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轼文集[(尺牍一千一百一十九首)10]

(2011-05-25 04:06:38)
标签:

杂谈

【与开元明师二首(之一)】
辱简,并惠扇碑,及借示木石等,皆佳妙。但去长物为陆行计,无所置之,
谨留笔一束,以领雅意。余回纳,不讶!不讶!
【与开元明师二首(之二)】
辱书,具审法履佳胜。且知从者尝至符离见待久之,感愧深矣。借示跋尾石
刻,足见存诚笃至,却附来人纳上元本。未会集间,千万珍重。
【与任德翁】
半月不面,思仰深剧。辱书,承孝履如宜。金陵虽久驻,奉伺不至,知亦滞
留如此。某在慈湖夹阻风已累日,今日风亦不苦顺,且寸进前去,恐亦未能远也。
不知德翁今晚能到此否?倾渴之至。
【与张元明二首(之一)】
前日承追饯南都,又送子由至筠,风义之厚,益增感慨。比日,具审起居佳
胜。万里之别,后会杳未有期。伏乞善加保练。
【与张元明二首(之二)】
远辱专人惠书,辅以药物,极济所乏,衰疾有赖矣。感刻!感刻!不知何时
还蜀中,自此音问遂隔,曷胜惘惘。
【与黄元翁】
垂老投荒,众所鄙远,见孙提点言,独有存恤孤旅之意,感激不已。到治下
当作陆行,必留数日款见也。
【答刘无言】
此行但有感恩知罪,省分绝欲。守此四言,行之终身,庶保余年得还田亩,
但未知有无后命尔。
【与孙子发二首(之一)】
别来思企不可言。比日尊体何如?某蒙庇粗遣,旦夕离南都,如闻言者尚纷
纷,英州之命,未保无改也?凡百委顺而已。幸不深虑。愈远,万万以时自重。
【与孙子发二首(之二)】
郡中诸公,未能一一奉状,因见,各为致意。过真定,见杨采朝议。此人有
实学隐德,河朔似此者,以一二数矣。其子迪简亦善吏,轼已举之矣。欲告提刑
大夫来年一京削,敢烦子发为道此恳,或持此简呈宪使,又幸。一起写书十六七
封,不能复谨,勿罪!勿罪!
【与程德孺】
在定辱书,未裁答间,仓猝南来,遂以至今。比日窃惟起居佳胜。老兄罪大
责薄,未塞公议,再有此命,兄弟俱窜,家属流离,汙辱亲旧。然业已如此,但
随缘委命而已。任德翁同行月余,其见老兄处忧患,次第可具问,更不详书也。
懿叔赴阙今何在?因书道区区。后会无期,临书惘惘。余热,万万以时珍重。
【答钱济明三首(惠州)(之一)】
专人远辱书,存问加厚,感悚无已。比日,郡事余暇,起居何如?某到贬所,
阖门省愆之外,无一事也。瘴乡风土,不问可知,少年或可久居,老者殊畏之。
惟绝嗜欲、节饮食,可以不死,此言已书之绅矣。余则信命而已。近来亲旧书问
已绝,理势应尔。济明独加厚于旧,高义凛然,固出天资。但愧不肖何以得此。
会合无期,临纸怆恨。
【答钱济明三首(之二)】
近在吴子野处领来教,尚稽答谢,悚息之至。远蒙差人,固佩荷契义,而卓
契顺者,又可奇也。无以答其意,与写数纸,公可取一阅也。寄惠白朮,极所欲
得也。笺格甚高,想见风裁,回信惟有紫团参一枝,疑可双奉亲故,不以微
鲜为愧也。两儿子曾拜见否?凡百想有以训之。幼子过相随,甚干事,且不废学。
蒙令子惠书,回答简率,一一封纳,必不罪也。
【答钱济明三首(之三)】
岭南家家造酒,近得一桂酒法,酿成不减王晋卿家碧香,亦谪居一喜事也。
有一颂,亲作小字录呈,切勿示人,千万!千万!
