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人的发展——我的人性观

(2009-09-16 10:49:40)
标签:

杂谈

 

 

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变化很快,也显得很机灵,很聪明。正如我另外一篇文章里所说,其实孩子发展过程既有顿悟,又有试误-联接。而顿悟的东西让人格外惊喜,比如,每天都要给他喝钙水,补充钙铁锌之类的。冲制的过程并没有任何人教过他,忽然有一天,当我妈拿碗的时候,他就噔噔跑到桌子旁,从抽屉里拿出钙粉地道我妈手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我和爱人当然也会很高兴,像很多父母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格外聪明之类的。当然,我还是会比较清醒的提醒一句,其实我们的孩子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普通一个而已,而且我说,其实孩子小的时候都很聪明,很可爱云云。仔细想一想也确实如此,孩子在小的时候确实都很可爱,很聪明,很有创造性,所以很多家长在孩子大了指责孩子的时候就会回忆起孩子小的时候多么多么可爱,大了如何如何让大人厌烦。由此却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小的时候都很聪明可爱、有创造性,大了反而迟钝,不讨人喜欢了呢。

历史上关于人性的争论持续至今,广为关注。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荀子曰,人之初性本恶。孰是孰非,我信从孟子。我认为人出生的前几年,其表现出的人性之美,人性之灵,非常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觉的孩子可爱,都喜欢孩子,都会从孩子那获得惊喜。孟子的观点其实也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似——其实如家的思想就是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认为人本来都是向着善的发展,向着自我实现发展的,之所以后来人们产生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障碍,就是因为他们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受到阻碍。我认为,孩子的成长也是这样的,孩子出生后作为一个像树苗一样的生命,他自然而然的是向上发展,向着栋梁之才发展的。之所以有的孩子最后没有成才,没有发展的很好,完全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说白了就是父母养育的问题。

有的父母养孩子,就是管制,这不让做,那不让做,动辄喝斥以至打骂。这种做法就像在孩子这棵幼苗头上压了块大石头,大石头之下的幼苗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成才和发展?这样说,肯定有家长质疑,难道就不该管孩子吗,那不是溺爱吗?溺爱肯定和我说的不是一个意思,溺爱是对孩子的忽略,是与压制孩子一样的行为,只是另外一个极端而已。我想说的,对于孩子的培养,首先还是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让他能够自然发展,自由更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