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总是心太软
(2021-04-02 03:15:52)
标签:
财经职场性情品德出息 |
分类: 人生感悟 |
你不能总是心太软(一)
首先不打自招,这是标题党。以下博文说的不只是心脏的强度问题,还包括一个人生存与发展诸多方面的能力。不这样说明,朋友们看得云里雾里,会骂人的。
好了,我说正题了。
在职场上有一种现象令人费解。
有些朋友有文化有样貌,而且脑子灵光,明察秋毫,嘴巴又能讲,笔头又能写,总之显得就是比别人强。但是几年下来没什么起色,进来的时候是什么状况,如今还是什么状况。而另有一些朋友,看上去木讷,迟钝,既不擅说,也不擅写,但凡遇着出头露面的事情总是退居一边,不争不抢,整体上属于很不起眼的一族。奇妙的是,几年下来,这种朋友的人缘日积月累,竟博得上下满意,脱颖而出。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
于是,不明就里的人就说不公平呀不公平。
本老头积四十年之职场经验,认定不公平一定有,哪个单位都不敢说百分百选贤任能。但要说别人上去了,你落伍了,就一定不公平,也不公平。
鉴于上述的现象不是特例,较为普遍,这里面就一定有深层的原因。
最近看到一个短视频,说一个男人要有点出息,成就一点事业,就要克服一些短处。那些短处呢?本老头简单归纳为“五个太”:脸太薄,嘴太快,情太急,性太刚,心太软。
就这五个“太”,本老头展开唠叨,朋友们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脸太薄,不好。
照理脸皮薄好呀,羞耻心强呀。但在社会生活中脸皮太薄了,人就很脆弱,经不起摔打。
第一经不起批评。别人说个孬字,先羞愧难当,然后就敌意顿起。这怎么行呢?特别是对领导的批评也这样,就注定没出息。为啥?你这个样子谁还会批评你哟?不批评你是好事么?不是的,你被边缘化了。但凡有出息的人,都是牛皮脸,你怎么批评,他都接得住,受得了,让批评者心服口服。
第二不愿意求人。人在社会上行走,都要求人。愿意求人的人出息多半就大一些,不愿求人,万事靠自己,出息就有限。不是讲要成为贵人就先要有贵人相扶么?这扶你的贵人,除了少数人命好,与生俱来,绝大多数是靠自己求来的。你不去求,也有伯乐慧眼识英雄,但大多数的贵人没有这个精神去发现你。要你自己靠近贵人,引起他注意,进而赏识你,提携你。有些朋友因为脸皮薄,求人比死还难受。在这里,脸皮薄,实际上就是自尊心过强。你固守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牢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站得远远滴,那你就要做好一辈子埋在尘埃里的准备。
当然,求人不是主张献媚。实际上可以不献媚,你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对贵人说,我是一匹骏马,期望得到您这个伯乐的赏识。这里贵在胆识高,贵在脸皮厚,被拒绝了甚至被嘲笑了也可以一笑了之。
嘴太快,不好。
我们看知识竞赛,每逢抢答题选手们就抢呀。这里面有点学问,并不是抢到就是赚到,不是。有些选手把功夫用在手上,着力于抢。结果抢是抢到了,但答题错了,倒扣十分。
这样的教训在生活中经常发生。
本老头在职场的时候,经常组织中层干部研究问题。我很清楚,对我临时提出的问题,率先发言的多半是那几个脑子一般的干部。等这些人叭叭叭之后,老谋深算的人出场了。他会归纳所有人的可取之处,然后再加上自己独特的意见,提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你说,我该咋办?于是就交代办公室,以某某某同志的意见为蓝本,搞一个纪要,下发执行。你看,说得快不快不重要,说得好不好才重要。
所以说,嘴太快不好。
这里面的道理是因为在一个问题面前,人总要有一个思虑的时间。你不假思虑就脱口而出,难免不周不全,甚至南辕北辙。老道的人把功夫用在脑子上,先想仔细,再开尊口,这就比较妥当。久而久之,给领导的印象就是这个人老练,稳当,可担大任。
当然,也有的朋友嘴快脑子更快,他可以率先发言,而且一锤定音。这就没啥说的啦。说明这些朋友平时练嘴巴,更练脑子。而那些不假思虑脱口而出的朋友,其毛病不在于说话的时候没时间想,而在于有时间的时候没去想。
还有三个太,提示有那些词,发不了,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