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程信息 |
即便是一瞬间的完美,也是拥有!
——第一期魏广东沙盘游戏中级班的记录和随想
大概八月份的时候,一个曾经听过我的沙盘游戏课的朋友希望我组织一次深入的沙盘游戏可,感觉在那样的课程里,对沙盘游戏的学习还不是很过瘾。我恰也有这样的想法,于是就在十三陵水库旁边的一个幽静的农家小院里组织了一次为期五天的沙盘游戏课程,并将之命名为“魏广东沙盘游戏高级班”。之所以名之曰“魏广东”,实在是因为我们所进行的沙盘游戏即来源于前人,又与前人有诸多不同。之所以名之曰“高级班”,是因为这五天的时间内除了每个人都会深入体验沙盘游戏的魅力之外,大家还得以观看、比较了夫妻、家庭、儿童、成人等不同制作者的沙盘作品(也算是一种缘分吧,参加此次沙盘游戏课的有两个家庭,最小的才8岁多,最大的四十多岁,而且年龄分布比较均匀),这是任何其他沙盘游戏课程所不可能具有的。可以说,在这次课上,我们呈现了沙盘游戏的所有形式,而且还加入了团体成长的技术,让参与者学习技术之余,更重要的是获得心理的成长。本文就按照沙盘游戏所进行的形式对这个课程进行一下记录,作为我们心理成长的一个记录。
课程时间:5天
地点:北京十三陵水库边上的一个农家院。


第一部分
我所主张的团体沙盘游戏,历来是指几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利用用一套玩具,在同一个沙盘中进行的沙盘游戏。唯有如此,参与者才能彼此之间进行深入的互动,才能够获得心灵的成长,团队才能得到整合和提升。这也是我关于团体沙盘游戏作用的与众不尽相同的认识。我认为,团体沙盘游戏的作用不仅在团队建设上,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一种团体咨询技术,促进每一个参与者的心理成长。
为了呈现团体沙盘游戏的进程和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我们把13个成人分为两个小组,没别进行了五次团体沙盘游戏,每天一次。到最后一天大家再对这五次团体沙盘进行回顾,就很容易明白团体沙盘游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团队成员之间由陌生到熟悉,由只关注自己到照顾别人是如何表现在沙盘之中的。当然,更重要的是,参与者感受到了团体中的力量,而不管这种力量是冲突还是和谐,都会让自己内心深处受到涤荡。参与者不管是伤感还是兴奋,都会获得心灵的成长。我甚至深信,这些成员中必然有人在这次活动之后心理状态会提升一个很大的台阶。因为,当初我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成长的。
分组是采取报数的方式进行的,报“一”的是一组,报“二”的是二组。两对夫妻都被拆开分到了不同的小组里,不过有个小插曲,第一次团体的时候,其中一对夫妻都是各自小组的最后一个人,第二次团体的时候,另外一对夫妻也是各自小组的最后一个人,似乎真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说法。
这两个小组分别由我邀请的两位老师担任组织者。由于两组力量的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沙盘的特点也各不相同。第一小组似乎越来越彼此融洽,其作品也达到了十分完美的地步。尤其是在第四次的团体沙盘游戏中,大家都觉得极其完美,以至于再放入任何一个东西都显得多余。做完之后,大家赞叹不已,简直不相信这是好几个人一起做出来的作品。正是因为其完美无瑕,让人有恍若梦中一般,大家的命名也正是“娃娃的梦”。我想,或许这种完美或许只能在梦中实现,而所谓的梦可能就是我们这次团体沙盘游戏课程之中和睦和谐,而非现实生活之中的利益纷争,但是,正如我的文章的题目所言,即便是一瞬间的完美,也是拥有。我想这个完美,会伴随大家的终生,因为我们曾经达到过这样的一个层次。
第二个小组与第一个小组则不相同,直到最后结束的时候,大家还处于冲突之中。关于冲突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和认识。但是我想,冲突正是激烈的交流,是人格与人格的较量。或许因为大家人格水平不相匹配以至于有人要逃离,也或许,有人因为这种较量而感到愤怒,甚至感到受伤,但是,这种猛药也是警醒心灵的好法。不过,作为组织者,需要给予更多的、持续的关注。

