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文集[(书后五百三十四首)3]
(2011-05-26 06:37:19)
标签:
杂谈 |
【跋刘咸临墓志】
鲁直事佛谨甚,作《刘咸临墓志》。咸临不喜佛,而其父道原尤甚。道原之
真茹茶、啮雪竹、折玉裂也,终身守之而不易,可不谓戒且定乎!予观范景仁、
欧阳永叔、司马君实皆不喜佛,然其聪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成就,皆佛法也。
梁武帝筑浮山堰灌寿春以取中原,一夕杀数万人,乃以面牲供宗庙,得为知佛乎!
以是知世之喜佛者未必多,而所不喜者未易少也。
【书松醪赋后】
予在资善堂,与吴传正为世外之游。及将赴中山,传正赠予张遇易水供堂墨
一丸而别。绍圣元年闰四月十五日,予赴英州,过韦城,而传正之甥欧阳思仲在
焉,相与谈传正高风,叹息久之。始予尝作《洞庭春色赋》,传正独爱重之,求
予亲书其本。近又作《中山松醪赋》,不减前作,独恨传正未见。乃取李氏澄心
堂纸,杭州程奕鼠须笔,传正所赠易水供堂墨,录本以授思促,使面授传正,且
祝深藏之。传正平生学道既有得矣,予亦窃闻其一二。今将适岭表,恨不及一别,
故以此赋为赠,而致思于卒章,可以超然想望而常相从也。
【书六赋后】
予中子迨,本相从英州,舟行已至姑熟,而予道贬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
可复以家行。独与少子过往,而使迨以家归阳羡,从长子迈居。迨好学知为楚词,
有世外奇志,故书此六赋以赠其行。绍圣元年六月二十五日,东坡居士书。
【跋所书东皋子传】
绍圣二年正月十六日,方读《东皋子传》,而梅州送酒者适至,独尝一杯,
径醉,遂书此纸以寄谭使君。
【跋子由老子解后】
昨日子由寄《老子新解》,读之不尽卷,废卷而叹。使战国时有此书,则无
商鞅、韩非;使汉初有此书,则孔、老为一;晋、宋间有此书,则佛、老不为二:
不意老年见此奇特。
【跋张广州书】
张广州与妹仁寿夫人书云:“广州真珠香药极有,亦有闲钱,但忝市舶使,
不欲效前人自污尔。有唐三百年,惟宋璟、卢奂、李朝隐治广以廉洁称,吾宋无
闻焉。方作钦贤堂,绘古之清刺史,日夕思仰之,吾妹贤而知理,必喜闻也。”
洁廉,哲人之细事也,而古今边患常生于贪。守边得廉吏,则夷夏人安,岂细事
哉。张说作《宋璟遗爱碑》,其文曰:“昆仑宝兮四海财,几万里兮岁
一来。”《书》曰:“不宝远物,则远人格。”盖致远莫若廉。使张公久于帅广,
如四海之物,皆可致也。呜呼!元符三年七月十一日。
【题所作书易传论语说】
孔壁、汲冢竹简科斗,皆漆书也。终于蠹坏。景钟、石鼓益坚,古人为不朽
之计亦至矣。然其妙意所以不坠者,特以人传人耳。大哉人乎!《易》曰:“神
而明之,存乎其人。”吾作《易、书传》、《论语说》,亦粗备矣。呜呼!又何
以多为。
【书罗汉颂后】
佛弟子苏轼自海南还,道过清远峡宝林寺,敬颂禅月所画十八大阿罗汉。元
符三年十一月十四日。
【跋石钟山记后】
钱唐、东阳皆有水乐洞,泉流空岩中,自然宫商。又自灵隐下天竺而上至上
天竺,谿行两山间,巨石磊磊如牛羊,其声空磬然,真若钟声,乃知庄生所谓天
籁者,盖无所不在也。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五日,自海南还,过南安,司法掾吴君
示旧所作《石钟山记》,复书其末。
【题刘壮舆文编后】
今日晨起,减衣,得头风病,然亦不甚也。取刘君壮舆文编读之,失疾所在。
曹公所云,信非虚语。然陈琳岂能及君耶?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十二日书。
【书四适赠张鹗】
张君持此纸,求仆书,且欲发药。不知药,君当以何品?吾闻《战国策》中
有一方,吾尝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
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
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
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晚食自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
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跋李氏述先记】
东坡居士曰:贼以百倍之众临我,我无甲兵城池,虽慈父孝子,有不能相保
者。李君独能锄耰棘矜,相率而拒之,非其才有所足恃,德有所不忍违,恶能然
哉?余恨不得其平生行事本末,当有绝人者,非特此耳。士居平世,徼幸以成功
名者,何可胜数,而危乱之世,豪杰之士湮没而无传者,亦多矣,悲夫!
