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文集[(尺牍一千一百一十九首)11]

(2011-05-25 04:07:46)
标签:

杂谈

【与封守朱朝请二首(之一)】
前日蒙示所藏诸书,使末学稍窥家传之秘,幸甚!幸甚!恕先所训,尤为近
古。某方治此书,得之,颇有所开益。拜赐之重,如获珠贝,又重烦令子运笔,
益深愧感。老拙不揆,辄立训传,尚未毕工,异日当以奉呈也。新说方炽,古学
崩坏,言之伤心。区区所欲陈,未易究也。临纸慨然。
【与封守朱朝请二首(之二)】
公于《春秋》发明固多矣,舍弟颇治此学,异日相见,当出其书互相考也。
然此书近遭废锢,尚未蒙牵复,公尚敢言及耶?想当一噱。
【与李大夫】
近奉状,已达。比日,伏计起居佳胜。旱势如此,抚字之怀,想极焦劳。旧
见《太平广记》云,以虎头骨缒之有龙湫潭中,能致雨,仍须以长绠系之,雨足
乃取出,不尔雨不止。在徐与黄试之,皆验,敢以告。
【与周文之二首(之一)】
近蒙寄示画图及新堂面势,仍求榜名。岭南无大寒甚暑,秋冬之交,勾萌盗
发,春夏之际,柯叶潜改,四时之运默化,而人不知。民居其间,衣食之奉,终
岁一律,寡求而易安,有足乐者。若吏治不烦,即其所安而与之俱化,岂非牧养
之妙手乎?文之治循,已用此道,故以“默化”名此堂,如何?可用,便请题榜
也。
【与周文之二首(之二)】
闻公服何首乌,是否此药温厚无毒?李习之传正尔,嗳之无炮制。今人乃用
枣或黑豆之类蒸熟,皆损其力。仆亦服此药,但采得,阴干,便捣罗为末,枣肉
或炼 ,和入臼中,万杵,乃丸服。极有力,无毒。恐未得此法,故以奉白。
【与人】
累日欲上谒,竟未暇。辱教,承足疾未平,不胜驰系。足疾惟葳灵仙、牛膝
二味为末,密丸,空心服,必效之药也。但葳灵仙难得真者,俗医所用,多藁本
之细者尔。其验以味极苦,而色紫黑,如胡黄连状,且脆而不韧,折之,有细尘
起,向明示之,断处有黑白晕,俗谓之有鸲鹆眼。此数者备,然后为真,服之有
奇验。肿痛拘挛皆可已,久乃有走及奔马之效。二物当等分,或视脏气虚实,酌
饮牛膝,酒及熟水皆可下,独忌茶耳。犯之,不复有效。若常服此,即每岁收AA
58皂荚芽之极嫩者,如造草茶法,贮之,以代茗饮。此效,屡尝目击。知君疾苦,
故详以奉白。元素书已作,稍暇,诣见。
【与惠州都监】
君南来,清节干誉,为有识所称,皆曰:“此东坡弟子由门下客也。”两汉
之士,多起于游徼卒史。至公卿者多矣。愿君益广问学,以期远到。
【与史氏太君嫂】
某谪海南,狼狈广州,知时侄及第,流落中尤以为庆。乃知三哥平生孝义廉
静自守,嫂贤明教诲有方,天不虚报也。明日当渡大海,聊致此书,嫂知意而已。
【与林济甫二首(儋耳)(之一)】
眉兵至,承惠书,具审尊体佳胜,眷爱各安。某与幼子过南来,余皆留惠州。
生事狼狈,劳苦万状,然胸中亦自有翛然处也。今日到海岸,地名递角场,明日
顺风即过矣。回望乡国,真在天末,留书为别。未间,远惟以时自重。
【与林济甫二首(之二)】
某兄弟不善处世,并遭远窜,坟墓单外,念之感涕。惟济甫以久要之契,始
终留意,死生不忘厚德。
【答刘元忠】
近别,伏惟起居安胜。短笺不尽意,察之。柳伯通因会,为致区区。欧
阳秀才寘谈道甚妙,可与闲游。怀思文忠公,爱其屋上乌,况族子弟之佳者乎!
