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是个隐世的好地方
(2019-09-09 04:47:16)
标签:
草根博客隐世承认欣赏 |
分类: 人生感悟 |
博客是个隐世的好地方
许多朋友叹息,博客一天不如一天了。
鲁迅笔下有个九斤老太。九斤不是她的名号,是他丈夫的,而且是以出生的重量命名。九斤的孩子,蛮重啦,所以老太一直很骄傲。但她的儿子出生时只有七斤,孙子只有六斤,于是遇上不顺心的事就狠狠地说:一代不如一代!
如今许多朋友,说到博客就有点九斤老太的遗风。
本老头也这样抱怨。五年前,甚至三年前,博客还不是这样的,这里很热闹。我无论写点什么,每天总有几千的点击量。如今不行了,平均一天一千都不到。而且我发现,有兴趣来我这里看看的朋友,多半有点年纪,以退休人士居多。年轻的朋友,悄悄走啦,无影无踪。
这个我也理解。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一天比一天快,生活中的各项内容都要求简单、快捷。大家不愿绕弯,直奔主题。人们吃饭要吃快餐,看节目要看小品。连谈恋爱都没有耐心,认识的第二天就要在一起,名曰试婚。在这种大势之下,有点内涵但节奏缓慢过于四平八稳的东西就难免被淘汰。
博客作为自媒体,与微信相比,相当于正餐。但正餐不受欢迎了。人们没有耐心看那些细致的描述,看那些逻辑的分析,看那些合理的判断,还有作者发自肺腑的感慨,更不愿意看别人感情的宣泄。人们不关心这些,只关心结果。而结果,一句话就够了。于是,博客啰嗦了,微信刚刚好!
而且我还知道,万事万物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博客从兴起到兴旺再到如今衰微,也有十几年了,不错啦。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博客也是。
所以我以平常心待之。学九斤老太也只学一天,叹息一回就够了。
不过,那天我的叹息恰好被我家领导听到了,细问其故之后竟然面有喜色,说关了好,不然你就要与世隔绝了。
的确,这些年沉迷博客,与周遭的亲朋好友交往少了,真的少了很多。偶尔亲朋相见,人家就说难得难得,好久不见啦!知道您在写作,不便打扰,好像我在干啥伟大事业似的。其实也就是个自娱自乐,跟钓鱼没啥区别。
本老头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对事也好对物也好,轻易不着迷。一旦迷上了就沉迷其中,天昏地暗。回顾我的养小狗,就是过于投入了。结果伤了小狗,也伤及自身。
所以我家领导不希望我天天在电脑上,觉得这个虚拟的世界好像一个黑洞,有点可怕。她希望我从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走出来,没事就与朋友们喝喝酒打打牌,游山玩水自得其乐,像正常人一样,别那么仙。
领导的想法总是有道理。不过真要关了博客,说实话,本老头会很郁闷。
因为,我感觉这是一种特别的社交。这里没有利益勾连,没有恩怨纠葛,没有尊卑忌讳,更没有后顾之忧。在这里,只有精神领域的相互切磋,相互欣赏,相互启迪,相互促进。与现实相比,在这里与人交往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反观现实的社交,可就不这么简单哟。
首先有利益勾连。你约别人也好,别人约你也好,只要不是铁哥们,就多半会有利益的盘算,无非是你求我我求你之类。即便你很真诚,只为友谊,但人家会怎么想,你也会怀疑。
朋友们你们受邀参加各种聚会,一定会事先问清楚谁做东,谁主宾,所为何事。酒桌上都说友谊,都说兄弟,但喝酒为哪般,大家都清楚。即便你钝感,当时啥都不知道,以为人家真是跟你谈友谊,但事后还是会明白一些事情。
因为现实中的社交有这样的功能,你要是啥能力也没有啥资源也没有,人家有事求你你总是爱莫能助,你就永远只是一个陪客。陪得多了,你自己也会有点不好意思。
其次有恩怨纠葛。人们社交,有一对一,更多的是群体性。群体性就有点伤脑筋。本老头办过许多社交聚会。为了大家愉快,总是仔细推敲每一位来宾,尽量不要有不合适的人士参加。啥叫不合适?不是这个人不好,是这个人出现在这个场合不好,会令某个人或某些人不愉快。这就要取舍。有时候情报掌握不够,请了一些彼此有恩怨的人,结果喝酒的时候就出问题了,话不投机哟,好尴尬,弄得几方面都不满意。所以社交处理得好,可以增进友谊,处理不好,弄巧成拙。
再次有尊卑忌讳。朋友们在一起,要不要讲礼貌,要不要讲尊卑?要的。不说尊卑,长幼总是要讲的。你参加一个聚会,推门进来,哟呵,来了许多呀!你会迅速打量一下在座各位,对那些尊者长者点头示意,甚至弯腰敬礼。接下来找自己的位置。那个中心地带有一个位置空着,你不一定会一屁股坐上去。因为你要衡量自己的角色合适不合适这个位置。有些朋友马大哈,不问三七二十一就去填满这个坑,这就会被人在心里讥笑。这样的礼数,会叫许多朋友不适应。特别是敬酒的时候,你得衡量一下什么时候敬什么人说什么话。你要是动辄拍长者的肩膀称兄道弟,人家就认为你喝多了。
最后,一不小心还会有后顾之忧。社会交往,陷阱很多呀!即便都是朋友,在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下情不自已乱说话,也会带来日后的麻烦。
我一个朋友也是干银行的,有一回在酒桌上被兄弟劝酒。人家真热情呀,劝得差不多肝脑涂地。酒过三巡五巡之后,他被他的兄弟拉到一边,说有点小事要兄弟帮忙,贷个百把万应应急。我那朋友在酒精的作用下说,没问题,下周来办手续。那兄弟以为真的没问题,花大价钱办好抵押手续,公证手续,满心欢喜来找他,他竟忘了有这回事!结果可想而知,他在朋友圈臭了,臭而不可闻!
社交中大家说友情说兄弟背后的这些坑,数不胜数。许多朋友不善于交际,也不想动这个脑筋去应对这些是非,就想逃离。时下说的宅男宅男,就是这样炼成的。
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社会交往。人们需要友情需要倾诉,需要被承认,需要被欣赏,而且最好在承认与欣赏之余还有点崇敬,有点向往。这些都需要在社会交往中才能实现。
这就出现一个矛盾:一方面需要社交,一方面又讨厌社交中的潜规则。咋办呢?许多朋友发现博客是个好地方。这里可以满足社交的需求。只要你付出真心,用心经营,这里有关心,有认可,有欣赏,甚至有尊敬,而且没有那些利益勾连,那些恩怨纠葛,那些尊卑忌讳,那些后顾之忧。博客就这样成为朋友们心灵的沙龙。
这也是为什么博客虽经折腾,许多朋友依然卑微地承受,不离不弃。
有道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许多朋友潜意识里有隐世的念头。可既不能做大隐,在闹市里不吭声;也不能做小隐,跑到深山老林去修行,于是就躲到博客里来,嬉笑怒骂,慷慨悲歌,赚一点掌声,也赚一点笑声。
本老头就是这样的隐者。
因此之故,只要博客尚存,本老头就一定在。