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自己 不做那样的父母
(2013-06-24 12:03:11)
标签:
育儿亲子家长孩子教育 |
分类: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
一亲戚来家做客,恰好在厨房时我问到,马上一岁的孩子,不需要尿布了,是不是开始把尿了。然后这位亲戚接下来的举动让我出乎意料又超级不爽,大概她想到宝宝好长时间没尿了,应该到点了,所以顺势就一副要在我家洗碗池里把尿的架势,我压着不爽故作逗孩子的语气说:“这是厨房,做饭的地方,不能尿尿,要去卫生间。”但这位亲戚不为所动,还面有不悦,真是想不明白,这样的失礼,欠缺涵养,她竟一点也不觉得不妥。好在这位小祖宗尿点没到,一直没尿出来,所以我打趣道,“你看,让人家在厨房尿,人家没感觉的,没卫生间那个氛围。”虽说童子尿无味,但在人家厨房把尿这个行为明明就是当家长的不对,孩子一时没忍住尿了也无所谓,但大人引导孩子这么做,不懂事的就是家长了。你让你家孩子在自家厨房任何一个地方尿别人都犯不着说什么,但到别人家来起码的尊重应该有,要知道你的宝贝你可以任他为所欲为,但是很抱歉,别人,社会,没这么宽容,更何况这不是孩子的事,是家长的错误,而且这家长的职业还教书育人呢,看来她只注重教书了,育人的事完全不在考虑的范围。
还有一邻居家的近三岁的宝宝在家里玩,当时就我,孩子,以及孩子的奶奶在。不知道这小妮子何时何地跟人学会了咬耳朵,说悄悄话,期间她不止一次趴在她奶奶的耳旁窃窃私语。坦白讲,那感觉让我很不舒服,我一点也不喜欢孩子搞小动作,在别人家或者公共场合,应该落落大方才是,只讲方便讲的话,不方便讲的话憋回家再说。我不知道这位奶奶回家后会不会循循善诱地告诫自己的孙女,当着第三人的面咬耳朵是不恰当的,让人不舒服……
还有一次在电梯口,我们一行三个人准备出,门外的两个人,一父一子准备进,还不等我们出,那个约莫七八岁的孩子就抢先进来了,那位父亲没有任何表示,我们只好侧着身子一个个出来。不知道电梯门关上后,那位父亲会不会告诉孩子要先下后上。
其实孩子的问题很多都是父母的问题,或者很多都是父母纵容出来,不及时给他修正所造成的问题。写下这些是因为,我也要做家长,每当看到那些让人不爽的家长,我都在心里告诫自己,将来不要做那样的父母,不要犯那样的错误,尽可能地不要让人厌烦。
当然,父母也不是完人,更何况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有很多的不知道,有些可以原谅,但为人父母还是不应该放弃学习。最近听到一句话:“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多响亮,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第一任老师,所以学习,成长,修炼,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是共同学习,成长,修炼。想要优秀的孩子,就要做优秀的父母。这点,共勉吧。
当然现在的父母,尤其我身边的80后爸妈们,还是很注重学习的,不像我们爸爸妈妈辈的父母,他们更加注重经验,获取育儿的信息知识大多从上一辈而来,而我们这辈开始注重自我学习,毕竟现在渠道很多,我们不再单凭长辈的经验,而是自己利用书籍,媒体,网络等渠道自我学习。我有个同学,为了孩子甚至专门去考了育婴师证。
而且我们这一代貌似对心理开始重视起来。前段时间我拿着给弟妹的育儿书给妈妈看,她一脸不屑的样子:“我还用得着看书吗,带孩子早带出经验来了。”我解释说这书上不仅教如何育儿,还有好多育儿心理方面的知识,我妈更是一脸的不屑,然后我就很颓很怂地放弃了说服,观念的撼动需要时间。
当然也存在问题,我们这一代获取育儿知识的渠道多了,但鱼龙混杂,不知哪位专家大咖说得对,也不知道该信谁的。比如我之前看育儿书,说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需专门补水,奶里已经有足够的水了,但后来又从其他书上看到孩子喝奶的同时还要补水,包括现在的月嫂服务项目里就有给新出生的宝宝喂水一项;再比如从微博上看到说不建议给新生儿天天洗澡,但现在的月嫂基本上都是每天都给宝宝洗澡;再比如之前看杂志上说不要孩子一哭闹就抱,要延迟满足,后来又从另外的杂志上看到要亲密育儿,孩子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除了哭闹不会任何表达,所以不能延迟满足,要给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知道妈妈永远会在第一时间出现,等孩子大一点,有其他表达方式后可以试着延迟满足(当然关于这个我觉得后者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