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网目不要太细密
(2020-11-05 03:54:33)
标签:
财经记忆网目恩怨快乐 |
分类: 人生感悟 |
记忆的网目不要太细密
啥叫网目?
嘿嘿,本老头知道,就是渔网的网眼啦。眼就是目,目就是眼啦。
国家对渔网的网目有规定,可以很大,但不能太小。不同的渔网有不同的最小限度。大的拖网不得低于50平方毫米,小的渔网不得低于25平方毫米。25平方毫米什么概念?就是边长5毫米的一个正方形。想想看,这就是一个小眼孔。
为啥要作限小的规定?很简单啦,就是给小鱼一条生路,防止被一网打尽,断子绝孙。
怎么说起渔网呢?莫非本老头性情突变离家出走捕鱼去了?
非也!
本老头一辈子循规蹈矩。只要有点了解,谁都可以预知我做人做事的方向。不仅是明天,明年也一样,如果有明年。
但行动上的循规蹈矩,不排除意念上的天马行空。我就是这样,看上去沉静木讷,好像已经僵化了一般,但脑子一直在转动。只要醒着,就在转动。有时候睡着了,还在转动。不同的是,醒着的时候转得有点逻辑,睡着之后的转动就有点乱。醒来之后回想一下,不知道转了点啥,经常关公战秦琼。
最近,我在醒着的状态下脑子围着记忆这个问题不断转动,停不下来。
诱因是看了一些朋友的博文。他们回忆几十年前的事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得详实细致,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反观我自己,不行,真不行。前些日子写了坐闷罐车去当兵。有些细节描写,朋友们说好,很生动。其实多半是靠今天的想像,并不完全是脑海里的记忆。
我的脑袋有点奇葩,对自己经历的,过去就淡忘了。这有点像熊瞎子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手上永远只有一个。检索对自己一路走来的记忆,近几年的有点细节,早些年的就剩下一些模糊的片段,那些人生节点上的片段。
啥原因?有人考证说,这是向前看的特质,会有出息。这个不实,已经被我的人生证明了。还有人说,可能历史不堪,就是不太光彩,尽快忘掉是一种自我保护。这个也不实,本老头没出息,但也没出丑。究竟为何,留给专家们去进一步考证。
不过健忘也好,烦恼少。但凡过去经历的人和事,模糊了,人家提起当年,说一起打拼过,不管他对我好还是不好,是好事还是坏事,我都说好。这不是客套,更不是虚伪,是真的,真心真情。因为我只知道曾经经历过,没具体记忆。既有过往,就是缘分,当然亲切。这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啦。
由此我想到一个道理。记忆好比一张网,网目大一点,有好处。渔网的网目大一点,可以放过许多小鱼;脑网的网目大一点,可以滤掉许多恩怨。
当然,如果有这样的功能,你这个脑网可以有选择性地过滤,滤掉那些不愉快的过往,只留下那些愉快的曾经,那就好了。好比你读中学,成绩不咋地,经常被老师在班上点名嘲笑。这些不愉快,你就忘掉了,并不记恨这个老师。有一回你主动背一个生病的同学去医院,还是这个老师在班上叫大家向你鼓掌致敬。你记住了,因而对这个老师一直有温暖的记忆。因为你具有选择美好记忆的功能,长大之后,一路走来,对所有经历的人和事,都感恩。这就好啦,别人跟你在一起很快乐,你自己也很快乐。
据说,人可以修养。啥叫修养?我的狭隘理解,就是靠自己意念的力量,改变自己的情感与思维。比如说,你想戒烟,就天天对自己说:抽烟不好,不文明,讨人嫌,还费银子,还损健康,我要戒烟,我要戒烟!你坚持数月数年对自己这样唠叨,慢慢滴就会厌恶烟味。
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训练自己的记忆模式?慢慢变得会自动过滤掉曾经的恩怨,只留下美好的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