余惟万万若时自重。
【答王敏仲】
儿子还,辱手书,具审起居佳胜,感慰兼极。舟行至扶胥,急足示问,乃知
有袁州之命,叹惋不已。行止孰非天者?复何言哉!道眼所照,知已平适,但治
行匆遽,亦少劳神矣。
【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之一)】
别遽逾年,海外穷独,人事断绝,莫由通问。舶到,忽枉教音,喜慰不可言。
仍审起居清安,眷爱各佳。某与儿子粗无病,但黎、蜒杂居,无复人理,资养所
给,求辄无有。初至,僦官屋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仅免露处,而
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也,聊为一笑而已。平生交旧,岂
复梦见,怀想清游,时诵佳句,以解牢落。此外,万万以时自重。舶回,匆匆布
谢。
【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之二)】
阁下才气秀发,当为时用久矣。遐荒安可淹驻,想益辅以学以昌其诗乎?仆
焚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郁,正赖此尔。有新
作,递中示数首,乃珍惠也。山川风气能清佳否,孰与惠州比?此间海气郁蒸,
不可言,引领素秋,以日为岁也。寄贶佳酒,岂惟海南所无,殆二广未尝见也。
副以糖冰精面等物,一一感铭,非眷存至厚,何以得此,悚怍之至。此间纸不堪
覆瓿,携来者已竭。有便,可寄百十枚否?不必甚佳者。
【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之三)】
便舟来,辱书问讯既厚矣,又惠近诗一轴,为赐尤重。流转海外,如逃深谷,
既无与晤语者,又书籍举无有,惟陶渊明一集,柳子厚诗文数册,常置左右,目
为二友。今又辱来贶,清深温丽,与陶、柳真为三矣。此道,比来几熄,海北亦
岂有语此者耶?新春,伏想起居佳胜。某与小儿亦粗遣,穷困日甚,亲友皆疏绝
矣。公独收恤如旧,此古人所难也。感怍不可言,惟万万以时自爱。
【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之四)】
令子先辈辱书及新诗,感慰弥甚,笔力益进,家有哲匠矣,何复下问乎?老
病百事皆废,尤倦写书,故止附此纸尔,不别缄也。不罪!不罪!
【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之五)】
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
富也。呵呵。老拙亦欲为此,而目昏心疲,不能自苦,故乐以此告壮者尔。纸、
茗佳惠,感忭!感忭!丈丈惠药、米、酱、姜、糖等皆已拜赐矣。江君先辈辱书,
深欲裁谢,连写数书,倦甚,且为多谢不敏也。
【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之六)】
久不得毗陵信,如闻浙中去岁不甚熟,曾得家信否?彼土出药否?有易致者,
不拘名物,为寄少许。此间举无有,得者即为希奇也。间或有粗药,以授病者,
入口如神,盖未尝识耳。
【答程天侔三首(之一)】
去岁僧舍屡会,当时不知为乐,今者海外无复梦见。聚散忧乐,如反覆手,
幸而此身尚健。得来讯,喜侍奉清安,知有爱子之戚。襁褓泡幻,不须深留恋也。
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悲怆久之,今则已矣。此间食无肉,病无药,
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惟有一幸,
无甚瘴也。近与小儿子结茅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赀矣。赖十数学生
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言也。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
止,无不可者。故人知之,免忧。夏热,万万自爱。
【答程天侔三首(之二)】
近得吴子野书,甚安。陆道士竟以疾不起,葬于河源矣。前会岂非一梦耶?
