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投资春潮谨慎社保 |
投资的春潮来了我们怎么观潮弄潮?
闲坐家中,再与朋友们聊聊钱的问题,国库里的钱和我们口袋里的钱。
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下子使经济发展的脚步慢下来,许多地方甚至停顿了。如果四月能够恢复正常,对经济的影响也有三个月。
许多朋友担心今年的经济会不景气。
其实不会啦。我国的优势就在于控制力强,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逆势而上。政府接下来的动作必定是加大投入,各方面的投入。不只是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还有新科技方面的投入特别是民生方面的投入。08年金融危机之后政府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投了4万亿,使我国经济在世界上率先走出低谷。如今就不是4万亿的问题。3月4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目前,已有河南、云南、福建、四川、重庆、陕西、河北等15省份推出重点项目投资计划,2020年度投资规模超6万亿元,其中同步公布总投资规模的9个省份,总额超过24万亿元。这只是部分地方的投资规模。中央的投资规模会有多大,全国的投资规模会有多大,朋友们可以合理想象。
钱从哪儿来?
不要操心,有钱啦!
财政有钱。我国的财政赤字去年安排2.76万亿元,赤字率预计为2.8%。如果今年赤字率再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国际公认的红线控制值,至少还可以增发2千亿的国债。这个2千亿能量巨大,可以撬动几万亿。这是中央财政的来源。地方政府发债,也是一个资金来源。地方政府能发多少债,就看愿意不愿意。
然后是信贷投入。我国银行有钱,有许多钱。只要开闸,可以源源不断。然后是民间投资。我国民间也有钱。只要政策放宽,有利可图,也会踊跃参与。还有外国资本,只要疫情平息,风景这边独好,就会蜂拥而至。
历史一再证明,越是危机,我们这里就越有机会。这就好比草原上燃起大火,看上去是一场灾难,但不久就春风吹又生,而且更加生机勃勃。
所以,本老头不担心经济。也就是说,国家的钱袋子没问题。
我们小家的钱袋子会如何呢?这个是我们要特别上心的。
照理经济发展了,会普惠老百姓,大家的日子不会差。但具体到个人,会因人而异。在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下,大家的利益会有所调整。
这里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在财政信贷双开闸的情况下,货币大量投放必定会造成物价上涨。这个判断是有理论根据的,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我们回想一下十年前的物价,特别是房价,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我记得07年上海的房价大约是5000。那时我孩子在上海工作。朋友劝我给孩子买房,我还嫌贵了。如今多少?吓死人!以此判断,十年之后的物价,一定不会是今天这般模样。
物价上涨对各阶层来说,是一个利益调整。在这个调整中,谁最受益呢?首先是政府,税收上去啦;然后是工商业者,也就是老板,利润上去啦;再然后是投资者,包括炒股者,一般红利也上去啦;再然后是就业者,工资上去啦。谁可能受损害呢?第一是退休者,第二是靠社会福利生存者。这些人群的收入也会随着通胀上涨,但一般会滞后一些,实际购买力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最悲催的是吃老本者。有些人打拼一生小有积蓄,年纪大了金盆洗手,以为凭着这点积蓄可以安享晚年。孰料吃着吃着就像夏天吃冰棒,一边吃一边化掉了。八十年代有个十万元存款,不干活也可保生活无忧,如今,一百万也不能把心放在肚子里。
本老头老生常谈,保值的最好办法一是学本事。自己学,自己干不动了,就花钱让孩子学。这是为生活作保障的最好办法。第二个办法是参加社保。社保是社会福利,一定不要缺席,再有钱也不要缺席。通胀时,国家一定会适当增加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努力保持退休人员所得收入的购买力不下降。有了这个托底,就有最后的保障。第三就是投资啦。在吃饱饭之余,选择蓝筹大盘股,不炒,长期持有,靠分红配(送)股,一般能够跑赢通胀。
最近股市有点跃跃欲试。有些朋友觉得是赚钱的好机会,打算一个猛子扎进去,来个短平快。本老头总觉得不妙。全球疫情方兴未艾。疫情的泛滥必定会拖累经济。而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化,即便我们控制以至消灭了疫情,也不能独善其身。
春天到了,春潮汹涌。我们可以观潮,也可以弄潮,但要保持一定距离,小心被潮水吞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