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印象(四)
(2012-04-24 07:50:22)
标签:
杂谈 |
大炮台位于澳门半岛中央柿山(又名炮台山)之巅,原为圣保罗教堂的祀天祭台,又名圣保罗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澳门主要名胜古迹之一。
大三巴牌坊是位于圣保禄山[5]的天主之母教堂(A lgreja da Madre de Deus)前壁。与大炮台及两者之间的前圣保禄学院为一整体。而“三巴”这个名字是来自于“圣保禄”的葡萄牙文(São Paulo),而“大”是指最大的教堂,故“大三巴”是指“最大的教堂”[2]。圣堂创建于1580年,在1595年和1601年先后两次失火焚毁。教堂第三次修建由意大利籍耶稣会会士斯皮诺拉神父设计,并于1602年奠基,1635年建成,历时33年,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天主教石建教堂[6]。1762年,葡萄牙政府下令没收耶稣会财产,天主之母教堂先后被改作军官宿舍、兵营。[7]1835年1月,教堂起火,最后剩下教堂的前壁。由于教堂前壁形似中国的传统牌坊,故本地人便称之为“大三巴牌坊”[4]
1990年代初,政府曾对圣保禄教堂的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及修复工作,并发现了当时教堂背后的建筑遗址及埋葬教士的墓地。及后在1996年,政府在该遗址建成了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与墓室,展出不少澳门教会的珍贵文物[8];同时,也在大三巴牌坊的背部安装了铁架楼梯,以供游人参观,可是楼梯的铁架插了在牌坊的结构之内,此举引来一些文物专家的不满。在回归前的澳葡政府已欲将牌坊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但由于政治及技术因素而未能成功[9]。2005年,中国政府成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成为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