【书苏李诗后】
此李少卿赠苏子卿之诗也。予本不识陈君式,谪居黄州,倾盖如故。会君式
罢去,而余久废作诗,念无以道离别之怀,历观古人之作辞约而意尽者,莫如李
少卿赠苏子卿之篇,书以赠之。春秋之时,三百六篇皆可以见志,不必己作也。
【书鸡鸣歌】
余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聚讴歌,其词固不可分,而其音亦不中律吕,
但宛转其声,往反高下,如鸡唱尔。与庙堂中所闻鸡人传漏,微有相似,但极鄙
野耳。《汉官仪》:“宫中不畜鸡,汝南出长鸣鸡,卫士候朱雀门外,专传鸡鸣。”
又应劭曰:“今《鸡鸣歌》也。”《晋太康地道记》曰:“后汉固始、鮦阳、公
安、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于阙下歌之,今《鸡鸣歌》是也。”颜师古不考本末,
妄破此说,余今所闻岂亦《鸡鸣》之遗声乎?土人谓之山歌云。
【记阳关第四声】
旧传阳关三叠,然今歌者,每句再叠而已,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
或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
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
叠。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读乐天《对酒》诗云:“相逢且莫推辞
醉,新唱阳关第四声。”注:“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
第一句叠,则此句为第五声矣,今为第四声,则第一不叠审矣。
【书孟东野诗】
元丰四年,与马梦得饮酒黄州东禅。醉后,诵孟东野诗云:“我亦不笑原宪
贫。”不觉失笑。东野何缘笑得原宪?遂书此以赠梦得。只梦得亦未必笑得东野
也。
【题孟郊诗】
孟东野作《闻角》诗云:“似开孤月口,能说落星心。”今夜闻崔诚老弹
《晓角》,始觉此诗之妙。
【书渊明饮酒诗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
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
当解意表。”此渊明《饮酒》诗也。正饮酒中,不知何缘记得此许多事。元丰五
年三月三日,子瞻与客饮酒,客令书此诗,因题其后。
【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
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
耳。
【题渊明诗二首(之一)】
陶靖节云:“平畴返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偶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
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
【题渊明诗二首(之二)】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无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聊独进,杯尽
壶自倾。日入群动息,飞鸟趋林鸣。啸傲东窗下,聊复得此生。”靖节以无事自
适为得此生,则凡役于物者,非失此生耶?
【题渊明咏二疏诗】
此渊明《咏二疏》也。渊明未尝出,二疏既出而知返,其志一也。或以谓既
出返,如从病得愈,其味胜于初不病,此惑者颠倒见耳。
【题鲍明远诗】
舟中,读鲍明远诗,有字谜三首。飞泉仰流者,旧说是井字。一云乾之一九,
只立无耦,坤之六二,宛然双宿,是桑字。一云头如刀,尾如钩,中间横广,四
角六抽,右畔负两刃,左边属双牛,当是龟字也。
【题温庭筠湖阴曲后】
元丰五年,轼谪居黄州。芜湖东承天院僧蕴湘,因通直郎刘君谊,以书请于
轼,愿书此词而刻诸石,以为湖阴故事。而鄂州太守陈君瀚为致其书,且助之请。
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舟过芜湖,乃书以遣湘,使刻之。汝州团练副使员外置苏轼
书。
【书李白十咏】
过姑孰堂下,读李白《十咏》,疑其语浅陋。见孙邈,云闻之王安国,此乃
李赤诗,秘阁下有赤集,此诗在焉,白集中无此。赤见《柳子厚集》,自比李白,
故名赤。卒为厕鬼所惑而死。今观此诗,止如此,而以比白,则其人心恙已久,
非特厕鬼之罪。
【书李白集】
今太白集中,有《归来乎》、《笑矣乎》及《赠怀素草书》数诗,决非太白
作。盖唐末五代间贯休、齐己辈诗也。余旧在富阳,见国清院太白诗,绝凡。近
过彭泽唐兴院,又见太白诗,亦非是。良由太白豪俊,语不甚择,集中往往有临
时率然之句,故使妄庸辈敢尔。若杜子美,世岂复有伪撰者耶?
