妻矛盾时,尤其是曾、严这种严重的情感危机,一般女子估计会因怨生恨,以冷对冷。但是严兰贞不是,她在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掌握了主动权。先是,她让丫鬟三番五次去请曾荣。待丫鬟飘香用计把曾荣骗到严兰贞的房间后,看到曾荣不搭理她,便说道:“夫妻之间难道不应该有基本的礼貌吗,我称呼你官人,你就应该称呼我娘子啊。夫妻之间连个称呼都没有,真是岂有此理!”严兰贞这句话真是有礼有节,高度一下子就上去了。曾荣理亏,便上前施礼。这一小回合,严兰贞完胜,这也为后来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严兰贞善解人意。
看到曾荣依然冷漠不语。严兰贞便自称既不呆,也不痴,可以猜出曾荣心中的事情。曾荣说那好吧,你有本事你就猜吧。这一点也很有启示啊,只要找到话题,二人就可以交流,可以交流就能联络感情。下边是严兰贞的猜测和曾荣的否定之词:
严:见你终日闷滞滞,莫不是未向蟾宫折桂枝
曾:我萤窗读尽五车书,何愁蟾宫折桂枝。
这是严兰贞的善解人意之处,站在丈夫的角度思考,年轻男子当然首先是会为事业而烦恼的,所以也就首先提出了这样的说法。不过曾荣的回答似乎狂妄了些,这也显示了曾荣与严兰贞相比的不成熟之处。后边的戏,曾荣回到书房骂朝中仇敌,也是他不成熟的表现。
严:啊莫不是你离家日久思乡切,一日愁坏了十二时?
曾:男儿应有四方志,何愁挂虑家乡事。
严兰贞知道曾荣是鄢懋卿的义子,所以会有这样的发问。
严:莫不是嫌我严府势力低,难配你鄢郎兵部子?
曾:你严家一家天下得半朝,我好比枯藤高攀你娑婆树。
严:莫不是嫌我兰贞妆奁少,害得你官人少面子?
曾:你十里红妆到鄢家,城里城外都得知。
严:莫不是嫌我兰贞容貌丑,难配你鄢郎一才子?
曾:夫妻岂可容颜论,何况你娘子美貌胜西施。
这三句的来回,似乎显示了严兰贞的善解人意,想知道曾荣的心思,但是这其中似乎也暗含着责备之意。严兰贞似乎也在让曾荣想想,她无论从家世、妆奁和容貌都不比曾荣差,曾荣不应该如此冷漠。
第三、严兰贞知书达理。
在曾荣刚进屋时,严兰贞就问曾荣为什么整日在书房,难道看书需要通宵达旦吗。曾荣说古有苏秦悬梁刺股,还举出周瑜、甘罗这些人来说年轻人应该发奋云云。对此,严兰贞则以朱买臣、姜子牙为例说明寻求功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她的知书之处。
在猜测曾荣心事被一一否定后,严兰贞便借用比喻来说服曾荣。这应该是一段著名唱段,很美的一段唱腔和唱词:
官人你好比天上月,为妻可比月边星。
月若亮来星也明,月若暗来星也昏。
你官人若有千斤担,为妻分挑五百斤。
问君有何疑难的事,你快把真情来说我听。
严兰贞把丈夫比作月亮,把自己比作星星,突出了丈夫的地位,但是又表明了夫妻之间息息相通的关系,还指出了夫妻之间应该共同分担困难。这是其达理之处。
面对严兰贞如此一番入情入理的劝慰,曾荣也不禁为之感动,本想誓言相告,但又恐怕严兰贞告密,便话说半截,匆忙躲会书房。
整个来看这一回合,严兰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已经撬动了曾荣内心的大门。虽然曾荣最后没有说出心事,但是对严兰贞的情感有大为改观。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夫妻之间,如果有任何一方能够耐下心来与对方交流,再冷的心也会被温暖过来的。
第四,严兰贞善良。
具有再高超的人际交往技能,如果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一样不会有真正的朋友。严兰贞虽然表现的娇横——我这里用的是“娇横”而不是“骄横”,是想说是一种女子可爱的霸道,但是严兰贞却心地善良,这也是曾、严建立情感的基础。
严兰贞在门外听到曾荣自述家中遭遇,不禁为之落泪,这是其善良的表现。严兰贞得知曾荣的仇敌是自己的祖、父,思考再三,并没有去禀报,这也是其善良的表现。这种怜弱惜贫的善良之心是人性中最美的闪光点。
第五、严兰贞具有高度的自我控制力。
这是整出戏中,严兰贞表现的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高度的自控力是人们应对外界关系的关键能力,更是解决夫妻情感的关键能力。据说在演艺界某些明显都跑了老公的小二,这靠的当时高度的自控能力和高度的理智。谢群英所扮演的严兰贞就把这种自控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丫鬟将曾荣请到楼上,曾荣对严兰贞不理不睬,严兰贞“有气装作无气样,我进房与他去说理”,这体现了她高度的自控。严兰贞给曾荣见礼,曾荣不加理会,以冷对热,严兰贞没有哭闹或者以冷对冷,而是以理相责,这体现了她高度的自控。曾荣在书房骂朝中权臣,并声称要杀死严嵩父子,休掉严兰贞,对此严兰贞一没有惊慌失措,二没回府告状,这是体现了她高度的自控。即便是误认为丈夫被父亲所害,严兰贞进严府索夫,她也没有说出实情,而只是所要丈夫,这更是体现了她高度的自控。
如果没有这些高度的自控,任何一个环节,都会让夫妻情感永远冷如冰霜。但是严兰贞做到了自我控制,使事情做得有情、有理、有节、有据,这才使得本无希望的夫妻情感变得亲密无间。高度的自控力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啊。
当然,严兰贞毕竟是戏剧中的人物,是否确有此人,不得而知;是否确有此事,可能性不大。不过,她带给我们的启示却是真真切切的。
附加说两句,严兰贞听了曾荣的自述进书房评理,在现代的影视中,会不会演绎出这样的结果呢:曾荣得知身世泄露,便杀死严兰贞逃离鄢府,犹如当年的宋江杀阎婆惜一样。
这出戏也显示了越剧的一个特点,就是表现温婉容易,表笑肃杀太难。本来曾荣和严家刻骨仇恨,严世蕃作恶多端,但是这出戏一点看不出仇恨来,只看到了真情。甚至于严世蕃在女儿面前表现的无奈使得严世蕃可爱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