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邯郸学步与学习的迁移

(2010-03-08 11:14:03)
标签:

杂谈

 

记得是吴晗老前辈说的吧,咱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套用一下老先生的话:咱们中国人是爱当粉丝的,什么“玉米”啊、“纲条”啦、“潜艇”啦,等等,反正是不少,据说还有专门的粉丝团,四处捧场,哭天抢地,蔚为壮观。不近现代如此,古代似乎也是这样,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西施有心痛病,东施就效颦。可见追星族是古往今来,从来没有缺少过的。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哥们,是燕国人,说不定还是当今首都北京人,或者是河北人吧。当时燕国和赵国搭界,赵国的首都就在邯郸,由此也说明当时的国家够小的,一个河北省就包括了两个国家的省会。有一次,燕国这哥们到邯郸办事,估计也不是办什么大事,说不定是因为自家养的猪跑到了赵国,这哥们被老婆逼着出国找猪呢。到邯郸转了一圈,燕国的哥们没有找到自家养的小花猪,但是他在欣赏赵国美女之余,有了一个新奇的发现:赵国的首都邯郸的人走路的姿态很好看,动作非常优雅、轻快。这小子看的如痴如醉,心想赵国人走路真是太美了,我要是能学到这样走路的样子,那我的魅力值绝对得翻好几番啊。于是这位燕国的哥们猪也不找了,专门趴在路边上看赵国人走路,仔细揣摩,慢慢研究,小心假设,大胆求证,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写到这里我再一次对古人表示无比的敬佩,真是什么都愿意学,什么都愿意钻研,哪像现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啊。当然,更让我无比敬佩的是这位仁兄的家人和老婆,居然不来叫他回家吃饭,当然更不让他回家刷碗了,不知道她老婆是已经私奔了还是太宽宏大量了,反正有点现代的我是佩服的同时,又有点不是很理解。还继续说燕国的这位哥哥吧,虽然经过刻苦学习,不知道是不是由于人体构造不同的原因,反正他没学会赵国人走路。那怎么办啊,学不会也不能老在这呆着啊,说不定那头他要找的小猪都自己回家吃饭去了呢,算了吧,还是回燕国吧。一旦产生回国的念头,他猛然间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自己燕国走路方式也不会走了!偷鸡不成蚀把米啊,燕国的哥哥只好惨兮兮的爬回去了。

这就是所谓的“邯郸学步”,语出《庄子》,那也就是庄子写的了,想一想庄子老先生也够不地道的,如此戏谑河北人民,真实淘气!不过庄子老先生肯定不是跟我们玩耍的,是想给我们说明一个心理学道理的,那就是要告诉我们什么是学习的迁移,尤其什么是负迁移。所谓学习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肯定有好的影响,也会有不好的影响,比如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再去学习骑三轮车,肯定要学的快一些。这种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况,就叫正迁移;如果你学了日本语,满足里叽里呱啦,然后再去学英语,肯定学不好,这样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的现象就是负迁移。当然,先学的东西对后学的东西产生影响,那就是顺向迁移;后学的东西也会对先学的东西产生影响,那就是逆向迁移。比如邯郸学步那个哥们,在赵国学走路,结果影响了原来学会的燕国走路法,这就是负迁移,也是逆向迁移。

为什么学习会产生迁移呢,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说法,心理学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同样一个事情,说法各不相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我们就不管了吧。但是,如果让一个学习对另外一个学习产生正迁移,那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对孩子的学习肯定有好处啊。所以,如何促进孩子学习正迁移,还是要说一说的。要想培养孩子的学习迁移能力,首先在教孩子学习的时候多教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之类的,也就是不仅让孩子知其然,而且要让他知其所以然。比如“一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往池子里灌水,什么时候灌满”的题目,让他明白怎么回事,下次再往池子里灌油,他也会了。其次呢,就是教学的时候,要启发式教学,就像柏拉图所谓的产婆式教学一样,让他自己生出来,而不是直接破腹产。此外还有就是让孩子多动手,多实践,在自己做的过程中就会明白一些道理,入则则比较容易触类旁通,闻一而知十,实现学习正迁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