【记太白诗二首(之一)】
“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
唐末有见人作此诗者,词气殆是李谪仙。余在都下,见有人携一纸文书,字则颜
鲁公也,墨迹如未乾,纸亦新健。其首两句云:“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
此语亦非太白不能道也。
【记太白诗二首(之二)】
“人生烛上花,光灭巧妍尽。春风绕树头,日与化工进。惟知雨露贪,不念
零落近。昔我飞骨时,惨见当涂坟。青松霭明霞,缥缈上下村。既死明月魄,无
彼玻璃魂。念此一脱洒,长啸登昆仑。醉着鸾凤衣,星斗俯可扪。”
“朝披云梦泽,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
翔。归来问天姥,妙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燕服十二环,想见仙
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子喜变化,化作梅花妆。遗我累累珠,靡靡
明月光。劝我穿绛缕,系作裾间珰。揖余以辞去,谈笑闻余香。”余顷在京师,
有道人相访,风骨甚异,语论不凡。自云:“常与物外诸公往还。”口诵此二篇,
云:“东华上清监清逸真人李太白作也。”
【书学太白诗】
李白诗飘逸绝尘,而伤于易。学之者又不至,玉川子是也,犹有可观者。有
狂人李赤,乃敢自比谪仙,准律,不应从重。又有崔颢者,曾未及豁达李老,作
《黄鹤楼诗》,颇类上士游山水,而世俗云李白,盖当与徐凝一场决杀也。醉中
聊为一笑。
【书诸集伪谬】
唐末五代,文章衰尽,诗有贯休,书有亚栖,村俗之气,大率相似。如苏子
美家收张长史书云:“隔帘歌已俊,对坐貌弥精。”语既凡恶,而字无法,真亚
栖之流。近见曾子固编《太白集》,自谓颇获遗亡,而有《赠怀素草书歌》及
《笑矣乎》数首,皆贯休以下词格。二人皆号有识知者,故深可怪。如白乐天赠
徐凝、退之赠贾岛之类,皆世俗无知者所托,尤不足多怪。
【书退之诗】
韩退之《游青龙寺》诗,终篇言赤色,莫晓其故。尝见小说,郑虔寓青龙寺,
贫无纸,取柿叶学书。九月柿叶赤而实红,退之诗乃寓此也。
【记退之抛青春句】
韩退之诗曰:“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国史补》云:“酒
有郢之富春,乌程之若下春,荥阳之士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杜
子美亦云:“闻道云安麹米春,才倾一盏便醺人。”近世裴鉶作《传奇》,记裴
航事,亦有酒名松醪春。乃知唐人名酒多以春,则“抛青春”亦必酒名也。
【辨杜子美杜鹃诗】
南都王谊伯《书江滨驿垣》,谓子美诗历五季兵火,舛缺离异,虽经其祖父
公所理,尚有疑阙者。谊伯谓“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
杜鹃”,盖是题下注。断自“我昔游锦城”为首句。谊伯误矣。且子美诗,备诸
家体,非必牵合程度侃侃然者也。是篇句落处,凡五杜鹃,岂可以文害辞、辞害
意耶?原子美之意,类有所感,托物以发者也。亦六义之比兴、《离骚》之法欤?
