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感冒要命酒精抗生素 |
分类: 食物营养 |
感冒也能要人命吗?
感冒是人群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初春和秋末,季节交替,气温忽冷忽热,人们很容易感冒。然而,在感冒的时候有些人选择挺着,不吃药,什么措施也不做;还有些人很“惜命”,一感冒就吃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药吃了再说,而这些药当中很多是抗生素类的药物。有些男性朋友还特喜欢喝酒,无论是平时吃饭时还是跟朋友相聚时都喜欢喝上那么两口。吃药,喝酒,看似很平常的事情,殊不知这可能会要了人的命。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跟抗生素和酒精有直接关系,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
感冒又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其实,病毒与细菌不同,它必须进入人体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而抗生素是通过破坏病菌细胞结构,干扰其代谢而发挥作用,面对将人体细胞作为庇护所,又作为“人质”的病毒,他们投鼠忌器,无能为力。可是人们往往不懂这个,所以就拿抗生素治疗感冒。
如果在应用抗生素期间或停药后一周内饮酒或应用含乙醇的制品,很容易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所谓的双硫仑也称戒酒硫,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本药后饮酒,即使饮酒量很少也会出现面部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率加快、心律失常、低血压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衰、心肌梗塞、呼吸抑制、意识丧失、惊厥等,称为双硫仑样反应。因此感冒可能不会要了人的命,可是如果在服用抗生素期间喝酒或饮用含乙醇的制品就真的可能要了人的命。原因如下:
当乙醇进入人体后,首先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的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醛糖氧化还原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橼酸循环,最后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双硫仑结构中含有N一甲基硫代四唑,可抑制乙醇在体内代谢途径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醛不能进一步氧化为乙酸,乙醛在体内蓄积,血中乙醛浓度可升高5~1O倍,乙醛可与体内一些蛋白、磷脂、核酸等结合,使这些物质失去活性。同时双硫仑的代谢产物抑制多巴胺B一羟化酶,使体内多巴胺浓度增高,从而引起一系列血管运动性和神经精神症状。所以服用双硫仑后饮酒出现面色潮红、心悸、头痛、呼吸急促、恶心、呕吐、低血压,严重者甚至休克、呼吸抑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惊厥甚至死亡 。
其实多数感冒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烧。发烧主要是因为病毒侵入了血液从而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发生的反应,也正是人的防卫机能与入侵的病毒进行“战争”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发烧是好事而非坏事。包括发烧在内的免疫反应受到极为复杂和各种因素的调节,一般要持续3~7天。人体自有天然防御抵抗能力。当病毒在体内作怪时,人体免疫细胞便录下它们的形状,专门制出一种具有对抗作用蛋白质与其结合,使之丧失致病力,因而,绝大多数病毒感染的疾病,可依靠自身抵抗力痊愈。用或不用抗生素,均不能影响这一过程。目前治疗病毒性感冒的药物种类很多,但都没有特效。在感冒早期,应该多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可选用板蓝根冲剂、维C银翘片、抗病毒口服液等。当症状比较复杂的时候,可以选用泰诺、感康等复方药。现在已经有了一些能进入细胞内抑制病毒繁殖或杀灭病毒的药物,如金刚烷胺、病毒唑、干扰素等,它们常能缩短感冒的病程。如发烧体温较高,可用少量退热药物。
感冒也能要人命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人感冒都吃抗生素,喝酒。所以以后感冒我们一定要搞清状况再选择吃什么药,不要盲目吃药。另外切忌吃抗生素的同时喝酒或喝含乙醇的制品。
新浪微博@明月营养师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
国家高级中式烹调师
手机:13264350731
QQ:1105159553
(本文为杂志供稿,商业用请联系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