仆既病倦不出,然亦无与往还者,阖门面壁而已。新居在军城南,极湫隘,粗有
竹树,烟雨濛晦,真蜒坞獠洞也。惠酒佳绝。旧在惠州,以梅酝为冠,此又远过
之。牢落中得一醉之适,非小补也。
【答程天侔三首(之三)】
新诗过蒙宠示,格律深妙,非浅学所能仿佛,叹诵不已。老拙无以答厚意,
但藏之,永以为好尔。
【与郑嘉二首(之一)】
舶人回,奉状必达。比日起居佳胜,贵眷令子各安。某与过亦幸如昨。初赁
官屋数间居之,既不佳,又不欲与官员相交涉。近买地起屋五间一龟头,在南污
池之侧,茂林之下,亦萧然可以杜门面壁少休也。但劳费贫窘耳。此中枯寂,殆
非人世,然居之甚安。况诸史满前,甚可与语者也。著书则未,日与小儿编排整
齐之,以须异日归之左右也。小客王介石者,有士君子之趣。起屋一行,介石躬
其劳辱,甚于家隶,然无丝发之求也。顾某念之,有可照庇之者,幸不惜也。死
罪!死罪!柯仲常旧有契,因见道区区。
【与郑嘉二首(之二)】
迈后来相见否?久不得其书,闻过房下卧病,正月尚未得耗,亦忧之。公为
取一书,求琼州海舶或来人之便,封题与琼倅黄宣义托转达,甚幸也。见说琼州
不论时节有人船便也。《众妙堂记》一本,寄上。本不欲作,适有此梦,梦中语
皆有妙理,皆实云尔,仆不更一字也。不欲隐没之,又皆养生事,无可酝酿者,
故出之。
【与僧隆贤二首(之一)】
某慰疏言。不意宝月大师宗古老兄捐众示化。切惟孝诚深至,攀慕涕泗,久
而不忘。仍承已毕大事,忽复更岁,触物感恸,奈何!奈何!某谪居辽敻,无由
往奠,追想宗契之深,悲怆不已。惟昆仲节哀自重,以副远诚。谨奉疏慰。不次,
谨疏。正月日,赵郡苏某慰疏上。
【与僧隆贤二首(之二)】
舟、荣二大士远来,极感至意。舟又冒涉岭海,尤为愧荷也。宝月塔铭,本
以罪废流落,恐玷高风,不敢辄作,而舟师哀请诚切,故勉为之也。海隅漂泊,
无复归望,追怀畴昔,永望凄断。
【与杨济甫二首(之一)】
宝月师孙来,得所惠书,喜知尊体佳胜,眷聚各清安。至慰!至慰!某凡百
粗遣,北归未有期,信命且过,不烦念及。惟闻坟墓安靖,非济甫风义之笃,何
以得此,感荷不可言。舟师云当一到眉。此中诸事,可问其详也。远祝,惟若时
珍重而已。
【与杨济甫二首(之二)】
远蒙厚惠蜀纸药物等,一一如数领讫,感怍之至。人行速,无佳物充信,谩
寄腰带一条。俗物增愧,不罪!不罪!
【与元老侄孙四首(之一)】
元老侄孙秀才。屡得书,感慰。十九郎墓表,本是老人欲作,今岂推辞!向
者犹作宝月志文,况此文,义当作,但以日近忧畏愈深,饮食语默,百虑而后动,
想喻此意也。若不死,终当作耳。近来须鬓雪白加瘦,但健及啖啜如故尔。相见
无期,惟当勉力进道,起门户为亲荣,老人僵仆海外,亦不恨也。
【与元老侄孙四首(之二)】
侄孙元老秀才。久不闻问,不识即日体中佳否?蜀中骨肉,想不住得安信。
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来多病瘦瘁,不复往日,不知余年复得相见否?循、惠不
得书久矣。旅况牢落,不言可知。又海南连岁不熟,饮食百物艰难,又泉、广海
舶绝不至,药物酱酢等皆无,厄穷至此,委命而已。老人与过子相对,如两苦行
僧耳。然胸中亦超然自得,不改其度,知之,免忧。所要志文,但数年不死便作,
不食言也。侄孙既是东坡骨肉,人所觑看。往京,凡百加周防,切祝!切祝!今
有一书与许下诸子,又恐陈浩秀才不过许,只令送与侄孙,切速为求便寄达。余
惟千万自重。
【与元老侄孙四首(之三)】
侄孙近来为学何如?想不免趋时。然亦须多读史,务令文字华实相副,期于
适用乃佳,勿令得一第后,所学便为弃物也。海外亦粗有书籍,六郎亦不废学,
虽不解对义,然作文极峻壮,有家法。二郎、五郎见说亦长进,曾见他文字否?
