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写学术论文和读书报告(王一川)

(2013-05-18 23:17:11)
标签:

学术与报告

分类: 资料库

怎样写学术论文和读书报告(王一川)

要点

一、怎样写学术论文

 写学术论文不难,难的是事先明白它的要求、形成按学术规范从事研究的日常习惯

 学术规范的日常化

 学术论文应考虑如下九方面要求:

第一,他

 把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作为直接研究对象

 借对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的阐释而间接表现自我

 考察研究他人观点或其他现象的能力

 首要的是性而非性,是借助性而呈现

 少走冤枉路

第二,材

 必须援引足够的文献注释或调研材料

 考察收集和引证文献材料的能力

 一看论述能否以材料作论据

 二看材料是否可靠而翔实

 三看是否按规范作注

 注释是学术论文的支撑点

 评委看论文常常就看注释

第三,小

 学术论文选题不是广博而是窄小,即选取有特定范围、边界或程度并具备材料基础的具体对象去研究

 可选择人物、概念、流派或形态的历史等,不宜直陈新理论

• 20年多年前导师告诫弟子:写一群作家或一个时代的文艺思潮

 

第四、新

 学术论文必须具有创新性

 创新能力: 利用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经过科学思维加工和再造, 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创新思维,批判精神,协作精神,挑战风险的勇气等等

大学生创新素质

 1)好奇心和兴趣

 2)直觉和洞察力

 3)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

 4)人文素质,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包”等

第五、厚

 厚是指厚重、沉厚。

 小而不单薄

 新但不浮泛

 小而新的题目需以厚实的材料和严谨的分析去使其丰厚、沉稳

 厚是指对问题采取多方面、立体或层层推进的研究,使人产生丰厚的感受

第六、面

 论文的可以牵涉宽广的平面

 要使小题目不显小气,就需将其置放到宽广平面去分析

 研究文学人物或作品需研究其同时代人物或语境

 既通过面阐释点,又通过点阐释面, 实现点面互释

 面要求宽广视野、比较眼光、全局胸怀

第七,实

 处处求实、实证

 以研究基础、翔实材料和严实论证取胜

 一是有厚实的学术素养

 二是对对象有足够了解

 三是小心论证,不说空话,有可靠材料

第八、透

 说理透彻、分析透辟

 不要求深不可测,而要求透彻、透辟

 与其讲深不如说透

第九、反

 在写作中随时回头反思,反复思量或追问研究是否匹配,做出调整、推翻先前结论。反有三层:

 一是返回原初起点去再思,调整研究方案

 二是反过来从相反方向去质疑,自我反驳

 三是返回去把自身当作研究对象,返观自我人格投影

 为学与为人的互动

 

二、为什么要练习读书报告?

 传承知识

 训练理解、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治学奥秘

 为创新而积累

 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的必要训练

三、读书报告的基本格式

 引言

 一、内容概述

 二、理论与方法

 三、扩展讨论或个案分析

 四、评价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个案

 硕士生罗成同学介绍读书报告撰写体会

 题目:阅读《互文性研究》

 重点介绍:

 运用互文性观点分析舒婷《致橡树》

五、读书报告的要求

• 1.理解书:认真理解和概括书本内容(书里说了什么)

• 2.抓书主旨:在前后左右比较中抓住其主旨(书的贡献何在)

• 3.激活问题:从中激活个人的问题意识

• 4.联系实际:联系中国实际加深体会

• 5.利用书:看看如何用书

六、读书建议

 第一,知建树究得失

 总体上知晓该书学术建树(如学术贡献、特点、地位、影响及意义等),不忘探究治学得失。

 在充分尊重学术建树,冷静评判具体治学长短

 第二,取人长开己窍

 读他人书,应取其长,促使自己开窍

 随时随地像海棉吸水那样尽力吸收他人著述之长

 始终保持警觉之心也必不可少

 第三,他失九不及己得一

 名家难免有片面性或缺点,决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十全十美

 学人不能满足于评说别人而不知自己建树

 指出他人的九处缺点也不及自己亮出一处优点

 名家得失固需评,自己建树更根本

 成熟的学人应时时自问:换了我,该怎么做?是否做得比他好?

 第四,读人书想己事

 读人书时想自己事,筹划学问该怎么做

 读书无止境,人的学术生命有限

 不要被良辰美景迷惑,而要以有限生命投入到个人学术园地的开拓上

 在继承中创新

 第五,先梳理后立说

 创新建立在对现有成果的了解与尊重上

 提出新论点前先应梳理前人已有工作,否则落入雷同、重复陷阱

 提出新论前应小心求证

 第六,广读书小落笔

 一方面广泛读书;

 另一方面治学时小处落笔,将广泛的兴趣沉落到细小问题的研究上。

 广读小落,才会作出真正的学问来。

 广读广落,听起来很美,但终究颗粒无收。

 第七,读西书做中学

 年轻时难免向往西学,以做西学为乐为荣,但真正的学术园地还在中国,真正站得住脚的学问还是中国学问即中学。

 一方面必须研读西书;

 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更重要的是研究自己的问题,做出中国学者自己的建树。

 第八,谈空不如做实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通常弊端:空想多而实干少,天马行空地畅想却找不到具体落脚点。

 读书时应悉心寻找个人治学的具体落脚地面。

 

注:个人收藏的word文档,但已忘记了出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7e8f340100qze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