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行摄新疆(五)天山之巅的最美村落·禾木村
(2017-08-24 15:59:56)
标签:
新疆旅游禾木村人文风光秋枫知晓摄影 |
禾木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布尔津县下辖的一座村庄,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湖畔,是图瓦人集中生活的居住地,同时也是现今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白哈巴村)中最大和最远的村庄。村里的房子全部由原木搭建而成,冬暖夏凉,绿色环保。在村的右侧,小桥流水,炊烟萦绕,呈现一派古朴的山村景象,充满了浓浓的原始味道。

这是位于禾木村后面的禾木河。禾木河全长9公里,集“奇、峻、清、幽”于一体,从观景台俯瞰,河道宛如一条玉带镶嵌于村中。禾木河上游多为峡谷地带,水流端急,落差较大,河道多为自然冲刷而成;禾木河河叉较多,并伴有频繁的浪波,有的地方浪波可达1.5米至2米。

禾木村的面积并不大,一进村口就看到一排简朴的小木屋旅馆,再往前走就是禾木乡的乡政府和学校。再往里走的平原上,则散布着一座座图瓦人居住的小木屋。尽管是盛夏,但这里早晚的温差很大,早晨即便穿上薄羽绒也会感觉
禾木村的木屋很有特色,村民们将木头两端抠成槽,然后将两端相互嵌扣,一根根向上垒建而成。屋顶普遍采用人字坡屋顶。每家的门一律朝东开,新建的木屋上梁的时候要扯白布子,意为祈福。人们在用松木搭建出一栋栋屋舍之中,每一根木头缝隙的连接处都要用一种叫“努克”的草填满木头缝里,这种草吸水后膨胀将缝隙填满,这样墙壁就会变的密不透风,遮风挡寒。
一般情况下,游完喀纳斯湖的游客,都会来到禾木村。其实,游禾木村最好的季节是秋季,秋季的禾木村炊烟缕缕,万山红遍,景色会更加迷人。
在禾木村,像这样的小木屋都是敞开式的,既是图瓦人起居之处,也是他们经营商品的场所。
川流不息的禾木河,滋润了这里肥沃的土地,养育了勤劳质朴的图瓦人。
在我们日常印象中,一般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在新疆,可能是由于地理环境和地球磁场的原因,有很多河流都向西流,禾木河就是这样。
这是一座位于禾木村后身的一座带门的桥。敲上的门基本完好,只是风吹日晒褪了颜色,露出了木的本色和沧桑。据说这座带门的桥,最早是白俄罗斯人用原木和铆钉修建的,当初桥上并没有门,只是到了1970年,桥旧的不能使用了,当地人就拆了旧桥,在原址建了这座新桥。新桥东西两端都建了门拱和双开木板门,还刷上了油漆。门拱的上方画着毛主席像和闪闪发光的红旗;门面上用汉、蒙、哈3种文字写着最高指示:左边是“为人民服务”,右边是“要斗私批修”。
像这样清澈透明的禾木河水,在我们内地是很少能够见到的。可以说,它清的像玉,洁的像云。
这是被茂密的森林和丰肥的植被围绕拢下的禾木村,在这个天然的大氧吧呵宠下,质朴的禾木村显得静谧而安逸。
天山之巅的五朵金花。
留下倩影,驻存永恒,这就是禾木原生态的魅力所在。
禾木村的观景台面积不是很大,左侧有跑马场,右侧坡下则是禾木村。从这条人行栈道走到尽头,则可见到一座悬浮式的“援疆桥”。
依山傍水,祥云萦绕,这就是美丽富饶的禾木村。
看,把美景尽收眼底;瞧,把感受永存心中。
撒欢儿在草原,也许是许多人的梦想,尽管这里远不及那拉提和喀拉峻草原, 但同样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清澈的禾木河,还有香嫩可口的黑头羊的羊肉串,更有耀眼的鲜花和热情质朴的图瓦人。
在新疆,一个地方一个景,即便是草原,景色也各有千秋,绝对值得来此一游。
头顶蓝天白云,置身大山绿草之中,骑上一匹欢快的马儿,用兴奋与热度丈量大自然的美景,真的是爽歪歪了。
尽管当天气温高达38度 ,但仍然阻挡不了人们远眺禾木美景的热情,也许这就是旅游的魅力吧。
没被重工业侵蚀过的禾木,真的是美极了,尽管是景,但更像油脂调过色的风景画。
骑马,永远是一些游客的不二选择。
欢迎朋友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