侄孙宜熟看《前、后汉史》及韩、柳文。有便,寄近文一两首来,慰海外老人意
也。
【与元老侄孙四首(之四)】
赵先辈儋人,此中凡百可问而知也。乡里出百药煎,如收得,可寄一二斤,
赵还时可附也,无即已。

尺牍九十五首(本卷实为九十七首)
【与范元长八首(儋耳)(之一)】
某慰疏言。不意凶变,先公内翰,遽捐馆舍,闻讣恸绝。天之丧予,一至于
是,生意尽矣。伏惟至孝承务元长昆仲,孝诚深至,追慕罔极。何辜于天,罹此
祸酷,荼毒如昨,奄易寒暑,哀毁日深,奈何!奈何!某谪籍所拘,莫由往吊,
永望长号,此怀难谕。谨奉手疏上慰。不次,谨疏。
【与范元长八首(之二)】
流离僵仆,九死之余,又闻淳夫先公倾逝,痛毒之深,不可云谕。久欲奉疏,
不遇便人,又举动艰碍,忧畏日深。今兹书问,亦未必达,且略致区区。
【与范元长八首(之三)】
先公已矣,惟望昆仲自立,不坠门户,千万留意其大者远者。勿徇一至之哀,
致无益之毁,与先公相照,谁复如某者。此非苟相劝勉而已,切深体此意。余不
敢尽言。
【与范元长八首(之四)】
先公论往古事著述多矣,想一一宝藏,此岂复待鄙言耶?某当遣人致奠,海
外穷苦,不能如意,又不敢作奠文,想蒙哀恕也。归葬知未得请,苦痛之极,惟
千万宽中顺受。此中百事,不及雷、化,百忧所集,亦强自遣也。
【与范元长八首(之五)】
圣善郡君,不及拜慰状。侍次,乞致区区。沉香少许,望于内翰灵几焚之。
表末友一恸之意而已。
【与范元长八首(之六)】
孙行者至,得书,承孝履如宜,阖宅皆安,感慰之极。所谕《传》,初不待
君言,心许吾亡友久矣。平生不作负心事,未死要不食言,然今则不可。九死之
余,忧思百端,想蒙矜察。不即副来意,临纸哀噎。海外粗闻新政,有识感涕。
灵几倘遂北辕乎?未间,千万节哀自重。
【与范元长八首(之七)】
圣善郡君,承起居佳适,因侍次,致下悃。乞为骨肉保爱宽怀,以待北归也。
子进诸舅,曾得安信否?
【与范元长八首(之八)】
毒暑,远惟孝履如宜。海外粗闻近事,南来诸人,恐有北辕之渐,而吾友翰
林公,独隔幽显,言之痛裂忘生。矧昆仲纯笃之性,感恸摧割,如何可言,奈何!