【答张嘉父】
久不奉书,过辱不遗,远枉教尺,且审起居佳胜,感慰交集。著述想日益富。
示谕治《春秋》学,此儒者本务,又何疑焉。然此书自有妙用,学者罕能领会,
若求之绳约中。乃近法家者流,苛细缴绕,竟益何用。惟丘明识其妙用,然不肯
尽谈,微见端兆,欲使学者自见之,故仆以为难,盖尝悔少作矣,未敢轻论也。
凡人为文,至老,多有所悔。仆尝悔其少矣,然著成一家之言,则不容有所悔。
当且博观而约取,如富人之筑大第,储其材用,既足而后成之,然后为得也。愚
意如此,不知是否?夜寒,笔冻眼昏,不罪!不罪!
【答徐得之二首(之一)】
张君来,辱书存问周至,感激不已。即日哀慕之余,孝履如宜。某到惠已半
年,凡百粗遣,既习其水土风气,绝欲息念之外,浩然无疑,殊觉安健也。儿子
过颇了事。寝食之余,百不知管。亦颇力学长进也。子由频得书,甚安。一家今
作四处,住惠、筠、许、常也,然皆无恙。得之见爱之深,故详及之,不须语人
也。瞻企邈然,临书惘惘。乍热,惟万万节哀,顺变自重。
【答徐得之二首(之二)】
詹使君,仁厚君子也,极蒙他照管,仍不辍携具来相就。极与君猷相善,每
言及,相对凄然。君猷诸子得耗否?十四郎后来修学如何?
【答吴秀才】
人来,领书,且喜尊体佳胜。并示《归风赋》,兴寄远妙,词亦清丽,玩味
爽然。然仆方杜门念咎,不愿相知过有粉饰,以重其罪。此赋自别有所寄,则善,
不肖决不敢当,幸察之!察之!

尺牍八十四首(本卷实为八十三首)
【答参寥三首(惠州)(之一)】
专人远来,辱手书,并示近诗,如获一笑之乐,数日喜慰忘味也。某到贬所
半年,凡百粗遣,更不能细说,大略只似灵隐天竺和尚退院后,却在一个小村院
子,折足铛中,罨糙米饭吃,便过一生也得。其余,瘴疠病人。北方何尝不病,
是病皆死得人,何必瘴气。但苦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参寥闻此一笑,
当不复忧我也。故人相知者,即以此语之,余人不足与道也。未会合间,千万为
道善爱自重。
【答参寥三首(之二)】
颍沙弥书迹巉耸可畏,他日真妙总门下龙象也,老夫不复止以诗句字画期之
矣。老师年纪不少,尚留情诗句画间为儿戏事耶?然此回示诗,超然真游戏三昧
也。居闲,不免时时弄笔。见索书字要楷法,辄往数篇,终不甚楷也。只一读了,
付颍师收,勿示余人也。
雪浪斋诗尤奇伟,感激!感激!转海相访,一段奇事。但闻海舶遇风,如在
高山上坠深谷中。非愚无知与至人,皆不可处。胥靡遗生,恐吾辈不可学。若是
至人无一事,冒此险做甚么?千万勿萌此意。颍师喜于得预乘桴之游耳。所谓无
所取裁者,其言不可听,切切!相知之深,不可不尽道其实尔。自揣余生,必须
相见,公但记此言,非妄语也。
【答参寥三首(之三)】
净慧琳老及诸僧知,因见致恳。知为默祷于佛,令亟还中州,甚荷至意。自
揣省事以来,亦粗为知道者。但道心屡起,数为世乐所移夺,恐是诸佛知其难化,
故以万里之行相调伏尔。少游不忧其不了此境,但得他老儿不动怀,其余不足云
也。俞承务知为少游展力,此人不凡,可喜!可喜!今有一书与之,告专一人与