按《博物志》,杜鹃生子,寄之他巢,百鸟为饲之。今江东所谓“杜宇曾为蜀帝
王,化禽飞去旧城荒”是也。且禽鸟至微,犹知有尊,故子美云:“重是古帝魂。”
又云:“礼若奉至尊。”子美盖讥当时之刺史,有不禽鸟若也。唐自明皇已后,
天步多棘,刺史能造次不忘于君者,可一二数也。严武在蜀,虽横敛刻薄,而实
致职以资中原,是“西川有杜鹃”。其不虔王命负固以自抗,擅军旅,绝贡赋,
如杜克逊在梓州,为朝廷西顾忧,是“东川无杜鹃”耳。至于涪、万、云安刺史,
微不可考,凡其尊君者为有也,怀贰者为无也,不在夫杜鹃之真有无也。谊伯以
为来东川,闻杜鹃声繁而急,乃始疑子美诗跋嚏纸上语,又云子美不应叠用韵,
何耶?子美自我作古,叠用韵,无害于为诗,仆所见如此。谊伯博学强辩,殆必
有以折衷之。
【记子美八阵图诗】
仆尝梦见一人,云是杜子美,谓仆:“世多误解予诗。《八阵图》云:‘江
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世人皆以谓先主、武侯欲与关羽复仇,故恨不能灭吴,
非也。我意本谓吴、蜀唇齿之国,不当相图,晋之所以能取蜀者,以蜀有吞吴之
意,此为恨耳。”此理甚近。然子美死近四百年,犹不忘诗,区区自明其意者,
此真书生习气也。
【书子美自平诗】
杜子美诗云:“自平宫中吕太一。”世莫晓其义,而妄者至以为唐时有自平
宫。偶读《玄宗实录》,有中官吕太一叛于广南。杜诗盖云自平宫中吕太一,故
下有南海收珠之句。见书不广而以意改文字,鲜不为人所笑也。
【书子美云安诗】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此老杜云安县诗也。非亲到其处,不知此诗
之工。
【书子美骢马行】
余在岐下,见奏州进一马,騣如牛,颌下垂胡侧立,颠倒毛生肉端。蕃人
云:“此肉騣马也。”乃知《邓公骢马行》云:“肉骢碨礌连钱动。”当作
骢。
【书子美黄四娘诗】
子美诗云:“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
莺恰恰啼。”东坡云:此诗虽不甚佳,可以见子美清狂野逸之态,故仆喜书之。
昔齐鲁有大臣,史失其名,黄四娘独何人哉,而托此诗以不朽,可以使览者一笑。
【书子美屏迹诗】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村鼓时时急,渔舟
个个轻。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竹光团野色,山
影漾江流。废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子瞻云:
“此东坡居士之诗也。”或者曰:“此杜子美《屏迹》诗也、居士安得窃之?”
居士曰:“夫禾麻谷麦,起于神农、后稷,今家有仓廪。不予而取辄为盗,被盗
者为失主。若必从其初,则农、稷之物也。今考其诗,字字皆居士实录,是则居
士诗也,子美安得禁吾有哉!”