奈何!老朽一言,非苟以相宽者。先公清德绝识,高文博学,非独今世所无,古
人亦罕有能兼者,岂世间混混生死流转之人哉?其超然世表,如千佛之所言者必
矣。况其平生自有以表见于无穷者,岂必区区较量顷刻之寿否耶?此理卓然,唯
昆仲深自爱。得归,亦勿亟遽,俟秋稍凉而行为佳。某深欲一见左右,赴合浦,
不惜数舍之迂,但再三思虑,不敢尔,必深察。临行,预有书相报。热甚,万万
节哀自重。
【与秦少游】
某已封书讫,乃得移廉之命,故复作此纸。治装十日可办,但须得泉人许九
船,即牢稳可恃。余蛋船多不堪。而许见在外邑未还,须至少留待之,约此月二
十五六间方可登舟。并海岸行一日,至石排,相风色过渡,一日至递角场。但相
风难克日尔。已有书讬吴君,雇二十壮夫来递角场相等,但请雇下,未要发来,
至渡海前一两日,当别遣人去报也。若得及见少游,即大幸也。今有一书与唐君,
内有儿子书,讬渠转附去,料舍弟已行矣。余非面莫究。
【与杨子微二首(之一)】
某与尊公济甫,半生阔别,彼此须发雪白,而相见无期,言之凄断。尊公乃
令阁下万里远来海外,访其生死,此乃古人难事,闻之感叹不已。辱书,具审起
居佳安,尊公已下,各得安胜,至慰之极。某七月中必达颍昌矣。回驭少留,一
须款见。余祝若时自重。
【与杨子微二首(之二)】
某与舍弟流落天涯,坟墓免于樵牧者,尊公之赐也。承示谕,感愧不可言。
闻井水尝竭而复溢,信否?而今如何,因见,细喻。
【与范元长六首(北归)(之一)】
到雷获所留书,承车从盘桓此邦,以须一见,而某滞留不时至,遂尔远别,
且不获一恸几筵之前者,非爱数舍之劳也,以厄困为畏故尔。此老缪之罪,想矜
察。比日孝履如宜否?方此炎暑,万里扶护,哀苦劳艰,如何可言。忝亲友之末,
不能匍匐赴救,已矣,不复云云也。独前所见委文字,不敢不留意,今讬少游议
其详。惟节哀自重。某不敢拜状郡君,惟千万俯为存没宽心自重。乞呈此纸。
【与范元长六首(之二)】
某如闻有移黄之命,若果尔,当自梧而广,须惠州骨肉到同往。计公昆仲扶
护舟行当过黄,又恐公在湖南路行,不由江西,即不过黄,又不知某能及公之前
到黄乎?漂零江海,身非己有,未知归宿之地,其敢必会见之日耶?惟昆仲金石
乃心,困而不折,庶几先公之风没而不亡也。临纸哽塞,言不尽意。
【与范元长六首(之三)】
过雷州,奉书必达。到容南,知昆仲皆苦瘴痢,又闻寻已痊损,不知即日何
如?扶护哀痛,且须勉强开解,卑心忧悬,书不能尽。奉嘱之意,唯深察此心。
哀哉少游,痛哉少游,遂丧此杰耶?赖昆仲之力,不甚狼狈。某日夜前去,十六
七间可到梧。若少留,一见尤幸。某到梧,当留以待惠州人至,同氵斥贺江也。
速遣此人奉书,不谨,千万恕察。
【与范元长六首(之四)】
永州人来,辱书,承孝履粗遣,甚慰思望。比谓至梧州追及,又将相从溯贺,
已而水干无舟,遂作番禺之行。与公隔绝,不得一拜先公及少游之灵,为大恨也。
同贬先逝者十人,圣政日新,天下归仁,惟逝者不可返,如先公及少游,真为冀
北之空也。徒存仆辈,何用,言之痛陨何及。某即度瘐岭,欲径归许昌与舍弟处。
必遂一见昆仲。未间,惟万万强食自重。
【与范元长六首(之五)】
某忽有玉局之除,可为归田之渐矣。痛哲人之亡,诵殄瘁之章,如何可言。
早收拾事迹,编次著撰,相见日以授也。处素因为,多方勉之,以不坠门户为急。
监司无与相知者,及毛君亦不识,未敢发书。前路问人有可宛转为言者,专在意
也。漂流江湖,未能赴救,以为惭负。有银五两,为少游斋僧,乞转与处素也。
【与范元长六首(之六)】
