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同“凡”响

(2014-11-11 21:57:14)
标签:

杂谈

胥老师诊治过程很有自我的特色,今日简举颈椎病一例。

胥老师在养生堂的节目影响很大,前来就诊的病人多半在治疗前已经知道自己颈部不适由筋所致,所以直言“后面的两根大脖筋疼,紧!”,如此对症,胥老师会直接在其颈部寻找竟节点,告诉病人症结即在于此,病人卧位后老师迅速的实行快针,速度之快,以至于病人失望的不停反问“完了?这就结束了?”,当时的情节很是戏剧,随后多半会坐位实施手法拔伸复位,亦是十分迅速,老师接着会问“有没有什么变化?加重,减轻还是没有变化?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病人会摇摇脖子,半是回答半是疑问的讲“真的是减轻了!”这一幕在诊室每天要上演好多次,实事求是的讲,效果不明显的病人很少,除非病程较长,病情较复杂,多半都是立竿见影,在没走出诊室之前已达到了医事的目的。

不过仍有许多病人带着颈椎的各种检查,在治疗后穷追不舍的关心在自己的椎间盘,由此可见,医学知识的普及已经超出了人们主观上对疾病的体会!胥老师经常讲“有许多症状在筋上,但是医生不能体会,以至于这些症状没有意义,更多的是借助各种检查,病人的感受就这样被忽略……”由此也说明关于“筋”导致的疾病仍需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病人了解。

第一天跟老师就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感受,那么,何谓“朴”?“朴”是直观的了解病人的不适,是借助针刺直达病所的解决问题;何谓“真”?“真”是迅速的解决病人的疾苦,达到医疗的目的,而不是借助各种数据指标。

近二日在读老师的《禅拳合一的中国武术——大成拳》,有些许浅薄的认识!老师在武术和针灸方面造诣都很高,自然这两者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第一天,我问老师取穴依据,老师淡淡地讲是“感觉”。大成拳亦没有套路,不拘泥于外形动作的优劣,技击讲究的是临场的本能发挥。

医疗之初是实践,没有完备的理论作为指导,如今,医生执着理论知识反而忽略了病人最基本的感受,按图索骥,强加诊断,这便是走了偏路吧。

胥老师很博学,更是口吐莲花,诲人不倦,此一篇旧文只能挂一漏万的说明老师的不同凡响。

作者:李亚勤 写于2011年10月

老胥点评: 不是寻找竟节点,应该是筋结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