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介绍一个新的心理咨询方法:现实疗法

(2010-03-07 20:07:25)
标签:

杂谈

介绍一个新的心理咨询方法:现实疗法

前几天一个朋友向我介绍一个国外已经开展而国内尚未见实行的心理治疗方法:现实疗法(Reality Therapy),她感觉此法比较实用和有效。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些,确实还没有现实疗法的相关培训和使用报道,为了全面的了解这一疗法的理论基础、操作步骤以及咨询技术等,我计划近期整理编辑一个较为详细的资料。在编写详细资料之前,我先向心理咨询的同行朋友们介绍一下现实疗法,虽然晚上也有简单介绍,但是我的介绍是融入了我的理解的。

现实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开创的。格拉瑟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存、归属、力量感、乐趣和自由,这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些许相似之处。这些需要的强度会因人而异,比如有的人对权利需要更强一些,有些人则对爱情需要更强一些,无论哪种需要,满足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而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要想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在现实中有合适的“行为”。这里的“行为”是指个体的整体行为,包括四个部分:行动、思考、感觉和生理反应。只有合适的行为,人们才能从各种关系中,包括与环境的关系和他人的关系中获得需要的满足。由此又引出关系的重要性,因为关系出了问题,人们的需要就不会得到满足,当然,关系最终还是个人自己的行为所引发的。

格拉瑟认为,产生心理问题的关键,要么是当事人对当前的某种关系不满意,要么是根本就没有满意的关系。他提出四种亟需改善的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老板与员工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不当,就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如上文所述,关系是由于当事人自己的行为所影响的(比如你对待你的妻子好一些,三八节的时候送束花等行为,就会使夫妻关系比较和谐),所以只要当事人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便能改变关系,进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消除心理问题。

基于这样的认识,现实疗法的咨询目标是:帮助当事人认清什么是他们真正需要的——通常是想要与某些人发展或维护良好的关系——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些;帮助他们评价自己当前的行为,是否对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益、有效和负责;协助来访者选择负责任的行为,制订建设性的行动方案,以便做出改变,达到自己对生活的有效控制。

现实疗法更关注当事人当前的问题,认为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因而不予关注。在治疗方法上,现实疗法强调改变行为,进而改变关系,最后满足需要,消除心理问题。格拉瑟说:“我们不能命令自己感到好受些,但我们总能够命令自己做得更好一些,而做得更好一些会使我们好受些”,这句话说出了现实疗法治疗的根本途径。现实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发展相互卷入的咨访关系;探讨当前行为;帮助当事人评价自己的行为;帮助当事人选择、设计负责人的行为;帮助当事人承诺履行行为计划;当当事人未能履行计划时,不接受任何借口和开脱;不使用惩罚手段,但要求当事人承担行为后果;决不放弃。

我个人认为,(1)现实疗法相对于其它一些疗法,不纠缠无法改变的过去,也不纠缠看不见摸不着的潜意识,而是着眼于现实行为和心理需求,因此更容易让来访者接受和认可。(2)另外一方面,现实疗法又不仅仅是像行为主义最初的理论把人当作机器那样只关注行为,而是注意到了人的心理需求,所以就不显得那么机械。(3)现实疗法应该属于认知-行为流派,其理论简单易懂,它依赖于人的理智和逻辑,以问题为中心,所以这一疗法很容易被各种各样做“人”的工作的人所接受和掌握,能够广泛应用到学校、监狱、社区和社会上的心理服务机构。(4)不仅如此,现实疗法还可以与企业管理、个人成长相结合,运用到管理和领导方面。格拉瑟创办的“人人成功的学校辅导方案”就被广泛应用到企业、个人成才等教育领域中。而我国企业当前也正需要这样的课程和技术。

我计划把现实疗法的资料收集的更多一些,然后编一份讲义。并且在实际的咨询中实践这中疗法,也愿意和有关机构一起合作,在更多领域实践、运用现实疗法。

魏广东  

2010-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