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李潇:书生的独白

(2014-11-30 16:59:30)

你认为这个时代没有书生了吗?五爷近日认识了一位,他是清华哲学系的大四学生,他嗜书如命,寝室藏书足够开个小型图书馆。然而,他未必是你所想的“书生”,因为他特立独行又自我批判,看似桀骜不驯的背后实则是他最真实的独白。

 

他曾经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但现在也只是三万余名清华大学在校生之一;他以理科生的身份在高考后毅然选择读文科专业,似乎也早已不稀奇;他很爱读书,但在这个出版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他也只能成为某某之一。某某是一个巨大而难以明晰的数字。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很平凡也很普通,并没有特色。他现在唯一的想法是在这个拥挤的世界里努力地循着自己心里的路走。可是,他似乎对自己选择的路也不固执,如果路走不好,他并“不拒斥任何改变”。

他的想法听上去,既坚如磐石又柔软得像云团,随风飘散,永不凝固。他说话滔滔不绝,富含热情,但,他的眼睛从不在对面的倾听者停留过久,大部分时间他凝视着窗外,像是在沉思,又像是独白。热情洋溢又淡若清水。



“我钟爱的书,肯定会找到”


 

李潇小时候是一个爱点火的孩子,时常拿着一块打火机到处去点。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时最喜欢读一本《百科全书》,至今还对书里人体解剖图、汽车、轮船、飞机的拆解图记忆深刻。在母亲眼里,李潇就是一个爱闹腾不懂事的孩子。为了能让他更听话一点,母亲给他买了一本《中华五千年》。

从翻开书的第一页起,李潇就开始被书里形形色色的历史事件与人物吸引,这标志着他“正式开始了自己如饥似渴的阅读生涯”。读完《中华五千年》以后,他又迫不及待地找来了《世界五千年》全四册。在一发不可收拾的阅读体验中,李潇最初近乎黑白的世界里,逐渐变得色彩斑斓。从《朝花夕拾》到《堂吉诃德》,从《雷雨》到《李清照词》,从《西方美学史纲》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他以书为舟,纵渡古今,横跨文理,兼通中西。书俨然已是他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今,李潇和隔壁两寝室书籍层叠,不仅每个人书桌上书已成堆,中厅还搁着一个大书柜,甚至中厅上面的柜子里放置的都满满是书,“两个寝室的书加起来已足够开个图书室”。书籍种类包含广泛,专业书籍、杂编野史以及动漫手绘无奇不有。其中还有部分版本珍贵的书籍,如一本1911年出版的《日本外史》还有一套从学长那里“撬过来的《纬书集成》,这套书六卷八册,国内出版三册,于1971年开始到1991年全部出齐,由两位日本学者在明清以来诸家谶纬辑佚书的基础上,综合参校,注明出典,是目前为止对谶纬之书辑佚整理的集大成之作。

他常会光顾书店,了解每段时间最新出的书籍。有时运气好也能“捡漏”买到罕见的书。“比如曹聚仁的《现代中国通鉴甲编》,此书在网上少有人卖也没有见过再版,但一次在逛书店的时候很幸运碰到就收了。”

有时为了自己一本钟爱的书,他会“踏破铁鞋寻觅处”。一次他在香港为了寻找萧公权著述的一本繁体版《中国政治思想史》,几乎逛遍了所有在地图上有坐标的书店,终于在一家商务印书馆总店找到了这本书。“那时,我在香港闲得没事时不逛街,就只逛书店,”他如是说,“我钟爱的书,肯定会找到。”


“从头到脚趾扑面而来的特别


 

在同班同学看来,李潇不仅是“阅读面广,见识很高”的大学霸,也是一个极其特立独行的人,“从头到脚趾都是扑面而来的特别”,一点儿也不普通。

他行为“异于常人”。他以衬衫、西裤、皮带、公文包的穿着出现在大家眼前,常年不变。一次课间休息时,他默默地从教室后门出去,然后十几秒后又从前门捂着脸进来,发出“嘟嘟噜”的卖萌声音。底下的同学向他投以异样的眼光。他似沉浸在自己的欢愉里,根本不予以理会。

他气势“盛气凌人”。大一刚进人文实验班时,他第一次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作展示,只见他的PPT以“潇按”开头,往下则全篇皆是繁体的文言文,他站在台上边手指着PPT,边气势轩昂地讲道:“这是我初中时候写的文章,请诸位鉴赏!”他在台上滔滔不绝,台下同学却满脸茫然。他也是课堂上最“爱挑刺”的学生,时常只认死理,不愿妥协。

他对哲学理解独到。“我觉得哲学第一步是解蔽,我们平常看一件事,会满足于它所应是,但哲学会让你去质疑,而且只有完成解蔽后,才能进一步研究现实中人存在的处境,很多人跨过第一步到第二步就很危险。”一聊到哲学他侃侃而谈,似有说不完的话语。

他视思考为生活。他常会因书中一句触动自己的话或者课堂上争论未决的问题进行“打堆儿”思考。他敏感而忧郁性格,使他在生活中若是遇到一些人与事,也会勾起自己对相似性的往事的回忆,甚至一些光线的轻微变化。“有时一个人,感到孤独的时候,我会回忆有些人曾经在你身边,感慨现在为什么他们不在,如果现在他们也在的话,他们会开心,你也会过得更开心,”他眼睛凝视着桌子,沉默一晌,“然而,他们却不在。”他喜欢思考的过程,也常受思考折磨,痛苦难已。

