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现代人们越来越关注养生,人们该如何养生,从何处开始,从饮食,锻炼,还是医药、生活方式?现在各种养生节目也是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
关于养生,我认为首先应有正确的养生观。我一直很推崇先贤嵇康所著的《养生论》的观点,其中有段写道:
“夫为稼於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而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是犹不识一溉之益。”
这句话的意思主要就是表明世人认为偶尔的发怒、悲伤或者偶尔的放纵自己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是呀,我们很多时候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一次两次的对自己身体的伤害行为无所谓,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殊不知人的身体是最精密的记录仪器,任何身体及精神的行为都会在自己的生命里得到记录。就好比树木生长留下的年轮,能让科学家们推测出当时的天气及地理情况。
人总是会规避大的风险,而不知规避小的风险,殊不知越是不当回事的风险越易到最后酿成大祸。
诚如《养生论》中所道:“至于措身失理,亡之於微,积微成损,积损成衰,从衰得白,从白得老,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智以下,谓之自然。纵少觉悟,咸叹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众险於未兆”。
经常有病人问胥老师:“胥老师,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这病怎么得的?”
胥老师有个非常精彩又很质朴的比喻:人就好比汽车,刚买的时候很好用,各种性能都非常好,但当你开上路的时候,各种损耗就开始了,路面好坏,有无刮损破坏等等等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有的人在汽车刚出现一点小问题的时候能及时修理,保养得当,那这汽车的使用年限就能很长,而若你长期疏忽它的小问题,到最后就会积累形成大问题,汽车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的缩短。人也一样,从出生一开始,无形的损耗就已经开始了,只有注意得当,健康才能长期保存,生命质量才会高。
前段时间有位妈妈带着年轻的女儿来御源堂诊所找胥老师扎针,其实女儿很健康,就是胸椎因长期姿势不良稍显后凸,看起来有轻微驼背,母亲的观点就认为应该提前预防,不能再让它发展下去;还有位老奶奶也是带她忙碌的女儿来找胥老师看病,女儿长年忙碌在外,造成身体的许多不适,也都没时间看病,老奶奶心疼女儿,强拉着女儿过来,经胥老师治疗后,女儿非常的开心,很长时间的不舒服得到解决,二人都很开心的笑了。
养生方法很多,方式各异,供君选择,但请不要忽略细微处的伤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者:李亚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