第二部分
这次课程,每一个人都进行了多次的个体沙盘的体验。有人是在众人的关注下进行的,也有无人时独自进行的。我认为,沙盘游戏除了它的治疗作用之外,其另外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对于心理健康者,可以自己面质沙盘,达到自悟的境界。课中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忽然想起了达摩面壁九年的故事,有人说他面壁是为了等到继承者。但是我想可能不止于此,我认为,达摩面壁更重要的是为了观心。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面“沙盘”可能比“面壁”更容易看到自己的内心。因为,沙盘所呈现的正是自己的内心的投射。
由于大家被集中在一个农家院里,吃住都在这里,除了沙盘游戏没有其他活动。所以,参加者只有静心下来,做几个沙盘。不少制作者,惊奇的发现在自己的沙盘里出现了以前所从未使用过的沙具,并感受到了这些忽然出现在自己沙盘中沙具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心理成长的标志吧。因为,这些沙盘中的新鲜沙具,所代表的正是我们内心原来就有而没有被我们顾及的部分。当我们能不断发现自我,接纳自我的时候,我们的人格也比较日趋完善。
在个体沙盘游戏部分,我们不仅让某一个人进行了持续的制作,也就是每天一个,最后进行的比较。而且还要请一对父子分别制作了一个沙盘,对成人和未成年人的沙盘的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三部分
夫妻沙盘游戏,除了可以帮助咨询师了解夫妻间互动模式,发现出现夫妻问题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夫妻之间的交流和理解,让夫妻学会关注和倾听另外一方。除此之外,当夫妻进行一次沙盘游戏,共同制作出一个作品的时候,夫妻之间的联系自然会加强,情感会加深。我们这次是由两对夫妻分别进行了一次夫妻沙盘游戏,无需语言,大家就可以从沙盘游戏过程和沙盘作品中了解夫妻之间互动关系。
第四部分
家庭沙盘游戏与夫妻沙盘游戏有共同的作用。我们这次邀请了一个家庭进行了一次家庭的沙盘游戏。

第五部分
课程的第二天晚上我正好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梦,于是次日我们进行了一次沙盘解梦的活动。我的梦境大概是:我在一个很深的地下,那里有很多水,我被迫去未知区域去采煤,但是我一直拖延,结果后来传来塌方的消息。我把这个梦境呈现在沙盘中,让大家根据沙盘来分析我的梦。与我同时,还有一个学员与我一起制作了一个梦的沙盘。通过沙盘,大家对于梦的认识更清楚和直观了,让那些没有做这个梦的人也似乎进入了梦境,更容易理解做梦者的梦。其效果真是无法比拟啊。沙盘解梦
第六部分
在五天的学习之中,不少人都自由结合进行了共同的沙盘游戏。我也和其中几个学员进行了两个人的沙盘。在两个人的沙盘中,有的任我体验到喜悦,有的让我体验到灵魂的交流,有的让我感受到各行其是。与不同的人制作,给我的感受各不相同,但是每一次都是心与心的交流,不管这种交流带给我的是快乐还是恐惧,都让我的感受更加敏锐和深刻。或许这也是大家自由结合进行沙盘游戏的原因,因为那样不需要语言,彼此之间就知道了对方的心理,知道了自己与对方之间是否在同一个频道。
第七部分
五天的课程,我既是组织者,又是老师,要不是有两位老乡的协助,我肯定得累的起不来。即便如此,我的感觉也是格外的累。所以这次课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以后再也不自己组织课程了,我只老老实实当好老师就可以了。当然,这只是我现实的感受,而我更多的感受则来自于对沙盘游戏和这种课程的感受。
这些天中,我一直秉持这样的一个观点:让参与者获得深刻的感受和心理的成长,而不是展现我自己的知识或者才华。所以,五天中,我基本上没讲太多内容,都是学员观察和体验,学员成为了主体,而我则成为似乎可有可为的人物,尽管我实际上在引导着课程的进展,引导着成员关注的方向。以至于最后课程结束的时候,学员不会像其他课程的学员那样找我照相留念,或者要我在书上签名。不过,我确信,这次课程可能没有让参与者记住我,但是肯定会记住自己的这一段成长经历。或许,这才是作为一个团体领导者应该做到的。这次或许做的还不是很好,以后还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方向就是:课程结束的时候,让参与者看淡老师,却更加看重自己。

课中爬山小分队的活动照片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