转达。仍有书,令儿子辈准备信物,令送去俞处,讬求稳当舶主,附与广州何道
士也。见说自有斤重脚钱,数目体例甚熟。
【答南华辩师五首(之一)】
窜逐流离,愧见方外人之旧。达观一视,延馆加厚,洗心归休,得见祖师,
幸甚!幸甚!人来,辱书,具审法体佳胜,感慰兼集。某到惠已二百日,杜门养
疴,凡百粗遣,不烦留意念。
【答南华辩师五首(之二)】
专人远来,获手教累幅,具审法履佳胜,感慰兼集。又蒙远致筠州书信,流
落羁寓,每烦净众,愧佩深矣。承惠及罂粟盐豉等,益荷厚意。泉铭模刻甚精。
某此凡百如宜,不烦念及。未由瞻谒,怀想不已。热甚,惟万万为众自爱。
【答南华辩师五首(之三)】
所要写柳碑,大是。山中阙典,不可不立石。已辍忙,挥汗写出,仍作一小
记。成此一事,小生结缘于祖师不浅矣。荒州无一物可寄,只有桄榔杖一杖,木
韧而坚,似可采,勿笑!勿笑!舍弟及聪师等书信领足。此自有去人,已发书矣。
张惠蒙去岁为看船,不得礼拜祖师及衣钵,甚不足。今因来人,令相照管一往,
不讶喧聒。此子多病,来时告令一得力庄客送回也。留住五七日可矣。
【答南华辩师五首(之四)】
净人来,辱书,具审法体胜常,深慰驰仰。至此二年,再涉寒暑,粗免甚病。
但行馆僧舍,皆非久居之地,已置圃筑室,为苟完之计,方斫木陶瓦,其成当在
冬中也。
【答南华辩师五首(之五)】
近苦痔疾,极无聊,看书笔砚之类,殆皆废也。所要写王维、刘禹锡碑,未
有意思下笔。又观此二碑格力浅陋,非子厚之比也。
【答王商彦】
忝亲戚之末,未尝修问左右,又方得罪屏居,敢望记及之。专人远来,辱笺
教累幅,称述过重,慰劳加等,幸甚。即日履兹秋暑,尊体何如?某仕不知止,
临老窜逐,罪垢增积,玷污亲友。足下昆仲,曲敦风义,万里遣人问安否,此意
何可忘。书词雅健,陈义甚高,但非不肖所称也。蜀、粤相望天末,何时会合,
临书惘惘,未审受任何地。来岁科诏,<立宁>闻峻擢,以慰愿望。未间,更冀若
时自重。
【与程天侔七首(之一)】
去岁过治下,幸获接奉,别后有阙上问,过沐省记。远辱手教,且审起居佳
安,感慰兼集。长笺见宠,礼意过当,非衰老者所宜承当。伏读,愧汗而已。
未由会见,万万以时自重。
【与程天侔七首(之二)】
乏人写公状,幸恕简略,示谕固合如命,但罪废闲冷,众所鄙远,决无响应
之理。近发书,多不答,未欲频渎也。幸矜察。
【与程天侔七首(之三)】
至后福履。增胜。辱访,不果见,悚怍无量。宠惠羊酒、纸、茗,极荷厚意,
答谢稽缓。不罪。不罪。
【与程天侔七首(之四)】
适辱访别,岂胜怅仰。晚来起居佳胜。为饯蔡守,遂不得诣违。尚丐珍练。
【与程天侔七首(之五)】
少事干烦,过河源日,告伸意仙尉差一人押木匠作头王皋暂到郡外,令计料
数间屋材,惟速为妙。为家私纷冗,不及写书,千万勿罪!幸甚!
【与程天侔七首(之六)】
江君访别,本欲作书,醉熟手软,不能多书,独遣此纸而已。老拙慕道,空
能诵《楞严》言语,而实无所得,见贤者得之,便能发明如此。诵语精妙,过辱
开示,感怍无已。龙眼晚实愈佳。特蒙分惠,感怍之至。钱数封呈,烦聒,增悚!
