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该多高要多远?
(2021-03-24 04:32:23)
标签:
财经立志足踏实地理想生计 |
分类: 人生感悟 |
志存高远
朋友们知道韩信胯下受辱的故事么?
不知道?那就好办,我可以随便说。
话说韩信未发迹之前,很是落魄。成日里挎把腰刀在市面上闲逛,做出趾高气扬的样子,其实三餐不继,饱受饥寒之苦。
有个屠夫很看不惯韩信游手好闲还装清高的样子,决定给他一点教训。有一天卖完猪肉没啥事,便寻衅滋事,手执屠刀喝住韩信,然后叉开双腿要韩信从他的胯下钻过去。韩信虽穷,乃一方名士,街坊邻里都想看个究竟。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屠夫的气焰也越来越嚣张,大家以为必有一场恶斗。谁知韩信二话不说,一屈膝便钻了过去,起身弹弹泥土,头也不回,走了。
后来韩信帮刘邦打下了汉朝的天下,战功彪炳史册。然而关于韩信流传最广的还是这个胯下之辱。
人们因此赞赏韩信,曰大度,曰能屈能伸,曰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然而本老头觉得不该学习韩信。不是说不该钻屠夫的裤裆,当时
那样的状况,低头总比送命好;我是觉得韩信当时的生活态度有点问题。
你想呀,一个大男人不事桑农,不养妻儿,自己的温饱都解决不了,却成天想着干大事,这算哪门子英雄?他后来发迹了,成大事了,当年的游手好闲钻人裤裆成了美谈,要是没有发迹呢?他岂不潦倒一生?
这就扯出一个话题,立大志与做小事的问题,胸怀理想与足踏实地的问题。
我们的老祖宗们留下许多鸡汤料,大多是说:大丈夫当志存高远,并且这个高远之志要坚如磐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有这样志向的男儿,才是好男儿。至于这个男儿除了这个伟大志向之外,还有没有生存与生活的能力,能不能赡老抚幼克尽一个儿子一个父亲的职责,好像不在乎,不要紧。
这就有点误人子弟。如果听信了这样的古训,喝多了这样的鸡汤,成功了固然要拜谢老祖宗,失败了哩,就会是一出人生悲剧。
大家知道范进吧?考了一辈子的科举,算是有志吧,坚定不移吧?最后年过半百中举了,怎么样?疯了!如果范进先生志存高远的同时又识时务,在读书的同时照顾生活,科举不中不会潦倒,中举了也不会发疯。
还有一个例子,也很发人深省。有个诗人叫海子,写了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妇孺皆知。可惜的是,海子死了之后他的诗作才被世人认可。他是如何死的呢?卧轨死的,很悲剧。为啥要自寻短见?皆因为不得志,他的诗没人理会。如果海子在人生的选择上不那么极端,写诗的同时也去努力赚那五斗米,经营烟火气的生活,即便诗作都被埋没了,也不会走到那一步。
这里有个道理要说清楚。立大志固然好,但这个大志不一定能实现。先贤说过,有志者事竟成。许多朋友就以为只要使劲了,并且坚持不懈,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这是误解。有志者事竟成,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先要看志是啥志,事成不成还要看时运好不好。
具体说,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
一是志向不要太高不要太远,跟自己当下的生活与处境相比高一点远一点就可以。比如一个山里娃,立志好好读书,以后上大学当教师,摆脱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这个可以有。如果他立志要当科学家并且拿诺贝尔奖,想想可以,毕生为此奋斗,矢志不渝,可能就会使自己的人生成空。
二是要把为理想而奋斗与建设美好生活统一起来。要立志做一番事业,同时也要把自己的双脚坚定滴踏在地面上,首先打拼好自己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之上见机行事顺势而为,努力向理想进发。如果不是这样,一心只为志向,完全罔顾生活,人生就可能跑偏。里面的缘故很简单,志向属于内心的愿望,能不能实现一看主观的努力;二看客观的条件。你努力了,而且矢志不渝,但没有条件,或者你的天赋不行,或者你的机会不行,志向还是会落空。看这个世界,从小就有大志,结果抱恨终生的人,不在少数。
有句古话,很鸡汤: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的可取之处是主张先扫一屋,也就是把自己的屋子扫干净,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然后再图高远的志向。不过,动辄扫天下,不可取。要是人们都想着扫天下,天下必大乱。
还是另一句古话说得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没有机会飞黄腾达,就好好过自己的日子,独善其身;有机会出人头地,就利用自己地位与资源好好帮助别人,兼济天下。兼济天下,不是救济天下。
回头说韩信。如果韩信没发迹之前为了生计为了老婆孩子做屠夫,时运来了跟着刘邦造反做将军,这个就比较靠谱。
我说得靠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