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欲人知也是真善

(2022-01-06 04:40:47)
标签:

财经

捐款

商业

动机

善良

分类: 时事评论

善欲人知也是真善

年前看到一则消息,简介如下,然后再来说事。

话说有个记者多事,不去报道当地领导过去一年的伟大业绩兼未来一年的伟大设想,偏偏去探访穷乡僻壤的孤寡老人。结果有一些不好的发现。有些老人虽然有低保,但天寒地冻之时装不起空调,也买不起木炭,御寒还是个问题。地方小报一登,有关慈善机构就立即行动。干啥?募捐。口号是:为孤寡老人们有一个温暖的冬天。

向谁募呢?当然面向所有市民。但人家很专业,知道抓好全面的同时更要突出重点。重点是啥?就是企业,有点名气的企业。

他们盯上了一家超市,很不错的超市。于是上门做工作,说老板呀,您做点好事吧,捐点钱给老人们买空调买木炭。老板一边命人倒茶递烟,一边脑瓜子快速运转。然后关起门来说,可以,五十万。但有个条件,要召开认捐大会,市里的领导要参加,报纸要登载,电视台要直播。办慈善的同志位阶比较低,做不了主。但也不傻,就说要回去请示,一般没问题。

果然没问题。领导非常开明,说为了老人温暖过冬,做啥都应当。于是没过几天就轰轰烈烈开了一个会,当场募集了不少银两,完全解决了孤寡老人取暖所缺的资金问题。市领导在大会上对捐款的大款们赞赏有加,说他们是好老板,好市民。

消息简介完毕。

(顺便解释一下。有些朋友可能会想既然领导重视老人过冬问题,财政拿点钱不就完了?错啦!法治政府不能这么干啦!所以国家提出三次分配,也就是发展慈善事业。通过慈善来照顾政府暂时照顾不到的群体,解决政策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看到这里,朋友们一定会疑惑:这老头啥意思?传播正能量,要我们掏腰包?

非也!

该消息在当地引起一定的反响。自媒体上有许多议论,其中一种议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啥议论呢?本老头概括如下:

古人言: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晓便是大恶。这个超市老板为了出名而捐款,目的还是图利,属于商业行为,不值得赞颂。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

我的观点就是题目所言:善欲人知也是真善。

下面,我就细说啦。

首先看结果。人家捐款了,老人们因此免受寒冻。这不是善事么?做了善事为啥不应该受到赞赏呢?

我们有一个传统思维,面对结果总是先考究动机。不知道动机是啥就先从负面怀疑再说。于是,光彩的事情经常被涂成灰色。这使得许多人本想伸出援手去做点好事,但怕人家问你想干啥,于是又把手缩回来了。

这是一个毛病,集体毛病。

再来看动机。超市老板捐巨款所为之何?为老人御寒,还是为企业利益?可能两方面都有。即便纯粹是为了企业的形象而做广告,也没什么可以非议的。这是于人于己都有利的事情,有啥不好?

世界上的事情,有些是利人损己,有些是利人利己,有些是损人利己,有些是损人不利己,还有些损人又损己。哪一种最为值得提倡?不是损己利人,而是利己利人。只有利己利人才可以持续,才可以发扬。

最后我想说,我们老祖宗许多古训,道德标准定得太高了,后人难以遵从,而且有一定的副作用。

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要拾金不昧,做好事不留名。正是这样的教育,使得许多朋友认定上述的超市老板捐款动机不良。

这样的教育有啥副作用呢?其副作用就是把做善事与个人利益对立起来,以为做善事就要牺牲自己。你要是把二者统一起来,通过做善事来增强自己的利益,那就是伪善,不是真善。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人们做不到损己利人克己奉公,就会想,不做善事啦,我啥都不做,总没啥说的吧。

我们这个社会慈善事业一直发展不起来,从这里可以找到一些缘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