【与程天侔七首(之七)】
白鹤峰新居成,当从天侔求数色果木,太大则难活,太小则老人不能待,当
酌中者。又须土碪稍大不伤根者为佳。不罪!不罪!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一)】
近闻使旆少留番禺,方欲上问。侯长官来,伏承传诲,意旨甚厚,感怍深矣。
比日履兹新春,起居佳胜。知车骑不久东按,倘获一见,慰幸可量。未间,伏冀
以时自重。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二)】
窜逐海上,诸况可知。闻老兄来,颇有佳思。昔人以三十年为一世,今吾老
兄弟,不相从四十二年矣,念此,令人凄断。不知兄果能为弟一来否?然亦有少
拜闻。某获谴至重,自到此旬日外,便杜门自屏,虽本郡守,亦不往拜其辱,良
以近臣得罪,省躬念咎,不得不尔。老兄到此,恐亦不敢出迎。若以骨肉之爱,
不责末礼而屈临之,余生之幸,非所敢望也。其余区区,殆非纸墨所能尽。惟千
万照悉而已。德孺、懿叔久不闻耗,想频得安问。八郎、九郎亦然。令子几人侍
行?若巡按必同行,因得一见,又幸。舍弟近得书云,在湖口,见令子新妇,亦
具道尊意,感服不可言。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三)】
专人至,承赐教累幅,感慰兼极。比日履兹春阳,尊体佳胜。知春夏间方按
行此邦,岂胜系望。韶州风物甚美。园亭,德孺所治,殊可喜。但不知有可与为
乐者否?未披奉间,更冀若时保练。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四)】
老兄近日酒量如何?弟终日把盏,积计不过五银盏尔。然近得一酿法,绝奇,
色香味皆疑於官法矣。使旆来此有期,当预酝也。向在中山,创作松醪,有一赋,
闲录呈,以发一笑。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五)】
数日闻使旆来此,喜慰不可言。方欲遣人奉状,遽捧手教,感愧兼集。比日
涉履风涛,起居佳胜。旦日瞻奉,并陈区区。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六)】
某深欲出迎郊外,业已杜门,知兄知爱之深,必不责此,然愧悚甚矣。专令
小儿走舟次也。知十秀才侍行,喜得会见,不及别奉书。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七)】
昨日辱临,款语倾尽,感慰深矣。经宿起居佳胜。所贶皆珍奇,物意两重,
敢不拜赐。少顷面谢。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八)】
谪居穷寂,谁复顾者。兄不惜数舍之劳,以成十日之会,惟此恩意,如何可
忘。别后不免数日牢落,窃惟尊怀亦怅然也。但凝望沛泽北归,将复会见尔。到
广少留否?比日起居何如?某到家无恙,不烦念及。未参候间,万万若时自重。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九)】
河源事,上下缪悠而已。有一信箧并书,欲附至子由处,辄以上干,然不须
专差人,但与寻便附达,可转讬洪、吉间相识达之。其中乃是子由生日香合等。
他是二月二十日生,得前此到为佳也。不罪!不罪!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
两甥相聚多日,备见孝义之诚,深慰所望。未暇别书,悉之!悉之!儿子适
令干少事,未及拜状。辄已和得《白水山》诗,录呈为笑。并乱做得《香积》数
句,同附上。前本并纳去。“<石亚>”字辄用“桠”字,盖攀例也。呵呵。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一)】
近检法行奉书,未达间,伏蒙赐教,并寄惠柑子,此中虽有,然似此佳者,
即不识也。但十有一二坏尔。谨如教略尝,不多啖也。比日还府以来,起居佳胜。
某与儿子如昨,不烦念及。大郎、三郎有近耗未?岁暮无缘会合,惟若时珍练。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二)】
和示《香积》诗,真得渊明体也。某喜用陶韵作诗,前后盖有四五十首,不
知老兄要录何者?稍间,编成一轴附上也,只告不示人耳。桥钱必不足用,学钱
且告老兄留取。切告。切告。前所问者,已得实状,本州必已申去,盖亦只止是
矣。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三)】
近乡僧法舟行,奉状必达。惠州急足还,辱手教,且审起居佳胜,感慰兼集。
宠示诗域醉乡二首,格力益清妙。深欲继作,不惟高韵难攀,又子由及诸相识皆
有书,痛戒作诗,其言切甚,不可不遵用。空被来贶,但惭汗而已。兄欲写陶体
诗,不敢奉违,今写在扬州日二十首寄上,亦乞不示人也。未由会合,日听除音
而已。余惟万万若时自重。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四)】
承服温胃药,旧疾失去,伏惟庆慰。反复寻究,此至言也。拙恙亦当服温平
行气药尔。德孺书信已领,尚未闻所授,岂当到阙乎?兄亦归觐耳,何用更求外
补。惠及佳面,感怍。适有河源干菌少许,并香篆一枚,颇大,谩纳去,作笑。
有肉苁蓉,因便寄示少许,无即已也。侯晋叔,实佳士,颇有文采气节。恐兄不
久归阙,此人疑不当遗也,故略为记之。不罪!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五)】
少恳冒闻。向所见海会长老,甚不易得。院子亦渐兴葺。已建法堂甚宏壮,
某亦助施三千缗足,令起寝堂,岁终当完备也。院旁有一陂,诘曲群山间,长一
里有余。意欲买此陂,属百姓见说数十千可得。稍加葺筑,作一放生池。囊中已
竭,辄欲缘化。老兄及子由各出十五千足,某亦竭力共成此事。所活鳞介,岁有
万数矣。老大没用处,犹欲作少有为功德,不知兄意如何?可,便乞附至,不罪!
