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鸣凤山:远安的道教胜地

(2013-06-24 11:16:42)
标签:

湖北远安

鸣凤山

道教圣地

分类: 科教与文化

http://gt.yuanan.gov.cn/picture/0/100903111436564.jpg

                       资料图片

 

    凤鸣仙山,灵动远安。
    素有“小武当”之称的鸣凤山古老而富诗意,其金凤凰来栖放歌长鸣的传说,浪漫而美丽。以至于明文学家袁中道(湖北公安人)一语道破鸣凤山“如凤之将啸”天机。
 鸣凤山位于湖北远安县鸣凤镇西南3千米,沮河西岸。传南宋宝祐年间有凤鸣于山,故名。属荆山。面积3平方千米。以红色砂泥岩为主,东北-西南走向。一般海拔15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402米。林木以松树和灌木为主,森林覆盖率达78%,植物种类繁多,珍稀物种有40余种。集宗教朝觐、丹霞山水观光为一体。为湖北省级风景名胜区。
    鸣凤山山势险峻,峰峦叠嶂,丹岩似火,清溪环绕,景色幽丽,丛山中耸立着独立一峰,可用“一峰高耸,两面朝阳,三面环水,四面断崖,五龙拱顶”来概括。区内丹霞景观典型,为华中一绝。通往山顶有南北两路,北路凿石为梯,窄而且陡,直通云端,人称天梯;南路更为险峻,只能扶壁而上,稍不小心将坠入万丈悬崖,故素有“武当远,鸣凤险”之说。故游鸣凤山,多取北路而上。一进入风景区的大圆门,就能看见山崖上两个5米见方的红色石刻大字“鸣凤”,这是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墨迹。再走几步便是“刑部苏爷爷遗靴处”,传苏为明万历年间刑部的一官员,不小心遗朝靴于此。复前行,迎面见一人形巨石酷似观音,在观音石的对面,隔着鸣凤河有一酷似鲶鱼嘴的石岩,名打子岩。再往前走,便有烟霞洞(每到冬季有紫烟飘绕)、云霞洞、沮江赤壁摩崖石刻、“仙人钓矶”诸景。行至山脚,一个直径60米、高1米的巨大“太极图”,坐落在鸣凤河边的平坝之上。据说对着太极中心喊话,可闻回声。然后踩着石墩过河就到了登山入口处头天门。头天门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庙宇,供奉着真武祖师、无量佛和头天王爷的塑像。过头天门,拾级而上,到达文昌祠,过仪明岗、文庙就可看到龟蛇二将大型石雕,下有明朝书法家简而可书写的“鸾凤常鸣”四个隶书大字。沿1988级石凿台阶而上,可达山顶。
    据考鸣凤山道观始建于南朝梁,至今在紫皇宝殿匾额上还可见梁武帝年号。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曾扩建为元帝庙,明末改称火神庙。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遭火焚毁。清咸丰十年(1860年)募资重修,建筑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分三层四殿,高十余丈,达到鼎盛时期。鸣凤山属武当山全真教一脉。现存建筑均依山凿石而建,共5层,高10余丈,分正宫、东大宫和西大宫。正宫为紫皇宝殿,门楣上有“紫气东来”四字。正门两旁对联为“遥望金阙朝圣驾,投诚玉座答天恩。”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真武祖师的塑像,四周站立着800灵官。殿内四根直径50厘米粗的楠木大柱,皆用紫铜金水包裹,雕龙刻凤,精妙绝伦;殿顶之上盖有各地香客所捐的两千多块铜瓦,正中镶嵌一颗直径30厘米的玉珠耀眼眩目;殿中的一面法鼓,直径2米,鼓响如雷,声震九霄,方圆十里可闻其声。东大宫为元鹤楼,殿上供奉着雷公菩萨。西大官称长春楼,殿上供奉着观音菩萨。在三大殿的下面,还有父母殿和王爷殿,供奉着真武祖师的义母和舅舅王善。有意思的是,山顶上居然还有一只孔雀飞来飞去,似乎相应证鸣凤山的由来。此外,山上还有明月阁、清风亭、赵公台、和合石、聚仙桥、观音洞、南岩宫、太阳宫、凤鸣楼和龙头香等景点。

附:鸣凤山景点


鸣凤山山门


    山门上“鸣凤山”三字为时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于1999年所题。

   “鸣凤”摩崖题刻
    在拦河大坝右岸的红沙岩上,有两个5米见方的红色大字“鸣凤”,为当代著名作家王蒙于1996年所题。


烟霞洞


    位于拦河大坝左岸。因每到冬季洞中有紫烟飘绕,故名。“烟霞洞”三字是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汪国新于1995年所题。洞中有两诗碑,右边是明朝贡生熊汝钰所作的《烟霞洞餐霞》诗。左边碑文是明代贡生杨琅树所作诗。