 

书只是一个身外之物


 

李潇在微信朋友圈里写下过一段话:“现在在家里里面,可以把书柜里面的书一本一本地抽出来,抚摸而过,从小就喜欢这种感觉,就像触摸自己遗落在时光中的一根根肋骨。如果没有接触书,我不能想象自己会走向多么歧异的另一条路。”

李潇思考,也爱书。然而,书对于他而言,却终始“只是个身外之物”。如果到了一个完全没有书的地方,他“既不会惶恐,也不会失措”,仍能活得“安心自在”。他对书在常人看来也是情感复杂。“我迷恋书就如迷恋小玩具与手办一样,就觉得它特别好看,符合我的兴趣,有时就极其想把它要回来,放在自己书柜上,却不一定会全看。”

也许,有时他追求的只是自己钟爱的书陪伴着自己的安全感。

忆起儿时,他因为家庭原因经常搬家。“我没有玩伴,一直很孤独地长大,”他声音渐弱,“一开始喜欢玩四驱车,后来玩乐高积木,这些兴趣都没有继续,到最后就喜欢逛书店,兴趣就全在书上了。”

他不喜欢孤独这个词。当他听到“孤独”时,双手掌根并拢迅速托举住下巴,作花朵盛开状,同时蹦出一句声音很嗲的“hatsukashi(羞死人了)”。“这词很中二,令人谈到就有很羞耻的感觉,我不喜欢它”,他的声音突然像是一只随风摇曳,快被燃尽的火烛,“我从小一个人长大的,所以特别希望有人能陪我。”


自己性格的投影


 

李潇的家庭并不富裕,家在滕州市一幢老楼里。可就是这样一套房子也是姥姥为了他能考大学方便,临时把这套并不宽敞的房子暂借他一家居住。家庭收支拮据,他从小买书的欲望却随着年龄增长与日俱增,从未渐弱。他的母亲一直比较支持他读书,但他的父亲就嫌弃他买书太多了。

“如果我要是不花钱,他就一点意见都没有,根本不会管我。”他说道。

即便如此,他也有自己的办法央求自己的父母给自己买喜欢的书籍。“就像你小时候去一个玩具店,看到一个好玩的东西,然后撒娇说,~妈妈我要那个,我也是这样劝服我爸妈给我买书。”

动漫于他,热情丝毫不减于书籍。平时闲下来时,他会疯狂刷B站(Bilibili动漫网站)。在动漫里,他逐渐发现动漫人物与自己的处境之间的联系。他喜欢《Fate》里的卫宫士郎、《空之境界》里的黑桐干也和《EVA》的碇真嗣。

“卫宫士郎是一个会没有索求地帮助别人的人,黑桐干也是一个老好人,但是内心很强大,还有《EVA》里的碇真嗣,他小时候父亲不管他,他就很自暴自弃,经常会说,‘嗯~我爸爸不要我,我不要去打使徒’之类的话。他平时生活特别懦弱,特别地依赖别人,还经常被人讨厌,”他缓缓说道,“有点像我自己性格的投影,看时特别温馨。”

有时,我们都会欣慰这个世界还有一个与自己相似的人存在,哪怕只是一个虚影。


“士郎不用上帝”


 

黑夜,灯光闪烁。一只猫从宿舍楼里穿过,李潇模仿猫“喵喵”的叫声应和着猫,猫一声,他一声;他一声,猫一声。

“几个月前,我看见它九号楼下就有一只猫,它“喵喵”地叫着,我就从寝室里拿一根火腿肠跑下楼,弄成碎片然后蹲下来喂给它吃,可惜,现在我手中没有。”

曾璐是李潇同班同学,常与他形影不离,在他们学弟学妹眼里看来,他们俩结下了高尚的“革命友谊”。

“我很感谢曾璐,她不仅会提醒我没注意过得问题,弥补我思维上的漏洞,也用她独有的细腻与善意感染了我,”他说,“比如一次我的本子上一只蚁虫爬过,我想一巴掌啪下去,但曾璐告诉我,‘人无缘无故残害一只虫子就如上帝无道理地抹杀人一样’,我想想也是很有道理,谁能说一只蚁虫的生命比人的生命要贫贱呢?对此我们都没有答案,我就让那只虫子自己爬走了。”

李潇已不想过多谈及往事,对他而言,三年生活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感情。“现在看来,曾经自己确实有些哗众取宠,但有些经历会让人成熟,有些人你还会惦记,希望她现在过得很好,”他侧头望了望远处的路灯,“现在的我更愿意秉持对世间的一份善意。”

他在微信里曾与同学探讨“为什么要对别人好”的问题。讨论持续到后来,有一个人指出照他的说法必有一个上帝存在。但李潇认为,如果一个人对别人特别有善意的话,就根本不需要上帝来证明自己善意的存在。“就像有时你在路上遇到受伤的人,你就会不忍心再去触碰他的伤疤,这种感情无需上帝赋予,因为,”他停顿一会儿,“士郎不用上帝。”

在李潇朋友圈写下的那段话末,还有一句,“其实,身边的人才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促成我改变的。”

每颗心都是被围困的孤岛,生命里别希冀所有人都会渡达。只要有人愿意荡起双桨,向着岛的方向驶来,对于每颗心而言,都已是冬日的暖阳。

李潇没有明确的未来规划,对于人生,他自由随性。也许,他走得平凡,却定有自己的伟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