不罪!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六)】
此中鱼湖之利,下塘常为启闭之所,岁终竭泽而取,略无脱者。今若作放生
池,但牢筑下塘,永不开江,水涨冒,即听其自在出入,则所活不赀矣。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七)】
广州多松脂,闳甫尝买,用桑皮灰炼得甚精,因话告求数斤。仍告正辅与买
生者十斤,因便寄示。舶上硫黄如不难得,亦告为买通明者数斤,欲以合药散。
铁炉<火敖>,可作时罗夹子者,亦告为致一副中样者。三物,皆此中无有。不罪。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八)】
某前者留博罗一日,再见邓道士,所闻别无异者,方欲邀来郡中款问也。续
寄丹砂已领,感愧之极。某于大丹未明了,直欲以此砂试煮炼,万一伏火,亦恐
成药尔。成否当续布闻。比日得七哥书,递中已附谢也。六郎、十郎各计安,未
及别书。所要书字墨竹,固不惜,徐寄去也。外曾祖遗事录呈。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十九)】
蜜极佳,荔枝蒙颁赐,谨附谢恳。苏州钱倅,差一般家人,又借惠力院一行
者契顺,与宜兴通问,万里劳人,甚愧其意。因令附此书,或略赐照管,幸甚。
卒子与借请少许,甚幸!甚幸!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二十)】
忽复残腊,会合无缘,不能无天末流离之念也。急足回,辱书,具审尊体康
胜。仍示佳句五章,字字新奇,叹咏不已。老嫂奄隔,更此徂岁,想加凄断,然
终无益,惟日远日忘,为得理也。某近苦痔,殊无聊,杜门谢客,兀然坐忘尔。
新春,为国自爱,早膺北归殊宠。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二十一)】
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中心甚安之。未话妙理达观,但譬如元是惠州
秀才,累举不第,有何不可。知之免忧。诗屡欲和,韵崄又已更老手五赓,殆难
措辞也,亦苦痔无情思耳。惠黄雀,感愧!感愧!子由一书,告早入皮筒,幸甚!
幸甚!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二十二)】
河南兄弟已归左右,想哀慕之极,切希为亲自宽也。近有慰疏,未暇别纸。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二十三)】
残腊只数日,感念聚散,不能无异乡之叹,不审兄诸况如何?子舍已到否?
新年不获奉觞,惟祝早膺召命。未间,更乞为时自重。
【与程辅提刑二十四首(之二十四)】
人来,辱书。伏承履兹新春,起居佳胜。至孝通直已还左右,感慰良深。且
闻有北辕之耗,尤副卑望。咏史等诗高绝,每篇乃是一论,屈滞它作绝句也。前
后惠诗皆未和,非敢懒也。盖子由近有书,深戒作诗,其言切至,云当焚砚弃笔,
不但作而不出也。不忍违其忧爱之意,故遂不作一字,惟深察。吾兄近诗益工,
孟德有言:“老而能学,惟吾与袁伯业。”此事不独今人不能,古人亦自少也。
未拜命间,频示数字,慰此牢落。余惟万万为时自重。
【与广东提举萧大夫二首(之一)】
春和,窃惟起居佳胜。某罪谴,得讬迹麾下,幸甚。到惠即欲上问,杜门省
咎,人事俱废,以故后时,想不深讶。未缘瞻奉,伏冀为时自重。
【与广东提举萧大夫二首(之二)】
伏审使旆巡按至惠,得遂际见,何幸如之。某始寓僧舍,凡百不便。近因正
辅至郡,许假馆行衙,不及面禀,辄已迁入,悚侧不已。想仁念顾恤,不深讶也。
【答王敏仲四首(之一)】
再辱手教,感戴深矣。仍审比日台候康胜,至慰!至慰!某凡百如昨。新屋
旦夕毕工,即迁入。长子迈自浙中般挈,由循州径路来,闰月可至此。渐似无事,
可以却扫室安居矣。新政恺悌,已穆然岭海间矣。更蒙下访,粗识仁人之用心也。
欣慰之极,未缘面尽,临书惋结。
【答王敏仲四首(之二)】
浮玉闻遂化去,殊不知异事,可闻其略乎?其母今安在?谤者之言,何足信
也。丹元事亦告尽录示,决不示人也。起居之语未晓,亦告指示。近颇觉养生事
绝不用求新奇,惟老生常谈,便是妙诀,咽津纳息,真是丹头,仍须用寻常所闻
般运氵斥流法,令积久透彻乃效也。孟子曰:“事在易而求诸难,道在迩而求诸
远。”董生云:“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答王敏仲四首(之三)】
春候清穆,窃惟按驭多暇,起居百福,甘雨应期,远迩滋洽,助喜慰也。某
凡百粗遣,适迁过新居,已浃旬日,小窗疏篱,颇有幽趣。贱累亦不久到矣。未
期瞻奉,万万为国自重。
【答王敏仲四首(之四)】
两蒙赐教,慰感深至。曾因周循州行,奉状,伏想已尘览。即日台如何似?
