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金陵十三钗》

(2011-12-30 14:53:31)
标签:

杂谈

分类: 个人文章

我喜欢张艺谋本人,倒不是多很喜欢他的电影。

自从《英雄》(包括)之后,张艺谋似乎没拍几个真正的电影了,似乎迷失在形式之中,而忘记了内容。或者是迷失在自我之中,在寻求认识自我,于是出现了《三枪拍案惊奇》之类的让人哭笑不得的电影。

《金陵十三钗》不管好坏吧,至少是一个正常的电影吧。

我看的时候,恰巧是中午,全场就我一个人。许多镜头都让我泪流满面。尤其是十三钗唱《秦淮景》的时候,泪眼朦胧中,似乎有看到了粉墙黑瓦,看到了灯红酒绿,看到了一片祥和。让我对南京的感情又不禁丰富了许多。

但是,张艺谋仍然还是显得幼稚了。或者这不过是为了迎合人们的普遍心理。但是不管怎么样,张艺谋还是幼稚了。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幼稚地想着十二个妓女加一个小男孩去换回十二个女学生的命,这不过是在黑暗之中,在破败之下,升腾的一个外表绚烂却十分脆弱的肥皂泡而已。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诚然需要一些幻想,并以幻想作为心理慰藉。然而,这却难以成为事实。纵然成为事实,却不过是荒野中的一颗小草,沙漠中的一滴水珠,而已!

所以,我们得记住,覆巢之下,是没有完卵的!我们必须保护好巢!

当然,这不过是感受知一而已。

我不知道别人看这部电影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你会最喜欢哪个群体呢?是那个大鼻子,是那个小男孩,是那些女学生,还是那些钓鱼巷的烟花女子?我想,最鲜艳的,最醒目的,肯定是那些烟花女子。电影突出表现的也正是她们,这太明显不过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喜欢她们?是因为他们做了一次有情有义的事情为妓女赢得了名誉?

我想不是吧。事实上,即使这些貌若天仙,又深谙人间烟火的女子们不去做这个义勇的事情,在现实中也好,在艺术作品中也好,都是广为人爱的。只是,我们都不敢去面对,不敢去承认自己的喜欢而已。

社会好比一个人,一个人的心理有光明正大的一面,就像那贪财的洋鬼子,会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一样;一个人同样有阴暗的一面,就像那个洋鬼子最先表现的那样。

社会亦如此。社会有光明的一面,有被我们歌颂的,像文天祥,像雷锋叔叔;社会也有阴暗的一面,像那些烟花女子们,被我们压抑着,被我们瞧不起。

什么样的人是完整的人?光明与阴暗共存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是完整的社会,光明与阴暗共存的社会。而且,只有光明和阴暗相互理解,相互融合,相互尊重,作为个体才能心理和谐,作为社会才能不生是非。

电影中也表现了这样一个主题。女学生是光明的代表,烟花女子们是阴影的代表。女学生与烟花女子的沟通理解,是光明与阴影的融合。

我们不能小觑阴影,更不能压抑阴影,因为阴影的理论是巨大的!而且,只有阴影才能给我们以生命的力量。就像电影所表现的那样,不是女学生救了烟花女子,而是烟花女子救了女学生。不是光明去拯救阴影,而是阴影给光明以力量。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要把光明变成阴影,更不是把女学生变成烟花女子。而是要尊重阴影,理解阴影,而不是压抑。(魏广东 2011-12-30

 

 

还要加一条,我觉得老谋子有点多此一举,画蛇添足之处。就是为什么非要把玉墨写成被逼才进入烟花巷的,非要写她当年多么纯洁,这便又落入了过去描述故事的窠臼,而是使对比色彩明显变淡。按老谋子的意思,玉墨这些人被逼无奈才做烟花女子,所以是有善根的,最后才有这个善举。然而,设若这些人生来就在妓院,就像韦小宝一样,不以妓女为耻,视之为职业之一。这又何妨?这样的人在关键的时候,也有情有义,岂不是更显人性复杂和丰富?

不知道是我幼稚,还是老谋子无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