【记子美陋句】
“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向来云涛盘,众力亦不细。呀帆忽遇眠,飞橹
本无蒂。得失瞬息间,致远疑恐泥。百虑视安危,分明曩贤计。兹理庶可广,拳
拳期勿替。”杜甫诗固无敌,然自“致远”以下句,真村陋也。此取其瑕疵,世
人雷同,不复讥评,过矣!然亦不能掩其善也。
【记子美逸诗】
《闻惠子过东溪》诗云:“惠子白驴瘦,归溪唯病身。皇天无老眼,空谷滞
斯人。岩密松花熟,山杯竹叶春。柴门了无事,黄绮未称臣。”此一篇,予与刘
斯立得之于管城人家叶子册中,题云《杜员外诗集》,名甫字东美。其余诸篇,
语多不同。如“故园杨柳今摇落,安得愁中却尽生”之类也。凤翔魏起兴叔云:
“天与人掘得此诗石刻,与此少异:‘岩密松花古,村醪竹叶春。柴门了生事,
园绮未称臣。’”
【评子美诗】
子美自比稷与契,人未必许也。然其诗云:“舜举十六相,身尊道益高。秦
时用商鞅,法令如牛毛。”此自是契、稷辈人口中语也。又云:“知名未足称,
局促商山芝。”又云:“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
乃知子美诗外尚有事在也。
【书子美忆昔诗】
《忆昔》诗云:“关中小儿坏纪网。”谓李辅国也。“张后不乐上为忙。”
谓肃宗张皇后也。“为留猛士守未央。”谓郭子仪夺兵柄入宿卫也。
【杂书子美诗】
《悲陈陶》云:“四万义军同日死。”此房琯之败也。《唐书》作“陈涛邪”,
不知孰是?时琯临败,犹欲持重有所伺,而中人邢延恩促战,遂大败。故次篇
《悲青坂》云:“焉得附书与我军,留待明年莫仓卒。”
《北征》诗云:“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此谓陈元礼也。元礼佐玄宗
平内难,又从幸蜀,首建诛杨国忠之策。
《洗兵马行》:“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此张镐也。
明皇虽诛萧至忠,然常怀之。侯君集云“蹭蹬至此”,至忠亦蹭蹬者耶?故
子美亦哀之云:“赫赫萧京兆,今为时所怜。
《后出塞》云:“我本良家子,出师亦多门。将驱益愁思,身废不足论。跃
马二十年,恐辜明主恩。坐见幽州骑,长驱河洛昏。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恶名幸脱免,穷老无儿孙。”详味此诗,盖禄山反时,其将校有脱身归国而禄山
杀其妻子者,不知其姓名,可恨也。
【书柳公权联句】
贵公子雪中饮,醉余,倚槛向风,曰:“爽哉,快哉。”左右有泣者。公子
惊问之,曰:“吾父昔以爽亡。”楚襄王登台,有风飒然而至,王曰:“快哉,
此风寡人与庶人共之者耶?”宋玉讥之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而有
之?”不知者以为谄也,知之者以为讽也。唐文宗诗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
日长。”柳公权续之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惜乎,时无宋玉在其傍
也。
【书韩定辞马郁诗】
韩定辞,不知何许人,为镇州王镕书记,聘燕。帅刘仁恭舍于宾馆,命幕客
马郁延接。马有诗赠韩曰:“燧林芳草绵绵思,尽日相逢陟丽谯。别后巏AA67
山上望,羡君时复见王乔。”郁诗虽清秀,然意在试其学问。韩即席酬之:“崇
霞台上神仙客,学辨痴龙艺更多。盛德好将银管述,丽辞堪与雪儿歌。”坐中宾
客靡不钦讶,称为妙句,然疑其银管之僻也。他日郁从容问韩以雪儿、银管之事。
韩曰:“昔梁元帝为湘东王时,好学著书,常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
三品,或以金、银饰,或用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清粹者,用
银管书之;文章赡丽者,用斑竹管书之。故湘东王之誉振于江表。雪儿,李密之
爱姬,能歌舞。每见宾僚文章有奇丽中意者,即付雪儿协音律歌之。”又问痴龙
出自何处?曰:“洛下有洞穴,曾有人误坠其中,因行数里,渐见明旷,见有宫
殿、人物,凡九处。又有大羊,羊髯有珠,人取食之。不知何所。后出,以问张
华。华曰:“此地仙九馆也,大羊名痴龙耳。”定辞复问郁巏AA67山今当在何
处?郁曰:“此隋郡之故事,何谦逊而下问。”由是两相悦服,结交而去。
【书李主诗】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路无人自还。”李主好
书神仙隐遁之词,岂非遭离世故,欲脱世网而不得者耶?
【书柳子厚诗】
仆自东武适文登,并海行数日,道傍诸峰,真若剑铓。诵柳子厚诗,知海山
多尔耶?子柳子云:“海上尖峰若剑铓,秋来处处割人肠。若为化作身千亿,遍
上峰头望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