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胥荣东主任医师
胥荣东主任医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619
  • 关注人气:2,33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治病?

(2014-09-27 23:25:40)
标签:

杂谈

人吃五谷杂粮之食,吸天地造化之气,经喜怒忧思之情,历百般困苦之事,难有不生病的;生病了,很自然就会找医生,而医生的目的似乎就是解决病人身体上的痛苦,至于其它的,好像就不是医生的责任了!

现在不少的医生把重心放在在病人身体的疾病上,由此造成的一个问题是,病人的其它情况被忽略:比如情绪、心理、日常的生活等;病人与医生关系似乎只是“病人来治病,医生只要把病人身体的病治好(或者说控制好)就行,而不用理会其它”。其实不然!

学医之初,我们诵读着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千金方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什么是如“至亲之想”?什么又是“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大医呢?每位医生都有过做大医明医之决心,但是在临床工作日久,却少有落到实处之人!

曾有个病人找胥老师看病,效果不错,后带孩子来,在诊室这位妈妈不停的唠叨处于青春期孩子的不是:如何的叛逆,如何的不听话?胥老师给孩子治病的时候,开始有意识的给这位妈妈说一些教育理念,这位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孩子也非常乐意,愿意听老师的话,同时胥老师还微调了下孩子性格上的小缺陷,不仅治疗了身体上得疾病,同时让这对母子之间得感情变得融洽,让这个男孩子变的更加自信,更加有男子汉气概;老师在诊后常和我们说:“这为孩子以后好”。以前很不理解,不就是治疗疾病,顺便给她母亲介绍了下教育孩子的方法吗?有那么重要吗?后来看新闻发现: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感情不好,容易出很多问题,甚至有走极端的例子!才知道人身体固然重要,人心更宝贵!假如人思想性格上不出偏,可以避免很多问题,未来的一生都会很顺利!老师是不是就想到这点了?老师不就是为孩子未来的路更好?

还有一位老大妈,因为一辈子的辛苦操劳,落下一身的不适,在老师这治病,很有成效;从开始的被动让女儿带来,到后来的主动找老师,有时候只是为和老师聊聊天,唠唠家常:“每次见到您就很高兴!”这是她每次来最常说的一句话。人什么时候最高兴呢?那当然是见到亲人的时候了!她把老师当亲人,老师是怎么让她把他当亲人的呢?

老师从来不和我们提要把病人当自己的亲人来对待,要有同情心等话语,只说:“假如开药方,你能让你家人吃你开的药吗?假如不让,就不要给病人开药。假如扎针,你给你家人这样扎针吗?”

老师教育我们不会很直白,需要我们这些学生去体悟。可惜学生愚钝,常不能体会老师的心意,实在是愧对老师。和老师学习越久,越觉得老师言简而意深。《论语·子张》中记载:“ 叔孙武叔 语大夫於朝曰:‘ 子贡贤於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 曰:‘譬之宫墙,赐 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老师之云,不亦宜乎!

人治疗疾病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人们生病了,不仅仅会有生理上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心理,甚至社会层面,老师给病人治病,疗其疾,和其心,有的可能会影响病人的一生;而老师常谦虚地说:我只在负责“调体”,“调体简单”,“调神”太累。

春雨润无声,老师的影响岂仅仅是调整患者的身体?

【景文跟师体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