越人事嬉游,盛于春时,高怀俯就,想复与众同之,天色澄穆,亦惟此时也。莫
缘陪后乘,西望增慨。
【与范纯夫】
某谪居瘴乡,惟尽绝欲念,为万金之良药。公久已尔,不在多祝也。子由极
安常,燕坐胎息而已。有一书,附纳。长子迈自宜兴挈两房来,已到循州,一行
并安。过近往迎之,得耗,旦夕到此。某见独守舍耳。次子迨在许下。子由长子
名迟者,官满来筠省觐,亦不久到。恐要知。六妇与二孙并安健。过去日,留一
书并数品药在此,今附何秀才去。如闻公目疾尚未平,幸勿过服凉药。暗室瞑坐
数息,药功何缘及此。两承惠锡器,极荷意重。丹霞观张天师遗迹,倘有良药异
事乎?令子不及别书,侍奉外多慰。子功之丧,忽已除祥,哀哉,奈何。诸子想
各已之官,某孙妇甚长,旦夕到此矣。
【与萧朝奉】
近得见令兄提举,稍闻动止之详,为慰。少事辄冒闻,幸恕率易。儿子迈般
挈数房贱累,自虔易小舟,由龙南江至方口出陆至循州,下水到惠。贱官重累,
敢望矜恤。特为于郡中诸公,醵借白直数十人送至方口,计未远出州界,切望垂
念。已於循州擘画得数十人至方口迎之也。流落困苦,想加愍察。
【答王庄叔二首(之一)】
远辱教书,具道三十年前都下与先人往还,伏读感涕。仁人念旧,手简见及,
兄矣。书辞累幅,礼意庄重,此何过也。伏审斩焉在疚,哀慕之余,起居如宜。
某罪废远屏,有玷知识,重蒙奖饰,衰朽增光,会合未期,尚冀节哀自重。
【答王庄叔二首(之二)】
某多病杜门,人事都绝,懒习已成,笔砚殆废。承长笺宠贶,裁谢苟简,
愧负深矣。黄茅海瘴正作于秋。蒸暑麾汗,不能尽意,恕之。
【与循守周文之二首(之一)】
近日屡获教,音及林增城。至又得闻动止之详,并深感慰。桃、荔、米、酒,
诸信皆达矣。荷佩厚眷,难以尽喻。今岁荔子不熟。土产早者,既酸且少;而增
城晚者,不至,方有空寓岭表之叹。忽信使至,坐有五客,人食百枚,饱外又以
归遗,皆云其香如练家紫,但差小耳。二广未尝有此异哉。又使人健行,八百枚
无一损者,此尤异也。林令奇士幸此少留,公所与者,故自不凡也。蒸暑异常,
万万以时珍啬。
【与循守周文之二首(之二)】
郑君知其俊敏笃问学,观所为诗文,非止科场手段也。人去,忙作书,不及
相见,且致此意。李公弼亦再三传语。承许远访,何幸如之。海州穷独,见人即
喜,况君佳士乎?林行婆当健,有香与之,到日告便送去也。八郎房下不幸,伤
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