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究竟怎样才补铁

标签:
转载 |
分类: 食物营养 |
http://s12/middle/67116628tca2a6eee0acb&690
铁在体内代谢中,可被身体反复利用,一般除肠道分泌和皮肤、消化道、尿道上皮脱落损失少量外,排出的铁的量很少。但是,关于补铁有很多的争议,有的说吃菠菜可以补铁,有的说吃铁锅炒的菜就可以补铁,究竟是怎样的呢?
首先来看看铁的生理特点及功能
铁为血红蛋白的关系。铁为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A以及一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铁与红细胞的形成和成熟有关,铁在骨髓造血组织中,进入幼红细胞内,与卟啉结合形成正铁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合成血红蛋白。
铁影响免疫。大多数人认为许多有关杀菌的酶成分、淋巴细胞转换率、细胞吞巫移动抑制因子、中型粒细胞吞巫功能等,均与铁的水平有关。铁还有催化促进B-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产生、脂类从血液中转运以及药物在肝脏的解毒等功能。
缺乏与过量对人体的影响
典型症--缺铁性贫血。二价铁缺少,红细胞的生成就会受到影响,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比容下降,细胞体积减小,长时间铁的负平衡,致使体内铁储备减少,以至于耗尽。因此也叫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重点人群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女性或各种原因造成大出血(如手术、难产)等,需要及时补充营养。青少年二价铁的补充与我们国家营养学会制定的标准差很多,缺铁的人一般在50%左右。缺乏铁会导致身体发育受阻,体力下降,注意力与记忆力调节过程障碍,学习能力降低现象。
婴幼儿及孕妇需要特别注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急胎儿死亡与孕早期贫血有关系。铁缺乏可损害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行为的改变,容易出现暴躁、对周围不感兴趣。
成人则容易出现面色苍白、口唇黏膜和眼结膜苍白,有疲劳乏力、头晕、心悸、指甲脆薄、反甲等。从而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好的影响。
抵抗力下降
缺铁时可出现抵抗感染的能力降低,已有研究表明,缺铁可使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反应缺陷,淋巴细胞转换不良,中性粒细胞功能异常,杀菌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免疫力降低。
过量的危害与毒性
通过膳食和其他途径进入人体内的铁量增加时,可引发有害作用。肝脏是铁储存的主要部位,过量会导致肝脏纤维化或硬化,细胞瘤。铁通过催化自由基的生成、促进脂蛋白的脂质和蛋白质部分的过氧化反应、形成氧化LDL等作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且导致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直接损伤DNA,诱发突变,肿瘤等。
铁的吸收和影响因素
铁的吸收
吸收的影响因素
铁在食物中主要以三价铁形式存在,少数食物为还原铁,既亚铁或二价铁。肉类食物中一般铁约一半左右是血红素铁,约40%。而其他的为非血红素铁,受膳食因素的影响,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酸等分离,而且被转化成二价铁后方可被吸收。
蛋白质与肉、禽、鱼类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较高,肉中有一种“肉因子”能促进血红素铁的吸收。
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研究表明,膳食中含量适当对铁的吸收有利,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吸收。
矿物质元素,钙含量丰富,可部分减少植酸、草酸对铁吸收的影响,有利于铁的吸收,但过量的钙不利于铁的吸收。
维生素,维生素A与B胡萝卜素在肠道内可与铁结合,保持较高的溶解度,防止多酚类对铁吸收的不利作用。而维生素B2有利于铁的吸收、转运和储存,缺乏,肝、脾的储存均影响。维生素C具酸性,还具有还原性,能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并与铁鳌合形成可溶性小分子络合物,有利于铁吸收。
膳食纤维,能结合阳离子铁、钙等,过多可干扰铁的吸收。
植酸盐、多酚类化合物与草酸盐,粮谷类以及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和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等都不利于铁的吸收。
食物来源
国家二极公共营养师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会员
QQ:504023638
TEL:189118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