承中间郡君服药,疾势不轻,且喜安复。侍次,致恳,千万宽中保卫为请。
【与孙叔静三首(之一)】
辱手教,具审尊体佳胜,甚慰驰仰。拙疾亦渐平矣,明日当出请见。烧羊蒙
珍惠,下逮童孺矣。
【与孙叔静三首(之二)】
累岁阔别,不意相逢海上,握手一笑,岂偶然哉。亟辱专使教笔,具审起居
佳胜,感慰兼集。玉局之除,已有训词,似不忘也。得免湖外之行,余生厚幸。
至英,当求人至永请告敕,遂渡岭过赣归阳羡,或归颍昌,老兄弟相守,过此生
矣。乍远,万万为国自重。
【与孙叔静三首(之三)】
久留治下,辱眷待之厚,既过重矣。而爱念之意,拳拳不已,更勤从者远至
金刹。自惟衰朽,何以获此。比来数日,思渴不已。长至俯迩,不克展庆,此心
南骛矣。令子烦远饯,不及别状,惟侍外珍爱。
【与朱行中舍人六首(之一)】
违阔滋久,向往徒勤。比日履兹寒凝,起居佳胜。承旌驭至已,即欲走谒,
谨先奉手启上问区区。
【与朱行中舍人六首(之二)】
某谪居岁久,未尝冠帻,比日又苦小疖,不能巾裹。欲服帽请见,先令咨禀,
如许,乃敢前诣。幸不深责。
【与朱行中舍人六首(之三)】
真阳一见,大慰夙昔。匆遽就别,怅惘可知。行役纷纷,且未有便,尚稽驰
问。特辱专使手书,具审下车以来台候康健,感慰兼集。某蒙被如昨,更五六日
离韶。愈远左右,伏冀为国自重。
【与朱行中舍人六首(之四)】
前蒙借示新诗。久矣不见斯作也。然世俗识真者少,独唱谁和。帐勾谢民师
公若不以位貌为间,亦庶几于班斤郢斫也。老拙百念灰寂,独一觞一咏,亦未能
忘。陋句数首,录寄,以为一笑。手启上谢,恃知照不深责也。
【与朱行中舍人六首(之五)】
某再拜。般家人蒙辍借,行计遂办,非眷念特达,何以及此。言谢不尽,悚
息而已。
【与朱行中舍人六首(之六)】
近因还使上问,必已闻达。连雨凝阴,远想台候康胜。某蒙庇粗遣,已达虔
州,少留,须水渡,更半月行也。南海静治,有足乐者。想有妙唱,自南而北也。
后会未期,万万若时为国自重。
【与欧阳晦夫】
愁霖终日,坐企谈晤,不审尊候佳否?《地狱变相》已跋其后,可详味之,
似有补于世者。并字数纸,纳去。某所苦已平,无忧。闻少游恶耗,两日为之食
不下,然来卒说得灭裂,未足全信。非久,唐簿必有书来言。旦夕话别次,仁人
之餽,固当捧领。但以离海南,儋人争致赡遗,受之则若饕餮然,所以一路俱
不受。若至此独拜宠赐,则见罪者必众。谨令驰纳,千万恕察,仍寝来耗,幸甚!
幸甚!
【答陈承务二首(之一)】
倾盖一笑,慰喜殊深。奉违信宿,怀想不已。辱手教,且审起居佳胜。已到
蒙里,承丈丈借差人轿,孤旅获济,感激不可言。愈远,万万若时自重。
【答陈承务二首(之二)】
孤拙困踣,言无足采,足下独悦之。少年敏锐,所存如此,实增钦叹。然此
事以临利害,不变为难也。
【答南华明老三首(之一)】
衰病复过南华,深欲一别祖师,因见仁者。遽辱专使惠手书,何慰如之。即
日履此薄寒,法体佳胜。旦夕离英,但江路方欲寸进,不即会见,企望之极。惟
万万为众自重。
【答南华明老三首(之二)】
流浪臭浊久矣,道眼多可,倾盖如旧,清游累日,一洗无余,幸甚!幸甚!
专使惠手书,具闻别后法体安稳,为慰。久留赣上待水,犹更旬日。南望山门,
驰神杳霭。更祈若时为众保练。
【答南华明老三首(之三)】
某以促装登舟冗甚,作书极草草。宠示四韵,可谓奇特,聊答四句,想大笑
也。石刻已领,感感。潘生果作墨否?如成,寄一丸。伯固念亲怀归甚矣,道话
解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