刑部苏爷爷遗靴处


    传明朝万历年间有位刑部苏大人游鸣凤山,由于雨天路滑,不小心摔跤,靴子从脚上掉此处。


多子岩、观音殿


    多子岩为横陈的一石缝,状如女阴。又名打子岩,即投石(子)求子,多子多福之意。多子岩的对面是观音殿,供奉送子观音神像。清康熙年间,观音殿由一沙市藉道人主持,并用香火所得在家乡购置田地,以济贫民,久而久之,便又将观音殿称之为“沙市家庙”。原建筑于民国末年,毁于战乱,现于1996年古历9月重建。 


沮江赤壁摩崖石刻


    远安古称“临沮”。该处河道水流湍急,险崖陡壁,颇有赤壁之风。


观音帽


因小石穴象一顶帽子,故名。传当地人曾把头放到石穴中可治头痛,俗称戴“观音帽”。


普陀岩


古时常有人在这里遮风避雨,停脚歇息,并刻下了“洞天福地”四字,取名普陀岩,意思是救济贫民普渡众生的地方。


八卦坛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建造的八卦平台,高1米,直径60米。有趣的是,站在八卦平台中心喊叫能使声音放大,在山谷中能产生回音,如同回音壁一般。


濂溪小岛与李石帆钓矶


又称莲花岛。据《远安县志》记载:“安邑侯可愿见山侧水中有奇石,三昼凿池,其上栽莲,其盛名曰濂溪小岛。”而得名。莲花岛上方有一块巨石,叫李石帆钓矶。据《远安县志》记载:“李石帆先生垂钓,矶上碑石字迹尚存”。李石帆不可考。


云霞洞


原名寅栖洞,意为老虎栖身的洞,后讹成今名。洞内供奉的是“洪钧老祖及其护法”和“千手观音及三佛、地藏菩萨”。有清人刘子恒作记云霞洞碑记。


头天门与白云深处


头天门是上山的第一道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头天门又叫白云深处,十分清幽,远安籍当代著名作家张映泉的成名之作《白云深处》,就是在这里得到灵感而创作的。


文昌祠


原为武庙,现为文昌祠,供奉着文昌帝张亚子的神像,文昌即文曲星(二十八星宿之一)主管人的书功名利。

仪明岗
传明清战乱时期,远安曾两次将县署迁至鸣凤山道观办公,文武官员须在此作短暂休整,整装正冠朝见,这就是此地叫着仪明岗缘由。

龟蛇二将


此雕塑因石赋形,为石头雕刻的龟蛇盘形石,栩栩如生,已有800多年历史。


鸾凤长鸣


在龟蛇二将背面镌刻着四个大字“鸾凤常鸣”,落款为邑人简而可。据清同治五年《远安县治》记载:“简而可,字敬所,万历戊子举人……罹翰林孔目,历部郎出知浔州府居职,清介以事被谪,改知安宁州迁府丞,补姚安知府,复忤权贵,罢归,崇祯甲戌遇流贼,愤骂被害,年四十七”。


金顶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均依山凿岩而建,共3层,高十余丈,分正宫、东大宫和西大宫。正宫为紫皇宝殿,门楣上有“紫气东来”四字。正门两旁对联为“遥望金阙朝圣驾,投诚玉座答天恩。”宝殿内供奉着玉皇大帝、真武大帝的巨幅塑像,四周站着800灵官。东大宫为元鹤楼,殿上供奉着雷公菩萨;西大宫为长春楼,殿上供奉着观音菩萨;在三大殿的下面,还有父母殿和王爷殿,供奉着真武祖师的父母和舅舅王善。


拦河大坝风雨桥


在鸣凤峡上筑起了一道长60米,高8米的重力坝,坝上建起了仿古长廊——风雨桥,并蓄水形成了鸣凤湖。整个湖面从头天门至花林寺镇高楼村四组,长达1公里,有“鸣凤1号”、“鸣凤2号”两艘画舫式游船运营。


鸣凤山摩崖题刻


有“鸣凤”、“沮江赤壁”、“白云深处”、“沮杨福地”、“鸾凤常鸣”、“仪鸣岗”、“烟霞洞”等。


远安地质博物馆


位于著名道教风景区鸣凤山的入口处,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是集中展示地质遗迹资源、普及地质科学的场所。


三江航天军事博览园


集航天科技、军事文化、科技演示等为一体的国防教育基地。整个园区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分为室内展区、室外展区及游乐区。本园拥有大量导弹、飞机、坦克、舰艇的实物、模型和图片。


相关链接
鸣凤风景名胜区是湖北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远安县鸣凤、旧县、花林寺、荷花、河口等五镇境内,景区面积452平方公里,含鸣凤山、地质公园、嫘祖故里、金家湾、鹿苑寺、军事博览园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38e770100md2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